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指南大班一日常规教案多篇汇总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582019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指南大班一日常规教案多篇汇总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指南大班一日常规教案多篇汇总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指南大班一日常规教案多篇汇总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指南大班一日常规教案多篇汇总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指南大班一日常规教案多篇汇总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指南大班一日常规教案多篇汇总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指南大班一日常规教案多篇汇总版(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一日常规教案20篇正文(1)大班社会领域教案弟弟妹妹过节好含反思活动目标:1、尝试用自己制作的礼品,和弟弟妹妹一起活动,表达对弟弟妹妹的关心。2、主动与弟妹进行交往,乐意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交流的乐趣。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活动准备:1、每人一份自己制作的礼物,准备表演的歌舞、故事等节目。2、与邻班联系互动事宜。活动过程:1、展示分享幼儿为弟妹做的礼物,并互相欣赏说说。2、讨论如何向别人赠送礼物,练习说祝福的话语。3、带领幼儿有秩序地到小班、中班,鼓励幼儿大方地向弟弟妹妹赠送礼品。(1)主动寻问弟妹的名字。(2)向弟妹介绍自己的礼品并

2、赠送,说祝福话语。4、和弟弟妹妹共欢乐。(1)给弟弟妹妹表演节目。(2)与弟弟妹妹一起玩游戏,如听音乐抢凳子捉迷藏击鼓传花等。5、师幼分享和弟弟妹妹一起过节的乐趣。活动反思这是一个大班和小班的混龄活动。混龄教育对现在独生子女的社会性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独特的、积极的作用,在混龄活动中孩子们大帮小、大教小、小促大,大小幼儿能积极地相互作用,不仅使他们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对其责任感、自信心等方面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整个活动主要采用了游戏体验法、讨论法、谈话法、互动法,各领域内容做到了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在活动的导入部分,我通过谈话和音乐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活

3、动的兴趣,消除不同班级幼儿之间的陌生感为幼儿做一个心理上的铺垫,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活动第二个部分是悄悄话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加深了幼儿相互之间的了解。第三个部分是大带小的游戏实践活动,这也是整个活动的重点。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小互动,我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做了精心设计。例如,在切蔬菜制作蔬菜拼盘的游戏中,提供的材料既考虑到了大班和小班年龄段的目标。也考虑到小班幼儿切黄瓜时遇到的困难及大班幼儿怎么去发现并提供帮助,为大、小的互动提供可能;搭积木和制作心意卡的游戏则考虑到因年龄差异自然引发的示范和模仿小班幼儿虽然缺乏与人交往的技能,但他们却会模仿大班幼儿,这种不经意间的教与学促使大班幼儿充

4、分发挥自己的强项帮助小班幼儿并带动其发展,使他们都超越自己的原有水平,等等。第四个部分是经验分享。怎样引导孩子把自己的行为和感受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使分享活动更具实效,需要教师及时观察、捕捉幼儿在活动中的不同表现,有针对性地请幼儿分享经验并帮助他们提升。在互相夸奖的环节中,孩子们都表现踊跃,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心理上对新朋友的喜欢和认同,体现了一种情感上的交融。第五个部分是集体游戏环节通过幼儿合作游戏,互相加深了感情。本次活动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育目标。我在活动的组织中注重观察、引发大小幼儿之间的互动。但偏多考虑的还是大班幼儿,其实对于小班幼儿说,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也同样

5、值得去挖掘和重视。因为是借班上课,我对孩子们的经验储备不是特别了解,同时大带小的活动也需要一定的经验储备,所以在活动现场孩子们还是有一些陌生感,但是孩子们的发展都是很不错的。(2)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小青蛙含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小青蛙的生长过程,知道小青蛙是怎样长大的。2、知道青蛙是益虫,教育幼儿要保护青蛙。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2、小青蛙成长过程的图片3、小青蛙的头饰4、青蛙捉虫的影片活动过程:一、猜谜导入教师: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有尾。幼儿猜测。二、欣赏图片和

6、幻灯片拿出小青蛙成长过程的图片,让小朋友观看。1、教师:你们看看青蛙小时候跟它妈妈长得一样吗?它们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呢?幼儿回答。2、教师:打乱图片顺序,让幼儿根据它的生长顺序给图片贴上相应的数字或是给所有的图片排列顺序,做得好的幼儿奖励大苹果贴纸。幼儿回答。3、教师:播放幻灯片,让幼儿再次记忆小青蛙的成长过程。三、教育幼儿要保护青蛙1、告诉幼儿青蛙是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保护青蛙,人人有责。2、简单讲解青蛙捕虫的知识,在播放影片加深幼儿记忆。3、讨论:说说自己怎样保护青蛙。四、结束活动1、游戏活动我是小青蛙。老师戴头饰扮青蛙妈妈,带着小朋友们在乐曲伴奏下,蹦跳出教室做小青蛙捉虫子的游戏。教学

