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656854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文综 历史试题1,在江西南昌发掘一座汉墓,因出土文物数量多,所含信息量大,倍受关注。如下出土文物和结论之间相符的是13唐开元四年(7),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用灭蝗措施。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阐明了当时 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B.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崩溃C.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 D.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14.“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是国内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通过表达地球在轨道上运营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刻划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两千近年来,它在安排和指

2、引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对此理解对的的是增进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体现了国内科学实用性特点有一定的宗教迷信的色彩增进了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A. B.C.5有学者觉得,晚清西学东渐可以分为四个历史阶段:181842年;184216年;18619;1019。下列西学传播的特点属于第三阶段的是.传播于沿海的通商口岸B系统简介西方社会政治理论 C开始译介西方史地书籍D.开始简介近代西方各国律例16下列各项属于孙中山在民国初年提出的主张的是A.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B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肯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C.文明之福祉,国民

3、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我辈须竭力振兴实业,讲求民生主义,使我五大族人民,共濬富源。7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评价为“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某些学者觉得这次大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这次会议完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摸索B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大纲 C.摸索出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的道路D.确立了武装对抗国民党的总方针18.毛泽东曾致函傅作义:“先生北方领袖,爱国宁肯后人?保卫绥远,保卫西北,保卫华北,先生之责,亦红军及全国人民之责也。今之大计,退则亡,抗则存;自相煎则亡,举国奋战则存。”符合该函件思想的是 A国共合伙,推翻北洋军阀

4、B团结一致,抵御外敌侵略C.灵活作战,坚持敌后抗战 .接受改编,和平解放北平19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状况的结论是A.追求高速度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三年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巨大破坏压缩投资以实现国民经济调节D.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基本完毕0英国利物浦(见图6)在13世纪初期是从事农业和渔业的人口汇集地,是一种公认的“小渔村”,在中世纪晚期仅与爱尔兰有少量的商业往来。1世纪中期,利物浦成为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港口都市。在此期间,增进利物浦都市发展的因素有新航路开辟后处在商路中心“商业革命”提供了发展契机从事跨大西洋的“三角贸易”工业革命加快了都市化进程A.B.C.D.2

5、1有同窗准时序整顿了19世纪下半叶部分国家的重要文献(见图7)。图中的空白处应填写的是A.法国民法典 B钦定宪法大纲C德意志帝国宪法 D.土耳其共和国宪法1.有同窗准时序整顿了19世纪下半叶部分国家的重要文献(见图7)。图中的空白处应填写的是A法国民法典 B.钦定宪法大纲C.德意志帝国宪法 D.土耳其共和国宪法2西方学者觉得,在达尔文之前,生物学的重要研究者是业余爱好者和神职人员,研究重要局限于物种的划分。达尔文和进化论的奉献,就像牛顿对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奉献同样,将有机生命从宗教制度中解放出来。“目前,上帝只是一种旁观者人类的思想和发明愈发重要了。”据材料判断,达尔文和进化论的奉献是 A.否认

6、了教会有关生命来源的学说 B.增进了物理学和天文学发展C打破了教会对生物学研究的垄断 确立了理性主义的思想观念23194年2月2日,美国驻苏联外交官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了一封电文,指出:“美国必须在政治舞台上把苏联当作对手,而不是伙伴”,苏联“对理智的逻辑性无动于衷,但对武力的逻辑十分敏感”。因此,美国若拥有足够的实力,并表白准备使用实力时,几乎用不着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这一文献 A使二战后美苏关系由战时盟友转为对手 B形成了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政治格局C主张美国用战争手段与苏联全面对抗 D为美国的“冷战”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37.(32分)礼制和礼仪因地区文化的不同而有别,礼制和礼仪随着社

7、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并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碰撞和融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时期家族组织与国家政权组织合而为一,形成宗法级别制国家。古希腊罗马的家族组织被打碎,建立了纯正的地区国家。这影响了东西方治国模式的不同。西周崇尚礼制,礼涵括了典章制度、礼节典礼、道德规范三个方面,以制度层面为主,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规范。西周的礼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使人们开始突破狭小的部族组织的局限,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它使一种来源多样、由不同族群构成的王朝具有了心理上与文化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罗马法的发展反映了罗马人依法治国的观念和罗马人崇尚法治的意识。罗马法在治理国家和协调

8、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摘编自王和历史的轨迹:基于夏商周三代的考察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阐明古代中国和古代欧洲不同的治国模式。分析这两种治国模式形成的背景和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分)材料二近代以来,西方的礼仪逐渐变得简朴、随便而自由。基督教的礼节和教仪对西方的礼仪有重大影响。马丁路德觉得信徒们可以通过祈祷直接与上帝沟通,不必基督教原有的繁琐典礼,使西方人的宗教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启蒙运动使罗马教廷又遭重创,人们的宗教观念从此不再像此前那样神圣而庄严了。如果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自身还不能使新教徒彻底挣脱那些繁琐礼节影响的话,那么启蒙运动则深深地触动了人们信奉的灵魂,极大的简化了宗

