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吹灰器原理、特点及效果说明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893805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波吹灰器原理、特点及效果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声波吹灰器原理、特点及效果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声波吹灰器原理、特点及效果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声波吹灰器原理、特点及效果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波吹灰器原理、特点及效果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波吹灰器原理、特点及效果说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波吹灰器原理、特点及效果说明一、 声波吹灰器原理高效能免维护大功率声波清灰器(共振腔式)的原理是以气流在 特定的几何空腔内振荡,激发空腔内气体的共振而发出高强声波,属 于三维振动的大功率发声机制。显然,激烈而快速变化的机械运动将会对积灰结垢在热交换器受 热面的附着状态产生影响。积灰和结垢将在声波的作用下,尤其是在 极高的加速度的外力策动下,从热交换器受热面上剥离下来。处于声 场中的一个物质质点,在声波的激励下将产生受迫振动。以声波作用到热交换器受热面上的一颗积灰或一结垢为例:其受 声波作用的效应,会反映到力学量如质量位移,振动速度和加速度等。假设作用空间中声波的频率为 1KHz ,声功率为

2、1W/cm2 ,取烟气密度10 g/Nm3。声速C=400m/s,可以计算出:对应的声压幅值为 Pa=2.509Pa ,最大质点振动速度 V0 =6.298m/s,最大质点位移X0 =1.018mm,最大质点加速度a0 =3.89X104 m/s2 。这就意味着:在声波的作用下,附着在极板、极线或受热面上的一粒 积灰、一块结垢,在每一秒钟内,要在大约2.5 千帕的压力振幅下往 返振动1000 次,振动的速度大约要达到每秒6米,而加速度要接近 4 万米/秒 2,即大约是重力加速度的四仟倍(即近似等于 4000g)。 显然,激烈而快速变化的机械运动将会对积灰结垢在热交换器受热面、极板或极线的附着状

3、态产生影响。积灰和结垢将在声波的作用下,尤其是在极高的加速度的外力策动下,从热交换器受热面或电除尘器的极板、极线上剥离下来。简而言之,声波清灰的基本原理在于声波其高效地发出高强声波,形成了 150 分贝以上的特大功率型,有利于 大幅度地提高清灰效能,改善吹灰效果。DSK-5 型高效能免维护大功率声波清灰器的声源声压级 153 分 贝。声源声功率3150 声瓦。声波方向性为前方椭球形。2. 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特性:高效能免维护大功率声波清灰器没 有机械运动机构,也没有易磨、易损部件,维护极为简单,甚至是免 于维护。3. 耐用性:高效能免维护大功率声波清灰器在高温环境下 的腐蚀和磨损是通过从结构设计

4、方面降低气流速度并使其高效地发 出高强声波来降低的;其次是解决了高温环境下的耐蚀和耐损的材质 及其工艺,包括了采用在0Cr25Ni20基础上的掺杂改性材料。使用寿 命长,本公司承诺使用寿命不小于五年。4.频谱特性:膜片、旋笛的谱过窄;而DSK-5型高效能免维护大 功率声波清灰器的声波频谱,通过对几何空腔共振尺寸的控制,可以 做成适当的频带,做成双主峰宽声频带,形成了特宽频带双主峰型, 有利于声波传播的适应性和清灰效果oDSK-5型高效能免维护大功率 声波清灰器的声波频带为30赫兹至2100赫兹的双主峰宽频带,并且, 由于它避开了锅炉设备的本征频率,对锅炉本体设备有益无害,是绝 对安全的。5现场

5、条件要求 :安装很方便,适用于任何锅炉、任何部位的 任何现场条件。炉墙开孔可大可小,孔径为32-0325都可以实施安 装,便于因地制宜的选择。对压缩空气源的要求较宽容:允许压力动态范围较大,而且没有 上限限制。对压缩空气源品质要求不高,允许含油、含水。炉墙内外所占用空间都很小,不影响其它作业。 三、由于声波清灰器所采用的声波频率范围,避开了锅炉本体设 备和管束的本征频率,因此,不会引发设备和管束的振动,仅对灰垢 作用强烈而无损锅炉本体,也是属于安全型。我公司推荐的声波清灰器,没有需要调整的机构,也没有运动或 不稳定的结构,不存在发生运行机械故障的可能性。声波清灰器的材 料都是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的优质材料,其寿命可以与锅炉本体 相比拟。只要安装时按规程将管线吹扫干净,将气源中的固体杂物经 过过滤,声波清灰器的运行是长期可靠的,通称为免维护型设备。我公司保证在锅炉正常运行情况下,声波吹灰器在有效范围内保 证吹灰效果达到或接近蒸汽吹灰器吹灰器效果,锅炉受热面管束在吹 灰范围内无明显积灰。江苏声学技术节能有限公司2010-10-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