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编制,路面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822344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已编制,路面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已编制,路面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已编制,路面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已编制,路面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已编制,路面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已编制,路面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已编制,路面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G318日喀则机场至日喀则市专用公路新改建工程A标段(K0+000-K26+500)路面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日喀则市至日喀则机场A标项目经理部目 录 一、编制目的、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4 -三、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6 -四、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45 -五、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49 -六、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措施- 51 -七、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61 -八、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63 -九、安全检查和审查- 65 -十、应急预案- 67 -路面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 编制的目的、依据一、目

2、的是为了更好的落实安全生产等有关法律、法规,改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这是党和国家的一贯要求,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项目部必须把生产安全工作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经常教育,定期检查,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安全的有力保障是路面施工项目的首要目标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条件,必须以科学的施工和管理方法来确保生产的安全。在施工中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并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以及业主和项目部各项要求,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保障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和按时完成。二、编

3、制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5、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9、我单位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测量资料 第二章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西藏日喀则机场至日喀则市专用公路新改建工程。路线起点位于机场进场路与G318交叉处,路线终点在白朗县阿亚村,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5m,路线全长26.5Km(不含断链)。主线起点至机场大门之间路段为机场进场路,采用市政道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22.46m/24.66m(既有道路单侧加宽)。白朗连接线

4、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12.0m,白朗连接线全长7.015Km。1、项目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所在区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跨越年楚河,为雅江支流水系;主要翻越杰琼村垭口、崩戈虾日垭口和布苦努垭口,路线最高海拔位于崩戈虾日垭口标高4029 米(K29+090),最低点位于路线起点3802.5m(K0+000),项目区大部分区域海拔位于3700-4100m 之间。受构造控制,区内地貌按成因类型主要分为构造剥蚀地貌和河流侵蚀地貌两大类型。构造剥蚀地貌主要为藏西南中低山区,总体地形西高东低,而河流侵蚀地貌主要为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及其支流

5、的流水地貌。 2、气候条件项目区气候空气稀薄、阳光充足、干燥缺氧、低温寒冷、夏秋多雨、冬春多风、年降水少、水热同步、年温差小而昼夜温差悬殊,干湿季节明显,夏季温和湿润,降水集中,冬季干燥寒冷、蒸发强烈为特征,属藏南温带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综合日喀则气象站、白朗江河办及西藏自治区地图册(1995 年版)和西藏旅游探险手册(2001年版)等资料,测区内气压为 549624mmpa,空气密度为 719800g/m3,含氧量为 166186sm3,相对海平面含氧量约 5965。多年平均气温 4.937.07,极端最高气温 28.5,极端最低气温16.8。多年平均降水量 265.3451.5mm,多年平

6、均蒸发量为 2114.92473mm,空气相对湿度 43.4445.73,年日照时数为 31903200h,年无霜期 110-120 天。中南部冻土深度小于 0.93m。每年 2 月4 月气候干燥,常刮东南风或西北风,且全年盛行河谷风,平均风速 1.623.3ms,最大风速 25ms。5 月7 月气候温和,一般地面温度 1520,月均气温为 12.814.2C,并以 6 月最高为 13.916.4,7 月9 月为雨季,季节分明,气候温和,多夜雨并呈大雨或暴雨,其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 90.494.5。12 月至翌年 1 月为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多积雪和冰冻,累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46.4,为每

7、年一月份,北部高寒山区气温更低。3、工程地质 工作区沿线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下伏滇藏地层大地区之冈底斯腾冲地层区南部日喀则分区及雅鲁藏布地层区北部蛇绿岩分区。 其中日喀则地层分区主要出露白垩系日喀则群昂仁组(K2a)地层;而雅鲁藏布地区主要出露上侏罗下白垩统白朗蛇绿岩群(J3K1B)及新生界古近系柳区群(E1-2Lq)地层。其中白朗蛇绿岩群变质、变形较强,为构造地层单位;柳群区为山前磨拉石沉积。第三章 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一、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一)施工准备本项目水稳碎石底基层、基层采用强制式料粒拌和机WCB650、,稳定粒料摊铺机sp95摊铺的方法施工。施工时,采用流水作

8、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在雨季施工时采用帆布覆盖保证集料不被雨淋。 准备水稳碎石施工的路基必须是经过交验合格的路基,同时路基埋设好横向排水管,通过监理工程师参与验收之后,才能进行规模化底基层施工;对基层施工前,应清除作业面表面的浮土、灰尘、积水等,并洒水湿润,局部松散路段应及时清除,补撒水泥浆,保证结构层整体性能。基层分两层施工,在铺筑上层前在下层顶面先喷洒水泥净浆。下层水泥稳定碎石碾压完成后,在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必须养生7天后才能铺筑上层水泥稳定碎石。(二)施工放样由测量人员利用全站仪准确放出路面中心线,并每10米打一桩,曲线段有必要时每5米打

9、一个桩,再以中心桩横向定出边桩,并定出符合设计的基层宽度的摊铺线,然后分别在中线和相对应的边线上打出钢钎,在钢钎上抄平,接着在钢钎上定出摊铺机行走的标高控制线,基准线标高=垫层设计高程+底基层混合料所要摊铺的厚度松铺系数+悬空高度,标高基准控制线采用紧线器拉紧的钢绞线,钢绞线用线绳绑扎在固定于地面上的钢钎上,钢绞线应直顺、平滑、并不准有下垂现象。(三)混合料拌和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合站进行拌和。严格控制进场原材料的质量,对进场的水泥等原材料随时进行抽检,保证施工所用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对碎石的级配和压碎值、颗粒组成、扁平料等指标进行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根据设计配合比确定生

