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检测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94532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检测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检测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检测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检测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检测粤教版必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 息检测粤教版必修1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分层训练迎战两考一 -A级抓基础一1 . Q多选)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除电源、纸带外,还需选用的仪器 是()A.停表B.刻度尺C.速度计D.打点计时器解析:由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的间隔数可知任意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故不需要停表,再利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距离就可进一步求出平均速度,故不需要速度计.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各点间的位移.答案:BD2 .(多选)对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B.两种打点

2、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一样C.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D.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电火花和墨粉解淅: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 打点是靠电火花和墨粉,所以G D错误.答案:AB3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不经计算,通过测量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时间间隔B.位移C.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解析:时间间隔通过数纸带上所打点的个数,经过计算得出.位移可以通过测量纸带 上所打点之间的距离得出.而平均速度或者瞬时速度都是依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得出.故应选B.答案:B4

3、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 V以下的直流电源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D.电源的电压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A错;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后让物 11. 一 一 ,,,一,人 体运动,B错;打点的时间间隔T= f, f是电源频率,与电源电压的高低无关,所以C正确,D错误.答案:C5 .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其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这条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 T= 0.

4、1 s , t = NTB. T= 0.05 s , t = (N- 1)TC. T= 0.02 s , t = (N 1)TD. T= 0.02 s , t = NT解析:电源频率f =50 Hz,则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 T=;=占s = 0.02 s ,纸带上共打 f 50出N个点,则有N1个时间间隔即t=(N- 1)T, C正确.答案:C6 .下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其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哪一条()iCD解析:由图可知四条纸带所取点迹的总长相差不多,其中纸带A上点迹最稀疏,即所用时间最短,故其平均速度最大.答案:AB级提能力7 .(多选)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不

5、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8 .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C.点不均匀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不相等D.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解析:纸带上每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都相等, 所以点密集的地方,说明相同长度的纸 带通过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长,所以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故 A错,B对;点不均匀是因为 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不相等,故 C对,D错.答案:BC8 .如图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 50 Hz时,每隔 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包括如下几步

6、: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立即关闭电源B.将电火花计时器电源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电火花计时器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正确的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解析: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 V交流电,频率为 50 Hz时,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工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并且打完纸带后应立即关闭电源,所以正确的 顺序是CBDA.答案:交流 0.02 CBDA9 .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一度尺测出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AO mm AA mm那么由此可以算出纸带在 AC间的

7、平均速度为 m/s,纸带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 m/s; 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 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XAC 14.0X10 3解析:AC= 14.0 mm, AC间的平均速度为: m/s = 0.35 m/s ; AD= 25.02 T 2x 0.02_ _ _一 一3、,一,一、,Xad 25.0 X 10, ,一一 一、 mm AD间的平均速度为: -c cc m/s =0.42 m/s.对于B点的瞬时速度, AC段所取 3T3X0.02的位移间隔更小,更能接近B点的真实速度,即 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0.35 m/s.答案:14.025.00.350.420.3510.

8、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够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 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At1= 0.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A t2=0.11 s,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 3.0 cm,试分别 求出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解析: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以用短程内的平均速度来表示该点的瞬时速度.滑,一“,, 、一d 0.03 m,一 .,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V1 = W=029m=0.10 m/s;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 瞬时速度 V2=j-= m y 0.27 m/s.A 12 0.11 s答案:0.10 m/s 0.27 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