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教师怎样转变自身角色123节培训讲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836610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教师怎样转变自身角色123节培训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教师怎样转变自身角色123节培训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教师怎样转变自身角色123节培训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教师怎样转变自身角色123节培训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教师怎样转变自身角色123节培训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教师怎样转变自身角色123节培训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教师怎样转变自身角色123节培训讲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培 训 讲 稿培训时间:2014年6月10日 培训地点:远教室 培 训 人: 培训内容:八、教师怎样转变自身角色培训方式:集中学习 培训学时:3学时 主要内容: 八、教师怎样转变自身角色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最根本的挑战是角色的挑战。正确认识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需要教师积极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尽快适应新课程。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向教师提出了种种挑战: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重教师“教”的过程,现在重学生

2、“学”的过程和体验;过去多关注教师的行为,现在多关注学生的“创造”;过去是有条不紊的程式化教学模式,现在是注重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师生之间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了。学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有时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教师知道的还多。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威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那么单一了,教师的角色也多元化了。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一)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作为组织者可以促使教师转变“知识权威者”的角色定位,逐步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对话理解”中进行文化的融合、精神的建构、主体间的相互理解,使教

3、育活动成为一种生命活动,为学生的人生引路。新课程理念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广大教师从传统的“权威者”转变为“组织者”角色,并选择以下一些策略:1、在感受师生关系危机中增强教师组织者角色意识(1)明确师生关系出现危机的因素影响新型师生关系重建的传统教学行为和模式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教学目标设定中认识性目标成为唯一主要目标,知识目标要求讲深、讲透;二是教师备课很少研究或者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而是大部分精力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研究的重点依然以教材为中心;三是许多教师喜欢独占课堂,滔滔不绝地讲,很少听听学生的看法;四是教师常常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常以长者的身份自居,以命令式对学生发号施令,缺乏对

4、学生应有的信任和平等的态度,等等。(2)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中增强教师组织者角色意识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既不是主体,也不是主导,而是组织者。不同于传统的组织教学,而是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不再以教为中心,学不再围绕教转,老师也不再支配学,而是服务于学,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设计、组织,协助学生获取新知识。2、教师作为组织者角色的转变教师应该逐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下列转变:(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2)由“指导者”向“组织者”转变;(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5、6)由原来的“一桶水”变成“生生不息的奔河”,有能力组织学生去“挖泉”;(7)由“挑战者”向“组织者”转变;(8)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3、教师作为组织者角色的实践方法活动不应当是表面的、外在的,而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问题,这是内在的,深层的动,更要落实动静结合,收放适度,动得有序,动而不乱。改变教学方法不能简单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不只是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不能把课改理解为就是让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若离开教师的指导,势必如一盘散沙。(二)自主探究的引领者教师作为引领者要求教师把准学生形成知识和技能的切入口,通过精心预设和巧妙引导,唤醒学

6、生主动探究的“精神需要”,激发学生“再创造”的原动力。学生最大的能力,莫过于学会自己学习。1、营造自由安全的“场”,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言。”实践证明,自由安全的课堂环境,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而这种积极的情感又会引起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能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究,主动地获取知识。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自主探究方向问题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的动力。数学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适时引导他们自主探究新知识的方向,启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对信息自主加工,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自主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7、有效途径。3、注重引导,逐层探究问题(1)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2)选择开放的教学内容(3)设计开放的提问方式(4)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5)引领学生亲历探究过程(6)在拓展应用中深化探究活动(三)、个性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该跳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观念的框框,认真审视当下教师作为学生发展促进者的角色偏差,理解教师作为学生发展促进者的角色定位,扮演好促进者的角色,为每个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发挥出应有的效能。1、重新审视教师作为学生发展促进者的角色偏差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有个性、有差异的生命体,我们呼唤“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发展每个学生独特性

8、”的教育,召唤教师尽快、彻底地从知识的灌输者、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能让每个学生都得以发展的促进者,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思想和做法,切实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2、把握教师作为学生发展促进者的角色定位具体地表现在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上,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新课程强调要改变课堂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必须“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

9、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生的认识过程一般经历感知具体知识理解规律性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等阶段。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和存储结论,而是结论和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3、塑造教师作为学生发展促进者的新型角色(1)创设宽松的氛围努力做到在学生失败或出错进,教师不责备、不取笑,而是给予理解和鼓励,在学生成功或胜利时,教师不等待,不冷落,而是给予援助和勉励,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地思维,主动的探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创造性学习。(2)实施分层教学将学生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重要组成要素,从学生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风格出发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结果,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可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以班集体教学为主,以小群体教学为辅的形式进行教学,对于个别个性强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提前进行个别辅导。真正通过分层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3)重视发展性评价提倡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鼓励运用学生课堂情况记录法和成长记录袋收集法,从而多角度鼓励学生在不同方面取得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不断追求更高层次发展,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