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第八章身体活动基本知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894753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0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管理师第八章身体活动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健康管理师第八章身体活动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健康管理师第八章身体活动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健康管理师第八章身体活动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健康管理师第八章身体活动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管理师第八章身体活动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管理师第八章身体活动基本知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身体活动基本知识 第一节(一)概述1.身体活动的概念指通过骨骼肌收缩引起机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所有活动。身体活动四要素( FITT原则)2.身体活动不足的流行趋势和相关负担:缺乏身体活动& 久坐行为过多全世界身体活动不足普遍存在,全球有1/4成年人和3/4青少年缺乏身体活动。身体活动不足是造成多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多种恶性肿瘤等)的重要危险因素,是造成全球范围死亡的第四危险因素。3.国内外有关身体活动促进的相关策略和行动WHO:2004年发布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 2010年发布关于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全球建议 2018年发布全球身体活动行动计划2018-2030日

2、本:日本运动指南(2006)美国:美国运动医学会2007年9月提出“运动是良医”,已进入美国医疗系统,作为医疗处方手段之一。该项目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先后启动。 美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2008)(二)身体活动分类1.按日常活动分类职业性身体活动交通往来身体活动家务性身体活动业余休闲身体活动2.按能量代谢分类 有氧运动(耐力运动)概念:指躯干、四肢等大肌肉群参与为主的、有节律、较长时间、能够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以有氧代谢为主要供能途径的运动形式。运动类型:长跑、步行、骑车、游泳等功能:能增加心肺功能、降低血压、血糖、改善血脂、控制体重。 无氧运动概念:以无氧代谢为主要供能途径的运动形式

3、,一般为肌肉的强力收缩活动,不能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运动类型:抬重物、俯卧撑、抗阻力肌肉力量训练等功能:促进心血管健康,改善血糖调节能力,强壮骨骼、肌肉和关节,预防老年骨折和跌倒等。3.按生理功能和运动方式分类 柔韧性活动(伸展性活动)促进提高关节柔韧性和灵活性的活动。如各种伸展性活动、瑜伽、太极等。 强壮肌肉活动保持或增强肌肉力量、体积和耐力的活动。如日常各种负重活动、举哑铃、俯卧撑等。 平衡性活动利于保持姿势的活动,如单腿站立、倒着走、平衡板练习等。 健骨运动可以改善骨结构和骨密度,从而增加对于骨折的抵抗力。例如蹦、跳、舞蹈等活动属于健骨运动,同时也是属于肌肉力量运动。 高强度间歇训练包含

4、大强度有氧运动并间或短时间低强度有氧运动恢复期的组合型活动。(三)身体活动的强度及其衡量代谢当量(METs,梅脱)定义:指相对于安静休息时运动的能量代谢水平。活动强度值:1MET相当于每分钟每公斤体重消耗3.5ml的氧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消耗1.05千卡(4.4千焦耳)能量绝对强度的衡量6METs为高强度;3-5.9METs为中等强度;1.6-2.9METs为低强度;1.0-1.5METs为静态行为活动【坐、躺姿势阅读、看电视、或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活动(清醒状态)】。相对强度的衡量最大心率百分比计算公式:最大心率HRmax220年龄(岁)【粗算】HRmax=207-0.7年龄(岁)【推荐】

5、中等强度的心率:6075Hrmax运动中的心率可以通过颈动脉或四肢动脉触摸直接测量,测量时间可以为10秒,更方便的方法是采用有线和无线仪器设备监测心率。相对强度的衡量Borg量表法分级:轻、中、重三个水平自觉运动强度(RPE)分级表级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RPE非常轻很轻有点累稍累累很累非常累注:11、12、13、14级为中等强度。健康活动指导中,自我感知运动强度更方便实用。(四)身体活动量的衡量1.国际通用的身体活动量衡量指标概念:身体活动量是指身体活动强度与单次或累计时间的乘积,一般用梅脱分钟(METmin)或梅脱小时(METhour)表示。案例:健康成人每天

6、以4公里/小时的速度走路30分钟,每周5天,计算公式为:每天活动量(METmin)=3.0MET30min= 90METmin每周活动量(METmin)=90METmin5= 450METmin2.千步当量概念:一个千步当量相当于普通人中等速度(4千步/小时)步行10分钟(约1千步),即3梅脱10分钟=30METmin的身体活动量。举例:60公斤体重的人从事1千步当量的活动,约消耗能量132千焦(31.5kcal)。 60kg3kcal/(hkg)1.05kcal10min/60(min/h)(五)身体活动的生理反应、运动后的恢复1.身体活动中的反应人体承受体力负荷时,心血管、呼吸、神经肌肉、

7、骨骼关节系统和有关的代谢过程等都会发生反应性的变化。应通过测量和分析这些变化,了解机体所能承受体力负荷的耐受、适应程度,并据此判断产生的健康效益和存在伤害风险的可能性。2.身体活动后的恢复人体身体活动过程当中的三个关键环节:疲劳、恢复和适应机体经历从疲劳到恢复的过程后,会对一定体力负荷逐渐适应,耐受疲劳能力增强。(六)身体活动的益处强度:中等强度(35.9梅脱)身体活动,如47km/h的快走和低于7km/h的慢跑,可以降低心血管病、糖尿病、结肠癌和乳腺癌等慢性病的风险和病死率。活动时间: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对心血管病、糖尿病和相关症预防作用证据充分;延长活动时间可以获得更大的健康效益,应

