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5816814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体会(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体会(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体会(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体会(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体会(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体会(精选多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精选多篇)第一篇: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实施情况分析:区域活动是适宜幼儿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区 域活动中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 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然而,区域活动是否发挥了它的应有作用 关键在于材料,材料是幼儿参与活动的物质基础。在区域活动中材料 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 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还要保证达到教育目标。作为幼教工作者,应怎样科学的投放区域活动材料,以满足 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呢?通过平日的观察和实践我们认为应从以 下几方面入手:一、材料的层次性:一方面可根据幼儿能力的不

2、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 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幼儿发展的水平,如果只是投放了同一层次的材料,只考虑大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这样就会阻碍了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从材料的加工程度来讲,可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如美工区内,教师可为幼 儿提供蛋壳、制作不倒翁的沙子、石蜡、装饰制作好的不倒翁,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操作探索,更大程度地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二、材料投放要有目标性和针对性。(一)区域活动是在主题目 标的指导下,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的系列活动。因此,材料投 放应具有目标性,要根据近期的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

3、需求及时投放 活动材料。(二)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 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同样是结构区, 结合小班幼儿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和小肌肉群不够发达的生理特点, 可为他们提供体积大、重量轻、便于取放、类别相同的建构材料。而 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在提供建构材料时,则要注重多样 性和精密性,以满足他们的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下一步的思考投放区域的材料要有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 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探究是儿童在动脑思考基础上 的动手操作,是儿童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

4、交织进行的活动。不能让幼 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活动,不能被看作是探究活动。在材料的 提供上,应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因为只有具有探究性的活动材料 才能真正的引起幼儿的兴趣,使活动具有持久性,也才能起到发展幼 儿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的作用。可供分享的经验有效的挖掘周围可利用的资源,使材料为我所 用。很多教师为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挖空心思,哪有那么多材料?其 实,不是没有材料,而是我们不善于发现,周围有很多我们可以拿来 做材料的东西。要想充分的利用周围的现成材料,首先要引导幼儿学 会积累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原来他们平时用后的饮料瓶、饼干 盒等等都是可以拿到区域来做材料的,这就让幼儿想到了去收集这

5、些 材料,活动区的材料不就充实了吗?不过对这些材料一定要进行严格 消毒。第二,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像豆子、玉米粒、还有花 生壳、小石子等都可用来作为区域活动的材料。只要善于发现、善于 利用,很多材料都可以投放到区域中的。教师要善于观察,在与幼儿 共同的活动中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不断丰富、调整材 料,才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发展。尚待努力的地方:材料的动态性: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 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能力的不断提高及时的调整、补充材料。如教 师发现前阶段备受幼儿喜爱的表演区无人问津了,通过对幼儿区域活 动的观察和了解,发现表演区里的头饰、道具因投放时间长,有些已 不能满足幼

6、儿表演的需求。如果现有材料已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了, 幼儿对活动就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及时观察发现活动区材 料是否对幼儿当时的活动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以便作出调整或更换材 料的决定。材料的动态性还体现在各平行班之间的互动上,各班教师 应及时沟通、交流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做到材料的互补,资源共 享,让材料真正地为幼儿活动服务。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2):本学期我班开展的区域活动是根据孩子的喜爱及年龄特点来投放 的材料。整个活动开展后,孩子们都在各自的区域中活动。美工区 “剪纸”的孩子个个认认真真的在使用剪刀;生活区“穿珠子”的孩 子,根据大小不同的珠孔来穿插;益智区孩子们有模有样为小动物搭 起

7、了房子,建起了高桥,益智区“拼图”与“图形排数”的孩子很认 真的游戏;而“语言区”的孩子呆呆的坐在那,手里翻阅着图书却看 着别的区的孩子,刚开始还有点兴趣,操作完了就没劲了,为什么会 这样呢?投放的材料都是我们精心准备的,同样的投放材料,为什么 会差那么多?我发现美工区“剪纸”生活区“穿珠子”,孩子们只要通过一定 的努力就可以看到成果的,在这整个过程中,幼儿没有失败的压力, 所得到是浓浓的成就感,这让他们很高兴。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很 棒,自己又进步了,自信心在不断地增强,所以参与的的很积极。而 语言区“阅读读书”只有同一种选择,操作结束后当然就失去了兴 趣。教师投放的材料如果是可操作性强的

8、,只要付出一定努力就可以看 到成果的,就会受到孩子们的大力欢迎,如果是需要他们等待的东西,而 且可操作性不强,他们就不感兴趣。接着我们在“语言区”投放了许多的材料,如:动物手偶、图片排序、看图讲述等等。这样孩子对新材料也有一定的兴趣,开始喜欢带着手偶创编故事等。材料的投放很重要,而区域材料也能做为班级活动的延伸,及时 地把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 继续进行相关的探索与操作活动。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活动开 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通过努力,我班的区域活动开展很顺利,孩子的游戏水平也有所 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超市