9、教典礼,并且也影响到老式的天主教徒。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使基督徒更为世俗化、商业化。、20世纪以来西方的宗教礼仪逐渐变得简朴而自由化了。西方宗教典礼的变化还反映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典礼的简化和自由也使基督教对西方人精神世界的统治逐渐松弛。摘编自高福进礼仪及西方礼仪:变迁与前景(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社会礼仪变迁的趋势,分析其因素和影响。(10分)材料三 近代此前,中国无论是疆土的广袤,物产的丰盈,社会制度的昌明,经济水平的先进,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都是周边其她民族难以相比的。于是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先进政治、经济、文化的辐射圈,增进了东亚民族的进步。许多国家的

10、君王使臣“慕中华而王歆化久矣”,“奉跽鼓舞(跪拜舞蹈),顺附如归,咸仰天而拜曰:何幸中国圣人之教沾及于我”,“仰慕中国衣冠礼仪,乞带冠还国”。这种状况,必然促使中国的统治者和士大夫逐渐形成天朝大国、唯我独尊的心理。当时流行的华夷观念觉得华与夷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华夏具有完备发达的礼义,而夷狄则没有礼义廉耻等观念。鸦片战争后来,英、法、美、俄等国,不断向清廷提出觐见清帝的规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来,特别是1873年月同治帝亲政后,西方各国驻华公使以公使团的名义,再次强烈规定觐见清帝。清政府起初婉拒,后又以各国公使觐见须以三跪九叩之礼难之。通过三四个月之久的反复交涉,最后清廷终于批准外国公使可以不

11、行三跪九叩之礼。摘编自王开玺晚清政治新论(3)以中国对外交往以及有关的礼仪变化为视角,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分)规定:提取信息充足;总结和归纳精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0、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关系不断得到发展,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始于0世纪50年代,它是中非双方在20世纪为追求国家复兴与民族自强而在外交领域所作努力的一部分。96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提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应当建立在互不干涉内政、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基本上。20世纪0年代,中国在体现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关系时,越来越多地使用“合伙”而不是“援助”一词,把以往简朴的

12、援助方式,提高为双方在互惠互利基本上富于成效的技术经济合伙,从而使中非关系成为推动中非双方实现各自经济发展与现代化的动力。以来,中非关系的提高不仅表目前政治与外交层面,经贸合伙更成为新世纪中非关系发展的核心动力,贸易总额跳跃性增长,中国政府积极支持中国公司投资非洲,以投资带动贸易成为中非经济合伙的新特点。摘编自王逸舟中国对外关系转型三十年(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时期,完毕下列表格。(0分).运河为其流经地区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位于运河北段的通州已经成为北京行政副中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流经山东境内的运河会通河段疏浚通航,徽商迅速在运河的这一区域开拓市场。此后,晋商进

13、入该区域。徽商晋商在运河区域的活动,刺激了本地人的经商热情,她们也结成商帮来往于运河各地。昔日埋头经史的儒生们也纷纷降尊纡贵,加入到经商行列。运河通过的区域是老式的农业区。明代此前,这里民好稼穑,俗尚淳厚。运河畅通后来,社会风尚习俗为之大变。万历藤县志记载:当时藤县民众“闾阎服饰,恣所美好,益僭滥”,“男子冠巾丝履,妇女珠翠金宝罗纨,但有财尽能索耳。此皆五十年前所无也。”乾隆临清州志记载临清风气是“士女嬉游,故户列珠玑,家称歌舞,饮食燕乐,极耳目之欢,”“仆亦绮罗,婢皆翡翠,陈歌设舞,不必缙绅。”时人叹息说“风俗自淳而趋于薄也,犹江河之走下,而不可返也。”摘编自李泉中国运河文化及其特点(1)根

14、据材料一,概括运河通航给本地社会带来的变化。你如何看待时人对这一变化的评价?(10分)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参照答案及评分原则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分)1131451181921222CABDBBCA 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2分)3. (3分) (1) (10分)治国模式:西周采用以礼治国的方式,古代欧洲则是以法治国。(2分)背景:西周的治国模式是由于国家政权组织中家族血缘关系占据核心地位;(2分)古代欧洲则在政治中清除家族血缘关系,为以法治国铺平道路。(2分)积极意义:西周的礼制促成了古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认同,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重要影响;(2分)古代欧洲的法律制度推动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西方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2分) (2) (0分)变迁趋势:礼仪逐渐简朴化、自由化。(2分)因素:宗教改革简化了宗教典礼;启蒙运动倡导理性,冲击了宗教信奉;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自由和平等;工业革命变化了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分)影响:打破神学的思想束缚;增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和适应了欧洲社会的现代化。(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3) (2分)评分原则:第一等(分)观点明确;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足运用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逻辑严密,论述充足,体现清晰。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