8、注意运动伤害的风险高低。长期坚持:身体活动的健康效益有赖于长期坚持。机体在重复一定强度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适应性,也可降低运动意外伤害发生的风险。健康效益: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等强度可以增进心肺功能、降低血压和血糖、改善血糖、血脂代谢、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骨密度等。可以使冠心病、脑卒中、2型糖尿病、乳腺癌和结肠癌的发病风险降低20%30%。久坐危害:过多的久坐行为显著增加全死因死亡、心血管疾病发病与死亡和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达到足够大量者,或可降低久坐行为的危害。 (七)身体活动伤害的预防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学习安全自我监测运动中不适症状。掌握发

9、生意外时的应急处置技能。平常活动很少的人、中老年人、患者和有潜在疾患的个体,在开始锻炼和增加活动量应进行必要的健康筛查和运动能力评估。较大强度身体活动对心肺功能有更好的改善作用,但也易引起运动伤害,因此更应合理安排运动量。第二节合理选择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量,应遵循原则: 动则有益、贵在坚持、多动更好、适度量力相关身体活动指南:WHO2010年出台的关于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建议我国2011年出台的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试行)(一)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依据WHO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建议,对517岁儿童和青少年进行身体活动的推荐要点:每天应当至少进行60分钟中等强度到高强度身体活动。每天身体活动超过

10、60分钟将可获得额外的健康效益。每周应当包括至少三次加强肌肉和骨骼的活动。WHO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建议每周应该至少完成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活动,或每周至少累计75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或中等和高强度两种活动相当量的结合。有氧活动应该每次至少持续10分钟。为获得更多的健康效益,成人应增加到每周300分钟中等强度或每周150分钟高等强度的有氧活动,或者中等和高强度两种活动量的组合。每周至少应有2天进行大肌肉群参与的增强肌肉力量的活动。我国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试行) 成人应每日610千步当量身体活动。经常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和娱乐活动。通过专门锻炼保持肌肉和关节功能。日常生活

11、少静多动:每日610千步当量身体活动是包括了日常生活、交通、职业和业余锻炼等所有形式和的强度的身体活动。每周5到7天,每周推荐2430千步当量。(三)65岁以上成人身体活动指南WHO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建议每周从事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一周至少75分钟的高强度活动,或中高强度活动综合。为获得额外的健康利益,他们应将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增加至每周300分钟或应达到等量的身体活动。行动不便者每周至少有3天从事身体活动以加强平衡和防止跌倒。每周应至少2天从事肌肉力量练习。我国中国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试行)对老年人的身体活动建议:老年人参加运动期间,应定期做医学检查和随访,患有慢性病且病情不稳

12、定情况下,应与医生一起制订运动处方。感觉和记忆力下降的老年人,应反复实践掌握动作要领。建议参加个人熟悉并有兴趣的运动项目。老年人应学会识别过度运动的症状。运动中,体位不宜变换太快,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对体质较弱和适应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应慎重调整运动计划,延长准备和整理活动的时间。合并有骨质疏松症和下肢骨关节病的老年人,不宜进行高冲击性的活动,如跳绳、跳高和举重等。老年人在服用某些药物时,应注意药物对运动反应的影响。如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等,会抑制运动中心率的增加。(一)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运动处方:是指在对个体进行运动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的个体化身体活动方案。基本原则FITT-VP原则:包括运

13、动频率、强度、时间、类型四个基本要素和身体活动量、进度两个要素。该原则决定了运动干预的特征和健康效益水平。运动进度:取决于运动干预的目的、个体健康状况、体能水平等。(二)运动处方的制定步骤与方法1.运动处方的制定依据运动处方的制定:包括运动干预前的系统评估、运动处方的制定、运动处方的实施和调整。主要依据:制定、调整运动处方及评价运动干预效果的主要依据即体适能。体适能是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体适能分为运动体适能和健康体适能。运动体适能:指运动员在竞赛中,为了存取最佳成绩所需要的体适能健康体适能:是一般人为了

14、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所追求的体适能。内容:心肺耐力素质、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和身体成分2.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步骤运动前的常规体检健康筛查与评估运动测试制定运动量目标和内容运动训练的医学监督和运动计划调整运动伤害预防(1)运动训练前常规体格检查内容:病史、血压、脉搏、关节等一般检查,必要时做心电图、胸透和化验检查等。主要目的:降低不适当运动造成的运动性疾病、甚至发生意外伤害的风险。(2)运动前健康筛查与评估所有个体在开展运动训练前都应该进行健康筛查与评估(包括运动习惯和水平),并确定开始运动前运动测试和医学监督的必要性。目前推荐常用身体活动准备问卷(PAR-Q), AHA/ACSM健康/体适能机构修正的运动前自我筛查问卷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评价和分级基于危险分层的医学检查、运动测试和医学监督建议既往身体活动水平评价,常用如国际身体活动问卷(3)运动测试运动测试包括:健康体适能评价:身体成分、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耐力和柔韧性临床运动测试:对血流动力学、心电图以及气体交换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