9、中,孩子交往性的语 言还欠缺;在表演区域中,我们准备的道具还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 要,因此,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们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 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第二篇: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专题 9 幼儿园区域活动心得我通过这次国培学习,对区域活动有 了更深刻的认识,从区域地点的选择、区域的设置的设置、材料的提供、教师的指导等方面都有不少的收获,尤其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功能,为更好的在工作中开展区域活动有很大帮助,下 面就谈一谈参加这次研修的心得。1、幼儿园的活动区是创设幼儿互助的学习环境。幼儿在活动区中

10、不断通过游戏和操作,起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一个场所,对幼儿的 各项能力非常有利。2、提供个别化学习的机会。幼儿园的集体教学,尽管尽量注重了 幼儿的个体差异,但还是不能完全满足幼儿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幼儿 园的区域活动正是很好的幼儿个性化展示的空间。3、实现一日生活的教育。丰富多彩的区域设置,使幼儿能接受多 角度的知识探索,通过提供有利的区域材料,模拟实现的生活和社会 活动,使幼儿不断增强知识,丰富生活经验。4、保证静态和动态的平衡课程。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的设置标准中 要求,活动区的设置一定有动静交替。幼儿与在选择活动区时,教师 就可以适时指导幼儿,要动静交替的选择,使幼儿的活动平衡。这些是我在区域

11、活动上研修获得的体会,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 续努力,让区域活动开办得更加完善,让幼儿得到体、智、德、美全 面发展的教育。第三篇: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有哪些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有哪些?区域活动的设置应涵盖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个方面,满足幼儿各项活动的需要。一般有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美工区、音乐区、益智区、角色游戏区、木工区、建构区、阅读区等;2. 活动区的种类、大小要依据实际空间、幼儿人数、年龄段等条件进行设置。每个活动区应有划定的范围、规定的人数及活动的规 则;3. 活动区材料的摆放应是开放式的,能供幼儿自由选择和取放;4. 活动区材料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发展需要以及活动的内容进行 投放,应具有启发

12、性、针对性、操作性;5. 注意动、静不同区域的合理分隔,软硬环境的搭配,尽量避免 相互干扰;6. 活动区应根据活动的需要灵活地创设与调整。若幼儿园环境与 条件受到限制,可以一区多功能,分时段轮流开放。或用可移动的材 料柜,随机创设。天气晴朗时也可把一些活动区移到户外去;7. 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及时创设反映科学技术最新发展的、开发智能的游戏以及适合儿童能力发(请你关注)展的有益区域;8. 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9. 开发幼儿自身的潜力,尊重幼儿自己建构的想法;10. 一些活动区应体现活动形式的竞争性。第四篇: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学习时间:2014年 12 月 18 日

13、学习地点:笑笑班主讲人:王淑杰学习内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的意义与价值随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价值和功能日益凸显,许多幼儿园打破传 统的空间布局,为幼儿设置各种活动区,给幼儿的主动发展提供了机 会和可能。活动区域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活动区域创设的重要目 的是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便于幼儿操作和大胆探索的环境,以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创设区域,使区域 环境更富有新意,更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呢?经过实践和尝试,有如 下的感悟。一、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一)什么是区域活动区域活动幼儿最快乐的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 展的水,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

14、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 意愿和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中,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 自主学习的活动,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相互作用的活动得以全面 发展。区域活动的种类:科学发现区、益智操作区等七个区域(二)区域活动的形式区域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集体活动、分组活动、自选活 动、自由活动、主题活动、联合活动。集体活动是将活动区活动看作是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的途径之 一,如:需要全体幼儿学习某一知识、技能时,根据活动目标,在一 个或多个相关区域中投放恰当的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活动 来感知内容,获得经验。分组活动是将活动区视为对幼儿进行分组教学的场所。它主要适 用于一是在发展智能方面,帮

15、助部分幼儿获得某一知识、技能时,在 相关的活动区域,对那些有特殊需要1的幼儿作必要的辅导。二是活动区活动的开始阶段,为保证每位 幼儿都能熟悉各区的内容、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三是教学材料不 够,做不到人手一份。自选活动的特点是在人为创设的“自然情景中进行的活动。主要 适用于活动区活动成熟阶段,幼儿对于各区的材料、玩法等都已较熟 悉。自由活动的特点是活动的过程是幼儿主体内在动机完全得以激发 的过程,幼儿进行的是“自发学习”,他们更积极地与环境发生交互 作用。它和自选活动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区域的提出、内容的选择 材料的添置等过程,处处体现随机性和幼儿的主动参与性,教师的教 育意图在活动中不断地调

16、整,灵活地实现。它主要适应于活动区活动 的高级阶段。再就是一些特定的活动区域,如:角色区(娃娃家、百 货商店等)。主题活动的特点是各区域的活动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内容的选 择、材料的投放为实现主题目标服务。适应范围是教育内容需要多种 活动形式配合才能完成,以加深印象,促进幼儿理解。(三)为什么要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幼儿园区域活动是近年来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得到广泛实践的一种 幼儿教育形式,它通过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材料,促进幼儿 主动活动、自主选择、相互交流和持续探索,达到促进素质全面提高 的目的。其主要特征包括幼儿活动的特征和教师活动的特征两大方 面。1、幼儿活动的特征。a、促进幼儿主动活动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 是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使孩子被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