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835040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虾养殖技术(一)生态习性 1.形态特征 红螯螯虾整个躯体由几丁质甲壳覆盖,呈短粗状,体色为蓝绿色,由头胸部和腹部组成,长度比近似11,第一对步足粗壮呈螯状,其末端膨大呈钳形,是防御敌害侵扰,进行自卫和掘洞的主要工具。其他步足中,第二、三步足为螯状,第四、五步足呈爪状。红螯螯虾整个躯体由体表被覆几丁质甲壳的头胸部和腹部组成,全身有20节,头胸部13节。头胸甲保护着内脏器官,头胸甲前有一向前延伸的额剑,两边各有34个棘。头胸甲背部有4条沿身体纵轴方向排列的脊。双眼有柄而突起。头胸部有5对步足,第1对为粗壮的大螯,雄性的大螯在外侧有一膜质鲜红美丽的斑块,第2、第 3对步足为螯状,第4、第5对步足为

2、爪状。腹部有7节,虽被覆甲壳,但节间关联处有纤维膜相连,可灵活运动。腹部第2节至第5节下面都有1对附肢,称为腹足或游泳足。腹部第6节附肢向后伸展,加宽称尾足,并与尾节组成尾扇,是螯虾快速运动器官。在头胸部的前端还有3对触角,1对大触角,2对小触角。雄性的外生殖器两个,生在第五对步足的基部,左右各一个,呈透明突起05厘米长;雌性的生殖器是在第三对胸足的基部,左右各一个,呈圆形,有一薄膜覆盖口。体色呈镶嵌色褐绿,头胸部和腹部均匀连接,外被一层坚硬外壳。胸足五对,第一对胸足特别发达特化为强大的螯,雄性螯比雌性发达螯的外侧顶端有一膜质鲜红螯带,是雄与雌区别的第二性征。澳洲龙虾尾部有五片强大的尾扇,外缘

3、三片。其中中片较小,母虾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内弯曲,把粘附在腹部的卵抱在腹内,母虾在爬行或受敌时保护受精卵和稚虾不受损,这是抱卵与不抱卵母虾的区分。 2.生活习性 红螯螯虾的适应性较强,耐低氧和耐高温。红螯螯虾的习性是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水体可隐蔽的地方,傍晚和黎明前出来觅食,喜夜晚活动,不善游泳,多在池底爬行栖息,喜集群活动。交配季节,所有的红螯螯虾白天都显得十分活跃。养殖试验表明,红螯螯虾存活温度范围在535,适宜生长温度为1328,当水温超过13即开始摄食,水温超过30,则会抑制生长。该虾在不利的生活条件下会打洞,据观察,在较软的池底泥中,养殖过程很少掘穴,但在越冬过程中,这种虾肯

4、定打洞。 红螯螯虾耐低溶氧能力较强,如水中溶氧量为1毫克/升时仍能生存,在潮湿微水状态下,亦能存活较长时间,在养殖或越冬过程中,常发现红螯螯虾出现在堤埂上。幼体和怀卵虾则不宜在低溶氧的环境中,否则会导致幼体和卵胚的死亡。故在养殖过程中溶氧一般不应低于4毫克/升,在孵化过程中溶氧量还应高一些。 3.食性 红螯螯虾为杂食性动物,在天然条件下主要摄食有机物碎屑、着生藻类、丝状藻类、水生植物的根、叶及碎片,特别喜食汁多肥嫩的绿色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马来眼子菜、绿萍和苦草等。动物性食物包括水蚯蚓、蚯蚓、水生昆虫的卵、蛹、螺、蚌和鱼肉等。在人工养殖情况下,可投喂配合饲料、农副产品加工的副产品(饼粕类、

5、米糠、麸皮等),屠宰场的下脚料以及各种细嫩的陆草、瓜果、菜叶等。该虾养殖中的饲料比较容易解决。 4.繁殖与生长 红螯螯虾没有确定的繁殖季节,当水温在2030时,一年四季都可进行繁殖,并且有多次产卵现象。每次产卵量因个体大小而异,一般年产卵量在1 000粒左右,受精卵粘附于雌虾的腹肢上孵化发育,孵化出的幼体仍附着于雌虾的腹肢上生活一段时间,经几次蜕皮后,才离开母体自由生活。 红螯螯虾从稚虾生长到成虾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经过多次蜕皮。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刚孵出的稚虾每次蜕壳的时间间隔较短,在12天蜕壳1次,随着身体的长大,蜕壳间隔的时间也就延长。在蜕壳期间,该虾最容易受敌害生物或同类侵食,是该虾引起死

