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马说复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800768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马说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9马说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9马说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9马说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9马说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马说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马说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 说 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 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祗 (只,只是) 辱于奴隶人 (仆役) 之 手, 骈 (两马并驾) 死于 槽(喂牲口 用的食器) 枥 (马棚) 之间,不以千 里称也。马之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千 里者,一食或 (有时) 尽粟一 石 (十 斗为石)。食 (通“饲”,喂养) 马 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 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 不外见 (同“现”,显现) ,且欲与 常马等不可得 (能,表示客观条件允 许) ,安求其能千里也?策(马鞭子,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之不以其道 (正确的方法) ,食之不 能尽其材 (同“才”,此指行千里的

2、 才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马 鞭子) 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 (难道,表反问语气) 真无马邪?其 (大概,表推测语气) 真不 知马也。【素材运用】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善待人才,才 尽其用2.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情景默写】1. 韩 愈 在 马 说 中 以 “ , ”描绘了 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情形, 这也是它不 能获得千里马称号原因, 表现了有才之 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2. 马 说 中 韩 愈 以 “ , ” 两句写千里马在饲养方面的要求, 这也 是让它尽其才的基本条件。3.韩愈在马说中针对千里马所受 委 屈 , 以“ , ”两 句为马鸣不平,以反问句强调难以要求

3、其它日行千里。4.韩愈在马说批评食马者对待千 里 马 的 恶 劣 做 法 , 其 中 “ , ”两 句批评有人鞭策马不按照正确的驾驭方法,喂养它也不能充分施展出它的才 能。5.韩愈在马说中针对马所受的不 公正待遇和有人的错误认识,发出了 “ , ”的悲叹, 为马而鸣不平。6.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 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以 联想到马说中“ _ , _ ”。7. 韩愈的马说中的主旨句是: “_ ?_ ”。【答案】1.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 间。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 才。5.其真无马邪

4、,其真不知马也。6.千里马常有 7.其真无马邪【文本赏析】而伯乐不常有 其真不知马也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是一篇 托物寓意的散文。文章借伯乐和千里 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 “食马者” ,将人才比作 “千里马” , 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罪行, 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进 而指出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重要作用。文章托物言志,条理清晰。全文不 过一百五十余字,却结构严谨,论证 严密,语言简洁洗练。细细数来,文 章连用十一个“不”字,却带给我们 许多启示,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启示一:叹无人识才对千里马来说,如果不能把它从普 通的马中识别出来,它的特长就发挥 不出来,那就等于没有千里马。所

5、以 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世有伯乐,然 后有千里马。”然后一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全文的主 旨。千里马常有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伯乐不常有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没有“伯乐”,千里马“常有”也就 等于没有。那些不识好马的养马人, 即使面对千里马,也只能让它们遭受 屈辱,直到相继死在马厩里,“不以 千里称也”。两个“不”字道出了千 里马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让人 感到遗憾、惋惜。启示二:悲无力使才一般的马有一般马的喂养方法,千 里马有千里马特别的食量。“食马人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那些不识马 的喂马人按照一般马的喂养食量去喂 养千里马,千里马“食不饱, 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 ,“

6、与常马等不可得” , 怎么能让它去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呢? 五个“不”字道出了被埋没的千里马 的满腹委屈,对“食马者”的无知发 也了强烈的谴责。启示三:愤庸人误才那些不识马的昏庸者“策之不以其 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 其意”。那些食马者不懂得千里马的 习性,不会驱使,不会喂养,更不懂 得千里马的语言。反过来,还对着受 尽了屈辱的千里马说“天下无马”, 真是“有眼不识泰山”,真是愚昧、 无知!作者写到这里,满腔的悲愤自 然地化成了一句“其真不知马也”, 对食马者的罪行表示愤恨,对马的悲 惨遭遇深表同情。四个“不”字将作 者的感情逐渐推向高潮,表现了作者 对封建统治者的愚昧可笑的辛辣讽刺。纵观全文,十一个“不”字淋漓尽 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控诉之情。韩愈位 列“唐宋八大家” 之首,短短一篇马 说,大家风范尽收眼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