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皮肤科疾病用药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823527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皮肤科疾病用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皮肤科疾病用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皮肤科疾病用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皮肤科疾病用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皮肤科疾病用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皮肤科疾病用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皮肤科疾病用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皮肤科疾病用药218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在10月3、4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药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皮肤科疾病用药.皮肤寄生虫(疥疮、虱病)感染治疗药 2.痤疮治疗药 3.皮肤真菌感染治疗药 。外用糖皮质激素 第一节皮肤寄生虫(疥疮、虱病)感染治疗药 一、药理作用 疥疮由疥螨引起-林旦-疗效最佳;其次:克罗米通、硫黄软膏、苯甲酸苄酯,被公认为特效药. 1。林旦-与疥虫和虱体体表直接接触后,透过体壁,引起神经系统麻痹而死。 2。克罗米通-特异

2、性杀灭疥螨麻醉疥螨的神经系统,使疥螨麻痹死亡.(二)典型不良反应长期大量使用林旦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诱发癫痫。 二、用药监护()注意药品的正确应用(头、面颈部不可用药)一定要全身涂擦(从颈部以下),特别是皮肤皱褶部位,如手指间和足趾间,腋、腹股沟、阴肛部,女性乳下、男性阴囊及阴茎、远端甲下。经24h后,用温水洗去残留药物,1次治疗痊愈率可达%95。提倡次治疗法-第1次上药之后,经24h再涂.24后必需洗去残余药物,避免体内吸收过多。如需再用,必须在第2次停药1周后才能再用。 (二)监护药品的毒性 (1)为预防林旦对肝、肾功能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在较大面积抓破处,最好不涂。()硫黄长期大量局部用

3、药,具有刺激性用时勿接触眼睛;可引起接触性皮炎(皮肤发红和脱屑).第二节 痤疮治疗药 痤疮青春发育期,毛囊皮脂腺炎.与雄激素和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有关.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1。非抗生素类抗菌药-过氧苯甲酰和壬二酸。()过氧苯甲酰 强氧化剂.遇有机物分解出新生态氧而发挥杀菌除臭作用,可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并使皮肤干燥和脱屑。 【注意】过氧苯甲酰 .能漂白毛发不宜用在有毛发的部位;与有颜色物品接触时,可出现漂白或褪色。2避免用药部位过度日光照晒。 (2)壬二酸直接抑制和杀灭皮肤表面和毛囊内的细菌;竞争性抑制产生二氢睾酮的酶过程,减少二氢睾酮所诱发的皮肤油脂过多;抗角质化作用,降低色素沉着和减小黑斑病损

4、伤。 对轻中度痤疮者显著减少粉刺、丘疹和脓疱。 2.抗角化药(1)维A酸 调节表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更新,使病变皮肤的增生和分化恢复正常,促进毛囊上皮更新。 ()异维A酸维A酸的异构体。缩小皮脂腺,抑制皮脂腺活性,减少皮脂分泌,以及减轻上皮细胞分化和减少毛囊中痤疮丙酸杆菌。 对严重的结节状痤疮有高效-用于重度痤疮(尤其是结节囊肿型痤疮),毛发红糠疹. 【注意】致畸作用-妊娠期、儿童不宜使用。 (3)阿达帕林维A酸类化合物。与维A酸细胞核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有强大抗炎作用,可抑制外周血液中多形白细胞的化学趋化,并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为炎症介质白三烯. 立即小结痤疮治疗药的机制TAG 。过氧苯甲酰

5、-强氧化剂; .壬二酸-直接抑制和杀灭细菌;抑制二氢睾酮;抗角质化; 3维A酸-调节表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更新; 4。异维A酸缩小皮脂腺;减轻上皮细胞分化;减少痤疮丙酸杆菌。5。阿达帕林与维A酸细胞核受体有较高亲和力,抑制白细胞化学趋化,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白三烯。【附】痤疮的治疗原则(教材在本节开始部分): 1。轻、中度-局部治疗。 2.中、重度-局部+系统治疗。 如:口服抗生素(四环素、米诺环素);女性可口服激素如孕酮和炔雌醇。 (二)典型不良反应-主要是异维A酸。 皮肤或黏膜干燥、脱皮、鼻出血、头痛、肌肉与关节痛、血脂升高、肝脏转氨酶ST及AL升高. 妊娠期自发性流产及胎儿发育畸形。二、

6、用药监护 (一)针对痤疮的不同类型选择用药 .寻常型痤疮(皮脂腺分泌过多)-首选过氧苯甲酰. 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维A酸。3轻、中度,炎症突出-维A酸和克林霉素磷酸酯。 4.中、重度,感染显著-阿达帕林凝胶,或5%壬二酸乳膏。5。痤疮伴细菌感染显著者红霉素过氧苯甲酰凝胶、克林霉素磷酸酯。 。囊肿型痤疮口服维胺酯胶囊,或异维酸。 (二)规避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性 (1)尽可能使用非抗生素类抗菌药-过氧苯甲酰或壬二酸。 (2)如果某种抗生素有效,可重复使用该药物数疗程,疗程的间歇期配合使用过氧苯甲酰或壬二酸。 (3)外用抗生素的疗程为4周,一旦没有用药指征,应即停药。 (三)注意用药部位的保护维A酸

