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挖煤机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89280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挖煤机安装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版挖煤机安装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版挖煤机安装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版挖煤机安装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版挖煤机安装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挖煤机安装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挖煤机安装安全技术措施(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版挖煤机安装安全技术措施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 位:_姓 名:_日 期:_编号:AQ-SN-03052021版挖煤机安装安全技术措施说明:安全技术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技术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安全服务的产业。既然是一种产业,就要有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就要有系统的设计、工程的施工、服务和管理。可以下载修改后

2、或直接打印使用。为主运输石门安装挖掘式装载机(型号ZWY-100/45L)过程中(包括地面拆卸、运输至主运输石门、安装、调式过程)人身安全及避免产品零部件受损,制定安全措施如下:涉及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施工及安装人员严格遵照此安全技术措施执行。一、地面运输部件的拆分1、挖掘式装载机可以拆分为以下运输部件:工作机构、司机室、机架体、行走部(左行走和右行走)、电机油泵总成、护板部总成。2、进行吊装前确保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一定要大于重物的重量,要确保索具与吊环螺栓牢固地连接,重物不会跌落,在任何情况下不要站在起吊的重物下。在运输过程中工作的人,事先一定统一手势,手势要清晰明白。3、软管的

3、装配、拆除液压软管上的堵头。、在软管的夹套上有数字编号,按照液压系统图的详细要求,把软管连接到指定的隔壁接头位置上。、要确保安装布置好的软管不受拉力,不被扭曲,牢固地捆扎,软管的弯曲半径要符合规定,软管的每一个地方都不能受到摩擦。、用包扎带和卡箍把软管束劳在各个固定点上。二、主斜井与主运输石门运输产品物件安全措施1、在主斜井下方运输采用平板车与物件固定牢靠,并套牢保险绳。绞车工缓慢下放。分别在主斜井井口侧及井筒内间距50m的躲避硐室内设岗观察(观察人员严禁在斜井井筒巷道中),绞车工严格按照电铃信号操作。切忌出现损坏物件与损坏主斜井已安装设施设备。2、如装载物件平板车与巷道安装设施设备有碰撞可能

4、,必须电铃指挥绞车工停车后检查或处理无误,方可继续下放绞车。3、如主斜井或主运输石门安装的皮带输送机妨碍运输物件的平板车,采用人工使用杠木临时移动皮带输送机架的方式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集中进行恢复)。4、主运输石门人工推车运输时,为防止擦伤人员,严禁在平板车两侧推车。三、安装1、在主运输石门后段安装地点棚顶间距3m采用风锤布置三角型钻孔(孔深不低于1m,边长0.5m),采用锚杆方式固定。两端分别悬挂5t“葫芦”同时吊挂挖掘式装载机零散物件,组装从下至上进行,现场严格遵照厂商技术人员指挥进行操作。2、确保安装位置通风良好、瓦斯不超限及安装地点前后5m范围支护完好。原有支护如出现松动或变形,必须停

5、止工作,先加固后方可继续进行操作。四、安装完毕,经检查无误,试运行1、启动前的工作在运输过程损坏的零部件,必须修理好或用新的零部件替换,不能运行带有损坏部件的挖掘式装载机!否则将导致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如果要运行挖掘式装载机,必须进行以下检测。a)检测整个挖掘式装载机的完整性、损坏和运行安全状态,检查所有部件的磨损程度。b)去除所有的防腐剂并清洁所有摩擦表面。c)保证所有液压软管整齐敷设并连接好,软管不能被凿岩部件卡住,软管的弯曲半径不能超过规定的值。d)检查油箱液位状态并加满。e)按照润滑图对挖掘式装载机进行润滑。f)检查所有操纵杆是否能自由运动,弹簧复位操纵杆是否自动回到其原来的位置,凿岩

6、机的操纵杆应该锁定在其相应的位置上,不应该自动复位。g)在挖掘式装载机或破碎锤的进口处测量管路压力。h)肉眼检测所有的容器和管路是否泄漏。i)检查所有螺纹连接是否拧紧。j)发现履带或刮板链太松时要及时调紧。k)对卡在链轨节中的坚硬物应及时清除,以防损坏履带。L)清理刮板输送机构中的异物,防止刮板链受损。2、挖掘式装载机的起动在起动挖掘式装载机前,必须确保司机已经熟悉该使用说明书,特别是“通用安全规则”章节。在起动前检查,检查所有操纵杆是否处于中位(静止位置),从而保证设备在起动时不出现意外的动作。在功能检测时,除操作员外其他人不允许处于挖掘式装载机工作区内,否则容易导致受伤!a)开启电源总开关