6、亡的危险期。若在此期间人为捕捉、搬动、水质差或缺氧则更易死亡。 5.防逃 红螯螯虾攀爬能力很强,在夜晚或阴雨天喜欢到陆地上活动,因此饲养红螯螯虾的池塘必须建有防逃设施。用于红螯螯虾防逃的设施可采用带飞檐的土墙、砖墙及塑料板等,高40厘米左右。 (二)人工繁殖 红螯螯虾一年可多次产卵,白昼的长短对其繁殖有一定的影响。在水温下降至20以下则不见有产卵现象,当水温由20开始升温,则逐渐发生交配、产卵现象。该虾饲养得好,一年可繁殖23次。 1.亲虾的选择 (1)亲虾要求选择活力强、附肢完整、躯体光滑、无附着物和病害(如尾部腐烂和壳受损)的成虾作亲虾。为了取得较高的繁殖力,要选择体长在9厘米以上,成熟度

7、好的、有较大产卵力的大螯虾,此外还要按规格大小分组,并选择与之相配的雄虾。 (2)雌雄鉴别同龄红螯螯虾的雄性个体大于雌性,且雄性成虾两个螯足前端外侧有一鲜红柔膜质斑块,外观极易与雌性区别。 (3)雌雄比例在自然养殖的条件下,雌雄比例与罗氏沼虾相仿,但雌性需稍多一些。在繁殖过程中,雌雄比例以21较为合适。 2.亲虾的饲养及培育 经土池养成的成虾,在进入越冬池之前,必须用浓度为20010-6的福尔马林浸浴10分钟左右,消除附着生物后,才能移入亲虾池养殖。 (1)培育池分为水泥池和土池两种。培育池的选择必须考虑以下情况: 生产规模。根据生产规模选择一个面积适宜的亲虾培育池,但无论场地大小,其所处的位

8、置都应该是水源良好,排灌方便,空气新鲜,环境安静,不受自然和人为的干扰。 面积。面积应因地制宜,大规模生产一般在80平方米以上,甚至可以是2 000平方米以上,水体大,水质较稳定;小规模生产的培育池可几至十几平方米。 水深。一般在5060厘米,越冬期,尤其是土池水应加深,这样有利于水温的恒定,减少能源的浪费。 水质。总的要求是水质要清新,溶氧要高,特别是强化培育期间溶氧要求在4毫克/升以上。越冬期间的温度应控制在1618。 隐蔽物及防逃设施。为了防止亲虾的自相残杀现象,在高密度放养的培育池中加竹筐、挂网、毛竹等隐蔽物。由于在土池越冬期间的亲虾容易打洞,最好的防止办法是在水池的斜坡加浇水泥,堤埂

9、周围用塑料薄膜拦高度为30厘米的防逃墙。 (2)亲虾的放养亲虾放养之前,水泥池要清理消毒,土池要清除淤泥、污物和残饲,修补漏洞,搞好防逃、排灌及保温设施。一般亲虾进池前,一般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进行池水消毒,然后进行亲虾的放养。放养的密度直接关系到亲虾的培育效果,放养密度过大,则导致亲虾生长发育不良;放养密度太小,则会造成水池、人力及物力的浪费。一般视水池的面积、培育季节、亲虾生理状况及个体大小决定其放养密度。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每立方米水体可放规格为16只/公斤的虾20只左右。 (3)亲虾的培育及管理亲虾由于抱卵量少,因此必须提高亲虾培育过程中的成活率,才能保证苗种生产的产量。在培育及管理

10、上必须保持良好的水质、丰富的营养、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及良好的防逃设施。 良好的水质使亲虾有一很好的生活环境,一般要视水色、透明度及天气的情况加水和排水。每隔34天换水1次,每次换1/3的池水,以保证水质良好。营养物质是亲虾性腺发育的物质基础,除了在池内投放少量的水生植物(如水葫芦等)外,早期培育一般投喂市售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虾蟹颗粒饲料。在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在升温强化培育的过程中,增加投喂一些小鱼、蚯蚓和贝壳类等动物性饲料,更能促进其生长发育。投喂量一般为亲虾体重的4%5%,并视其吃食情况增加或减少。残留物必须定时吸掉,以免水质恶化。在越冬过程中可定时充氧,在强化管理过程中,必须不间断充氧