10、产配合比,准确进行配料。严格控制混合料拌合站的生产a施工前对拌和站各个进料仓进行精确的流量标定,建立精确的转速与流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对水泥仓,供水泵装备精确的电子流量计。以确保配合比按设计控制。b设专人监管拌合站的生产,责任到人,任务到人。通过目测、手抓、嗅味等经验办法初步掌握混合料的质量情况。c及时取料测定水泥剂量,检验混合料级配,规范制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进行标准试验,以检测底基层整体施工质量。水泥剂量的控制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合料中的水泥剂量,考虑到施工过程的的损耗,实际使用的水泥剂量应略大于试验室确定的水泥用量,一般增加的水泥用量不超过0.5;同时,在充分估计施工富余强度的同时要从

11、缩小施工偏差入手,即在保证底基层强度的条件下,尽量降低混合料水泥用量,不应以提高水泥用量的方式来提高路面底基层的强度。混合料含水量的控制a正常施工条件下,拌和时的混合料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略高一点。并根据每天的天气和温度情况及时调整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计算当天配合比,使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略高于最佳含水量,以弥补混合料在运输、摊铺和压实过程中的损失;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要有所区别;当温度发生明显变化时,含水量也应做相应调整。b一般情况下,蒸发量小时,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一个百分点左右,蒸发量大时,宜大于一个半百分点左右,应保证摊铺后、碾压前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

12、应保证摊铺后碾压前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四)混合料的运输施工前对所有运料车驾驶员进行岗前培训,使每个驾驶员均掌握运输路线、运料顺序、工作程序、注意事项以及发生故障时的处理办法,同时加强汽车的保养,确保汽车正常工作时性能良好。混合料的运输采用装载30t以上大吨位自卸汽车,根据拌和站的生产能力、摊铺速度、运输距离,拟采用100台大型自卸车进行运输。施工过程中为避免摊铺机出现停机待料现象,摊铺机前方有不少于5辆运料车等候,装料前应将车厢冲洗干净。拌成的底基层混合料尽快运送到摊铺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加以帆布布进行覆盖以减少水分损失。运料车在运输途中,不得随意停歇,以防止夏季运输时间过长,致使水分蒸发

13、。如果运输车辆途中出现故障,须以最短时间排除,当有困难时车内混合料不能在初凝时间内运到工地,必须予以废弃。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始终做好运输路段的协调和管制工作,在关键路口设置引导车辆行驶的标示牌,确保运输车辆能及时,迅速、准确地将混合料运到施工现场。(五)模板安装在施工前,测量队对施工的段落进行测量放样,高程控制完成之后。由调度部派有经验的工人对边线及中线用白灰标出。架设钢模,钢模架设完毕之后,对架设完成的钢模进行测量及高程的复核。数据准确后,方可进行现场摊铺施工。(六)混合料摊铺摊铺底基层之前对验收合格的下承层进行清扫、洒水,处理,确保垫层表面湿润、干净,无污染。摊铺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时,每个

14、作业面采用2台摊铺机进行作业,摊铺时的前后速度、摊铺厚度、松铺系数、路拱坡度、振动频率等一致,摊铺搭接宽度适中,以保证接缝平整,搭接位置宜避开车道的轮迹带,尽量放在行车道中央。在底基层上摊铺基层前,应先将底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后,均匀撒布水泥浆(水泥浆的水泥用量不低于1.0-1.2kg/m2),然后再铺筑基层,以确保底基层与基层紧密结合以及路面基层的整体质量。混合料运到现场后,由专人负责对运料车进行指挥倒车,使其在摊铺机前缓慢停下,防止碰撞摊铺机。料车停在摊铺机前待料和卸料过程中不得使用制动而增加摊铺机的牵引负荷;在向摊铺机料斗内卸料时运输车要大角度、快速掀起,避免粗集料沿车厢下滚而造

15、成离析。摊铺机作业时应连续不间断作业,均匀行驶,速度一般控制在12.5m/min。避免间断作业造成底基层表面产生波浪和施工缝。当拌合站生产能力较低时,通过调整摊铺速度的方法来避免摊铺机出现停机待料的现象。施工路段的纵横坡度及高程由摊铺机感应器沿张紧的钢丝绳自动控制,手工配合调整,并用水准仪进行检验校核。为了确保底基层表面平整度,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对摊铺机熨平板的顺平度进行检查,使之不能下垂和上翘。现场测量人员随时检测摊铺厚度与高程,发生偏差及时调整,确保摊铺高程和纵横坡度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试验检测人员随时检查现场混合料的配合比及水泥剂量并及时反馈到拌和站,现场技术人员随时检查松铺厚度并及时调整。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集料离析现象,这项工作在碾压之前进行,严禁使用薄层贴补的方法找平。在摊铺过程中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应该铲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同时,在摊铺过程中防止产生离析现象和含水量变化过大,尤其高温施工时,应随时注意含水量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为了保证良好、平整的底基层表面,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