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936238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安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没有涉及到的操作是A. 加热B. 结晶C. 蒸发D. 过滤【答案】D【解析】【详解】食盐为可溶性固体,由“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可知,加热后,沸点低的水分离出来,为结晶法,涉及加热、蒸发、结晶,不涉及过滤。故选:D。2.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

2、是( )A. 汽车轮胎B. 纯棉T恤C. 可降解饭盒D. 尼龙连衣裙【答案】B【解析】【详解】A、汽车轮胎的材料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正确;B、纯棉T恤的材料是棉花,棉花属于天然材料,选项错误;C、可降解饭盒的材料是可降解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正确;D、尼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正确,故选B。3. 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合肥是( )A. CO(NH2)2B. KClC. Ca(H2PO4)2D. KNO3【答案】D【解析】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说明土壤中缺乏钾元素和氮元素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B、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

3、钾肥错误;C、磷酸二氢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D、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故选D4.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诗词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百炼成钢”与“沙里淘金”所涉及的变化相同B.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D. 釜底抽薪”与“钻木取火”都体现了燃烧的条件【答案】A【解析】【详解】A、“百炼成钢”是指生铁经锤炼后其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沙里淘金”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解释错误。B、分子总是在不停运动着,当花香分子扩散到我们附近时

4、我们就闻到了香味,正确; C、“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下也不易反应;故解释正确;D、“釜底抽薪”是清除可燃物;“钻木取火”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都体现了燃烧的条件;故解释正确。故选A。5.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 加热液体B. 闻气体气味C. 连接仪器D. 氧气验满【答案】C【解析】【详解】A、加热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A错。B、闻气体气味,不能直接闻,要用扇闻法,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故B错C、连接仪器,先将玻璃管润湿,然后缓缓转动塞进橡胶管,C正确。D、氧气验满,取带火星木条放至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

5、集满,D错。故选:C。6.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A. 2S表示2个硫元素B. O3表示3个氧原子C. 3Fe2+表示3个铁离子D. 氦气的化学式是He【答案】D【解析】【详解】A、“2S”表示两个硫原子而不是硫元素,错误,不符合题意。B、O3代表一个臭氧分子中有3个氧原子,而不是表示3个氧原子,错误,不符合题意。C、3Fe2+表示3个亚铁离子,而不是铁离子,错误,不符合题意。D、氦气的化学式是He,正确,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D。7.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 氮气、过氧化氢、氯酸钾B. 汞、蒸馏水、石油C. 稀有气体、石灰石、烧碱D.

6、 洁净空气、氧化镁、液态氧【答案】B【解析】【详解】A、氮气是单质,过氧化氢、氯酸钾均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B、汞属于单质,蒸馏水属于化合物,石油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石灰石属于混合物,烧碱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D、洁净空气属于混合物,氧化镁属于化合物,液态氧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8.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B. 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C. 反应后溶液呈中性D.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答案】A【解析】【详解】A.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有4个阳离子

7、、4个阴离子,而反应后有2个阳离子、2个阴离子,反应后阴、阳离子的的总数减少,此选项错误;B. 此反应过程中无气体和沉淀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溶液的总重量质量不变,此选项正确;C.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水两种物质,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此选项正确;D.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选项正确。故选A。9.河道两旁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H+、Na+、Ba2+、Cl、SO42-、CO32-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甲废水中的离子是A. H+、Na+、Ba2+B. H+、Ba2+、ClC. Na

8、+、SO42-、CO32-D. H+、SO42-、CO32-【答案】B【解析】【详解】A、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H+、Na+、Ba2+中钠离子显碱性,故A不正确;B、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H+、Ba2+、Cl符合条件,故B正确;C、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Na+、SO42-、CO32-中碳酸根离子会参加反应,故C不正确;D、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H+、SO42-、CO32-碳酸根离子会参加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B。【点睛】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则含有氢离子,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反应,不能共存,碳酸根离子会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共存。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9、A. 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C. 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D. 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说法正确;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均一、稳定,不是溶液,说法错误;C、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不是乳化作用,说法错误;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

10、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说法错误;故选:A。1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属于同种元素B. 表示的元素常见化合价为+1价C. 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4D. 为稳定结构【答案】C【解析】【详解】A、的原子序数都是17,都是氯元素,属于同种元素,正确;B、表示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因此常见化合价为+1价,正确;C、硒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4,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错误;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是稳定结构,正确。故选C。12.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

11、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B. c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C. ab(不包括a点)段有沉淀生成D. d点溶液的pH7【答案】B【解析】【分析】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其中a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b点表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详解】A、由分析可知a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铜,溶质两种,正确。B、c点表示氢氧化钠完全反应之后,硫酸铜反应一部分,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铜,溶质为两种,B错。C

12、、ab段表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选项正确。D、d点表示硫酸铜反应完之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过量溶液显碱性,故pH7,正确。故选:B。13.“辣条”等劣质食品中常添加过量的“甜蜜素”,有害人体健康。工业上由环己胺(化学式是C6H11NH2)与氢氧化钠反应合成“甜蜜素”。下列对环己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从类别上看:环己胺属于有机化合物B. 从性质上看:环己胺可以与碱反应C. 从组成上看:环己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67D. 从结构上看:环已胺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答案】D【解析】【详解】A、环己胺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

13、物,故A正确;B、根据“工业上由环己胺(化学式是C6H11NH2)与氢氧化钠反应合成甜蜜素”可知,环己胺可以与碱反应,故B正确;C、环己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126):14=36:7,故C正确;D、环已胺是由分子构成,1个环已胺分子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故D错误。故选D。1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分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溶解、过滤、蒸发B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MgSO4加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C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加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D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

14、中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泥沙不溶解于水,通过溶解、过滤可得到泥沙,对滤液蒸发得到不含泥沙的粗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氯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过滤之后得到氯化镁溶液,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论是否含有氯化钠,加入硝酸银都会产生沉淀,加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不能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C错误,符合题意。D、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说明金属活动性ZnCu,银和硫酸铜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CuAg,故金属活动性ZnCu Ag,故D正确,不

15、符合题意。故选:C。15.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B. 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C. 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 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不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如盐和酸反应、盐与盐反应都可以形成沉淀,错误,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不一定有单质,如反应:CO+ CuO加热Cu + CO2,错误,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CO2+Ca(OH)2=CaCO3+ H20或H2+ CuOCu + H2O,错误,D、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正确,故选D考点:基本反应类型,酸、碱、盐的化学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