7、,然后按下电动机开启按钮。b)检查电动机的转动方向。点动电动机,检查电动机的运转方向,如果运转方向错误,改正电缆连接方式。c)如果电动机运转方向错误:液压泵要重新排气。在液压系统排气时,不允许任何人处于工作机构和运输机构的运动范围内,因为工作机构和运输机构有可能意外运动!可能导致严重受伤!d)通过液压执行元件的多次动作,来进行液压系统排气。e)检查液压系统的泄漏情况。3、设备的调试(1)调整齿轮泵的阀上的安全阀压力:1)把10MPa的压力表接到齿轮泵出口的测压接头上;2)把齿轮泵安全阀拧松;2)启动电动机,将齿轮泵安全阀压力调至7MPa锁紧;3)拆下压力表,盖上接头。(2)调整先导油路上的安全

8、阀压力:1)把10MPa的压力表接到储能器附近的测压接头上;2)把手柄搬到正常工作位,把先导油路上的安全阀调至3MPa锁紧;3)拆下压力表,盖上接头。(3)调整五联或七联换向阀上的安全阀和过载阀压力:1)把25Mpa的压力表接到五联或七联换向阀的测压接头上;2)把五联或七联换向阀的安全阀和所有过载阀拧松;3)将右行走马达的油管堵塞,启动右行走马达,调节五联或七联换向阀的安全阀至20MPa后锁紧;4)将抬槽油缸推分别伸缩到极限位置,调节抬槽油缸的过载阀至20MPa后锁紧;4)将破碎锤油缸油分别伸缩到极限位置,调节破碎锤油缸油的过载阀至20MPa后锁紧;5)正方方向运转输送马达,调节输送马达的过载

9、阀至20MPa后锁紧;6)再次启动右行走马达,调节五联或七联换向阀的安全阀至18MPa后锁紧;7)将破碎锤油缸油管堵塞,启动破碎锤,调节破碎锤过载阀至11MPa后锁紧;8)将右行走马达的油管连接好;9)拆下压力表,盖上接头。(4)调整六联换向阀上的安全阀和过载阀压力:1)把25MPa的压力表接到六联换向阀的测压接头上;2)将六联换向阀的安全阀和所有过载阀拧松;3)将左行走马达的油管堵塞,启动左行走马达,把六联换向阀的安全阀调至20MPa后锁紧;4)将中臂油缸分别伸缩到极限位置,把中臂油缸的过载阀调至20MPa后锁紧;5)将挖斗油缸分别伸缩到极限位置,把挖斗油缸的过载阀调至20MPa后锁紧;6)

10、将大臂油缸分别伸缩到极限位置,把大臂油缸的过载阀调至20MPa后锁紧;7)将小臂油缸分别伸缩到极限位置,把小臂油缸的过载阀调至20MPa后锁紧;8)再次启动左行走马达,把六联换向阀的安全阀调至18MPa后锁紧;9)将回转油缸分别伸缩到极限位置,把回转油缸的过载阀调至12MPa后锁紧;10)将左行走马达的油管连接好;11)拆下压力表,盖上接头。注意:在调压时控制手柄不能松开要保持油路从过载阀通过。(5)调整刮板链的松紧刮板链太松,在排除卡链刮板链倒转时容易崩断链条或压板螺钉,刮板链太紧则加速链条磨损且多消耗动力。正确的下垂量为1020毫米(正向运转时在卸载点下部观察)。调整刮板链时,松开调整螺栓

11、上的调整螺母,注意两边的调整量要基本相同,待到链条的下垂量为1020毫米后把调整螺母锁紧。如果调整量不够可以把链条拆除两节。(6)调整履带的松紧履带太松,容易脱链,履带太紧则加速链轨节磨损且多消耗动力。张紧履带的方法为:拿出软管接头,从张紧油缸的方孔,用黄油枪打入锂基润滑脂;放松履带的方法为:拧下单向阀,放出润滑脂。4、进行功能检测在功能检测时,除操作员外其他人不允许处于挖掘式装载机工作区内,否则容易导致受伤!工作机构和运输机构功能、破碎锤功能和行驶功能检测。a)开启电源总开关,然后启动电动机。b)小心地移动控制台上的操纵杆,通过液压缸多次缓慢的运动到终点位置进行排气,各个液压缸都要进行排气。

12、工作机构运动状态、输送机构运动状态、破碎锤工作状态和行驶的运动状态与控制台的操纵板上注明的运动状态要保持一致。如果不一样,请进行如下工作:c)关闭挖掘式装载机电源,并确保不会发生擅自的启动,同时排除液压系统压力。d)检查软管是否正确连接,如有错误,要改正过来。可以在液压系统有压状态下更换液压软管,但是必须要小心进行下面的工作步骤。e)一点一点慢慢地拧松液压系统螺纹,从而使压力安全地释放,然后拆下软管进行更换。f)起动挖掘式装载机,再次进行b)步骤的工作,进行排气。g)起动挖掘式装载机,检查液压油箱液位,并且检查液压系统的泄漏情况。编写:陈光全时间:2014年6月30日矿长审批:贯彻人员:时间:学习人员签字XXX图文设计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