7、与过氧苯甲酰联合应用时,在同一时间、同一部位应用有禁忌,应早、晚交替使用。立即小结-疥疮痤疮用药TANG 。疥疮、虱病林旦、克罗米通、硫黄软膏、苯甲酸苄酯2。痤疮皮脂腺分泌过多首选过氧苯甲酰。 轻、中度-维酸。 轻、中度,炎症突出-维A酸、克林霉素磷酸酯。中、重度,感染显著阿达帕林,或壬二酸. 细菌感染显著-红霉素过氧苯甲酰、克林霉素磷酸酯。囊肿型痤疮口服维胺酯或异维A酸。 第三节皮肤真菌感染治疗药1浅部真菌病: 皮肤癣菌病如手癣、足癣、体癣、股癣、甲癣及头癣等,还有念珠菌病和花斑糠疹。 2.深部真菌病: 皮下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抗生素类 多烯类:A。两性霉素抗

8、真菌活性最强,唯一可用于治疗深部和皮下真菌感染。 B.制霉菌素对念珠菌属的抗菌活性较高。毒性大,不宜注射。 非多烯类:灰黄霉素. 2.唑类 咪唑类(酮康唑、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联苯苄唑)。三唑类(伊曲康唑、氟康唑和伏立康唑). .丙烯胺类萘替芬和特比萘芬。为鲨烯环氧酶的非竞争性、可逆性抑制剂。4。吗啉类-阿莫罗芬 -干扰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 5.吡啶酮类-环吡酮胺。使细胞膜的渗透性增加,钾离子和其他内容物漏出,细胞死亡。 渗透性强,可渗透过甲板、渗入甲下,部分可进入甲床。 二、用药监护 (1)在症状消失后需再持续治疗12周防止复发。 (2)在体、股、足癣尚未根治之前,禁止应用糖皮质激

9、素,以免加重病情。 ()顽固、泛发或有免疫功能缺陷者-系统治疗,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口服。第四节 外用糖皮质激素 醋酸氢化可的松、丁酸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糠酸莫米松、卤米松、醋酸曲安奈德 、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 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及抗增生。 (二)典型不良反应1。加重用药局部的皮肤感染、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接触性皮炎、口周皮炎、痤疮、色素沉着或减退及多毛。 .长期外用-激素依赖性皮炎。 3.长期大面积外用强效、超强效糖皮质激素-系统性不良反应,如库欣综合征等. (三)禁忌证1。皮肤溃疡或有皮肤萎缩的部位。 2。局部有明显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的疾病。 3不应长期、大面积使用

10、。 .婴儿尿布皮炎尤应慎用,应限于5日内。 B.儿童使用强效激素制剂,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 .超强效激素制剂只用于严重、顽固的皮炎、湿疹及银屑病皮损,且只能短期使用,皮损消退后即停药,再发再用。 二、用药监护(一)用量尽量节俭初始剂量宜小而停药应缓慢. (二)注意用药部位.面部和阴部皮肤柔嫩及皱褶低浓度、弱作用 丁酸氢化可的松。 。手掌足跖强效-倍他米松或氯倍他索。【附】皮肤科外用药物注意事项 (1)刺激性药物,如维A酸类制剂,应从低浓度、小面积开始,逐步递增至高浓度、大范围。 ()要考虑年龄、性别、皮损部位:儿童-不宜使用强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制剂;皮肤皱褶及黏膜不应使用高浓度、刺激性药物。 (

11、3)部位不同,吸收不同: A。前臂涂布氢化可的松溶液,约1%被吸收,但在额部可高出6倍,在阴囊高出42倍;在跖弓则只有1/. B.炎症性湿疹皮肤吸收量增加; C.脱屑性银屑病-吸收屏障几乎不存在。 D.外用糖皮质激素药之前,若能使皮肤的含水量增加,则药物的穿透可提高5倍。因此,最好能先将皮肤浸泡于水中5mn左右,随即涂药。 小结痤疮、疥疮用药 疥疮、虱病:林旦、克罗米通、硫磺软膏、苯甲酸苄酯 痤疮皮脂腺分泌过多:首选过氧苯甲酰 轻中度:维A酸 轻中度,炎症突出:维酸、克林霉素磷酸酯中重度,感染显著:阿达帕林或壬二酸 细菌感染显著:红霉素-过氧苯甲酰、克林霉素硝酸酯 囊肿型痤疮:口服维胺脂或异维A酸 痤疮治疗的机制: 1.壬二酸可直接抑制和杀灭细菌;抑制二氢睾酮;抗角质化。2。 过氧苯甲酰强氧化剂。 3.维A酸-调节表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更新 4.异维A酸缩小皮脂腺;减轻上皮细胞分化;减少痤疮丙酸杆菌 5.阿达帕林与维A酸细胞核受体有较高亲和力,抑制白细胞化学趋化,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白三烯。 耳朵用药:1. 硼酸:中耳炎、外耳道炎.硼酸乙醇,慢性外耳道炎,促使干燥。(切忌接触眼睛) 芬甘油:骨膜未穿孔的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穿孔后,酚甘油有内耳毒性,可能导致耳聋) 3.3%过氧化氢: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