11、。强化培育升温时,温度控制在2830。另外,在土池越冬期间,要做好防逃工作,因为在非常寒冷的日子,红螯螯虾会打洞。 (4)亲虾越冬红螯螯虾的生存水温最低值为5。但通过生产过程中的观察,当水温低于9,3厘米左右的亲虾在越冬期间死亡率很高,成虾虽能生存,但23个月后也会出现大量死亡。因此,搞好亲虾的越冬工作,保证越冬期间的水温在1618,也是整个繁殖工作的重要环节。 越冬的主要设施。亲虾越冬的方法与罗氏沼虾相同,常用的越冬方法有塑料薄膜覆盖水池保温法、电热器加温法、温泉水越冬法、工厂余热水越冬法和玻璃温室越冬法等,都能达到亲虾安全越冬的目的。 强化培育。红螯螯虾一年一般可抱卵23次,繁殖期为510

12、月,盛期为68月。每只虾的抱卵量为401 400粒。这一阶段,亲虾要进行多次交配产卵,而每经过一次繁殖,都要消耗体内大量的营养物质,体质显著减弱。另外,当抱卵亲虾孵出稚虾后,应及时把母虾移出育苗池,并投喂足够的饲料,以便能再次达到性成熟。稚虾全部脱离母虾后,母虾立即开始交配产卵,开始下一次繁殖过程。 3.红螯螯虾的产卵及孵化 经过越冬期培育后,亲虾性腺成熟,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2530),开始进行交配受精,并开始产卵和受精卵的孵化。 (1)虾的成熟期及交配产卵 成熟期。当年养成的虾,经过越冬期间饲养及强化培育,都能达到性成熟,一般雌虾每只为5070克,雄虾每只为70100克。产卵的亲虾抱卵量与

13、亲虾质量、个体的大小、生活环境、培育条件及年龄有密切的关系。据报道,同一规格的亲虾抱卵量第二年的卵粒数比初产卵粒数多。 交配。在繁殖季节,雄虾主动接近雌虾,头部对头部,用第二步足平滑的外缘推击雌虾直到其作出反应,作出反应的雌虾会主动接近雄虾,雄虾抬起头胸部,腹部卷起,雌虾继续向前,直到爬上雄虾仰起的腹部之上,始终头对头。雄虾抱紧雌虾,并调整自身的位置,射精后雌虾立即跑开。 亲虾交配时间很短,通常只有1分钟。交配后的几分钟,雌虾用步足分散精团,此时最后一对步足起作用。 产卵。交配后24小时雌虾开始产卵,产出的卵紧裹腹部,附着于腹部的游泳足的纤毛上。通常再需24小时受精,完成受精的卵子在雌虾的腹部

14、进行孵化。 孵化期间雌虾不活跃,一般隐蔽在隐蔽物中,少数抱卵雌虾仍旧摄食。此时,抱卵虾的腹部卵容易掉,因而在操作管理时要非常小心。 (2)孵化条件 从完成体外受精的卵到稚虾离开母体独立生活,在适宜的条件下要经过42天左右的培育期。此阶段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满足亲虾和卵孵化所需要的生态条件,其中对温度、光照、水质、溶氧和饵料等要求较为突出。 溶氧。抱卵虾的耗氧量大,在孵化期内要连续不断地充氧,使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 光照。红螯螯虾的繁殖也受到光照的影响,一般光照14小时,然后盖上黑布,使水池黑暗10小时。 温度。控制在2628。 抱卵虾的饲料。抱卵虾的饲料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包括新鲜的水生植物,

15、用一些动物饲料,如鱼肉和少量的含蛋白质高的虾蟹颗粒饲料加以投喂,效果会更好些。 (3)孵化 抱卵的虾在孵化过程中,经常腹部卷曲爬行或栖息,借以保护受精卵不受外界的影响和损害。受精卵胚胎发育过程,卵色由黄绿色到暗红色,以后透明区逐渐扩大,卵球略有膨大并拉长,眼点出现,附肢形成,最后卵膜脱落,稚虾形成。但卵黄尚未全部消失,仍依附于母虾腹部生活。再经710天,稚虾开始离开母体,独立生活,此时稚虾变淡褐色,体长0.8厘米。与其他甲壳动物一样,在适温范围,水温越高,孵化时间越短,若遇低温,水温低至20时,变化幅度大,受精卵易脱落或长水霉致胚胎死亡。 一般水温为2629时,孵化时间为4247天。 (三)稚虾培育 1.稚虾的培育 稚虾离开母体生活,一般是在稚虾培育槽内进行,待稚虾全部离开母体后将亲虾移出,留下稚虾并进行培育。在此过程中,稚虾的平均体长为0.8厘米,经过25天的培育后,可达到2.43厘米,供养殖户进行养殖生产。 (1)培育槽的建造 培育池的面积为26平方米,高度80厘米,保持一定的斜坡,深的一端有排水孔,池壁要光滑,防止水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