7、反思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科学的音乐教育,不仅能学到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故此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预设了三个教学目标: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学唱小青蛙。2、乐意模仿池塘里的小动物,能围绕小青蛙的叫声想象小青蛙的开心事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活动后,及时的对本次活动进了一个反思,总结起有如下几点:1、本次活动的目标制定合理,能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主,从幼儿实际能力出发,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幼儿的能力特点。从活动的完成看,基本能达到预设的三个目标,孩子们都能在学习歌曲的过程

8、中感受到歌唱的快乐。2、教师准备的教具一幅关于荷塘景象的背景图,颜色鲜艳,能很好的把歌曲内容包含在图画里,便于幼儿更快的理解歌词内容,为学唱歌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3、教师能根据幼儿的能力特点将歌曲分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进行欣赏,便于幼儿更好的学唱歌曲。4、教师让幼儿根据音乐自由表演的时候,幼儿的情绪都很高涨,发挥了幼儿的个体性,也是掀起了整个活动的*,但是由于教师没有提醒幼儿注意与同伴之间的间距,导致在表演的时候幼儿出现了一些安全上的隐患。5、在学唱歌曲时,教师在重难点休止符上没有进行强调,导致幼儿在学唱时老是把握不住空拍,表现不了欢快的景象,后教师及时调整,才解决了这个难点。6.由于自身在音

9、乐方面还有所欠缺,所以在教唱时不能用优美的歌声打动孩子,导致部分幼儿兴趣不够浓厚。在音乐的课堂中,每个孩子们都是快乐的小天使,只有老师们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才能让孩子们在音乐的殿堂里更加快乐的成长。(3)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拜访牙医含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牙医的工作,知道牙医是治疗牙齿疾病的医生。2、知道保护牙齿的基本方法。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社会万花筒:牙医阿姨请问你2、与小区内牙医或从事相关工作额人士、家长、卫生单位联系,确定参观地点。3、海报纸、儿童记录本、彩色笔。活动过程:一、与同伴分

10、享自己到医院看牙医的经验。1、你到医院看过牙齿吗?为什么要去见牙医?2、在牙医诊所见到了什么?3、牙医是怎么检查牙齿的?4、你见过哪些看牙的工具?猜猜看它们有什么作用?5、你有什么疑问?二、讨论即将到医院拜访牙医时想问的问题。1、教师协助幼儿将问题记录在海报上。2、告诉幼儿参观牙医诊所时的安全及礼貌,不要乱动牙医叔叔或阿姨的看诊工具。三、参观牙医诊所。1、请牙医介绍各种看牙的工具,说明其功能,并请牙医介绍保健牙齿的方法。2、鼓励幼儿依之前讨论的问题提问,请牙医回答幼儿的问题,并记录下。(也可以请幼儿当场让牙医进行检查,用现场示范的形式回答幼儿提问。)四、回园后分享参观心得,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

11、并看看疑问是否得到了解答。活动反思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通过此次活动,幼儿知道了刷牙的作用和构造,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了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达到了本节课的活动目标。考虑到卫生的原因,在课堂上我并没有让幼儿直接用牙刷刷牙,而是和幼儿一起利用手指做动作模拟刷牙的方法,虽然形式不同但教学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整个课堂上幼儿表现积极踊跃,能够认真准确的回答我的问题。我想如果在讲授牙齿不一样作用这一环节中能够再细致再全面些,课堂效果会更好。(4)大班社会

12、活动教案中国的钱币含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钱币在生活中的用处,知道中国钱币的演变历史。2、探究人民币图案的设计意义,增强爱护钱币的意识。3、通过游戏体验,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金钱观。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活动重点:了解钱币在生活中的用处,知道中国钱币的演变历史。活动难点:探究人民币图案的设计意义,增强爱护钱币的意识。活动准备:钱币图片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人民币,自由讨论它的用途。2、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钱?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钱?二、出示挂图,介绍中国的古钱币。1、认识中国的各种古钱币。挂图上的钱币你们见过吗?猜一猜哪种钱币是最早出现

13、的?2、教师总结:最早出现的钱币是贝币,然后是各种形状的金属币,接着秦始皇将这些金属币统一成了圆形方孔铜钱。后,一些大的金额用白银和黄金代替。在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三、认识人民币。1、我们现在用的是我国第五套人民币,谁说一说这些纸币和硬币上的图案分别是什么?2、幼儿分组观察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图案,并进行集体分享交流。3、教师总结:人民币图案的意义。活动反思: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

14、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习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

15、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再次反思,发现根源可能在以下几方面:1、教材与生活的脱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或练习题中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有关5套人民币的知识,可是只是匆匆认识,毕竟不是孩子们每天所见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旧版人民币的图时大多学生不认识,尤其是现在几乎不用的2元钱。还有孩子们年龄小,平时接触人民币机会少,他们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可能只限于收几百元压岁钱,绝大部分还是家长保管,平时家长很少让孩子自己去买物品,偶尔买的也多限于一两元的小东西,接触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几乎很少接触,所以他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难度,更不用说兑换人民币和买卖物品的计算,他们掌握起更困难。2、学具的缺乏使得学习成为纸上谈兵:考虑种种因素,害怕让学生带人民币带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没有让孩子们带学具,致使学习这部分知识成了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操作,完全是靠想象完成,效果当然不理想。(5)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认标志讲安全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在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