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制度及考核制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655876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研修制度及考核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校本研修制度及考核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校本研修制度及考核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校本研修制度及考核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校本研修制度及考核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研修制度及考核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研修制度及考核制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牌楼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制度一、树立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搞好课堂 教学的关键在校本教研的意识。二、每周的周四为本校校本研修日。特殊情况顺延至第二天,切实保 证学习时间。三、研修具体内容应注重课改案例分析,提出不同意见,加强思想统 一,予以推广,对教师进行评定时,给予客观总结,再作课,再评定,加 以推广。四、研修方式要多样,研修本学科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 学研互补,边实践边提升。1、基本模式: “自学反思实践”。不断创新,学习,实践。2、内容重点: “一德三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五、研修要以现行教材为主,集体学习加上自主学习,倡导研修具有 实效

2、性。按照“问题计划行动观察评价”的基本程序,开展行动研 究,切实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六、建立健全研修点名制度,不准无故不参加研修,有事请假后要补 上,不得空白。七、校本研修的督查制度:1、考勤:学校、团队安排的集体研修活动的出勤与学校满勤奖制度 挂钩。2、考核:平时研修检查得分( 60),年末研修评价得分( 40)3、奖惩:专用金费用于校本研修的指导、督查、评估及 “学习型教师表彰。惩罚按研修及学校教学相关制度进行。考核结果与教师考评挂钩牌楼中心小学小学校本研修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教育科研能 力、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开展教学方

3、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深 入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基 本功过硬的教师队伍,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二、工作目标积极探索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工作模式,努力开创学校教师培 训工作新格局。加强业务培训,培养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 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加 强师德建设,加强行风建设,培养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三、具体工作1、抓好普通话运用工作,以教体局组织的教师普通话测试为契机,促 进教师的普通话使用工作。2、做好教师专业知识测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学校健康快 速发展。3、做好导学法的引导

4、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以学校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为契机 , 加强教师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培训5、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业务跟踪管理,积极鼓励青年教师争当名师、教学骨干。6、继续抓好高学历培训,鼓励教师参加高级学历进修,充分做好宣传 发动工作。四、工作措施一、切实做好教师普通话使用工作组织评比竞赛活动:组织普通话骨干教师上好一堂公开课。让每位普 通话骨干教师学以致用,把集中培训的结果展示给教师和同学们,让师生 深受启发,引导全体师生自觉讲好普通话。组织师生朗诵比赛。让学生真 正参与进来,规范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为将来走出学校,踏入社会奠定坚 实的基础。集中培训后的由分管的骨干教师指导,在

5、本级段上一节公开课, 展示自己的普通话使用水平。营造普通话使用氛围。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 和分散培训结束,全体师生不仅能讲普通话 , 而且要讲好普通话,使普通话 成为学学校的校园语言。保障措施 : 学校成立以赵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开 展活动,领导、布置、监督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的全过程,实施过程管理。 具体操作的小组成员要加强管理,认真辅导,测试合格率低的年级或教研 组由各年级组组长和各教研组组长承担相应责任。加大本次活动的资金投 入。学校对本次活动非常重视,积极鼓励支持活动的开展,不管是骨干教 师的培训,还是展示课,所有经费全额报销。加大教师使用普通话的激励 机制。在教学评价中,

6、加大课堂上使用普通话的分值,鼓励教师使用普通 话,并在年终评优树先中优先考虑普通话水平较高的教师,使我校推广使 用普通话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二、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测试 , 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依据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测试活动的活动, 学校立足 本校实际,计划用两年的时间,通过教师学习、运用专业知识,引导和培 养广大教师读书学习的习惯,增强其钻研业务知识技能和提高自身综合素 质的意识,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断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认真学习: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材知识,每次学科测试的单 元试卷、抽考测试卷,学校都要求教师保存在学校规定的电脑文件夹中, 供

7、全校教师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教师遇到的知识方面的问题,全组教师 共同商讨,集体研究,不断提高。组织测试:按照教体局要求,本学期开学前,学校将组织申报小学理 综学科考试的教师参加测试,届时学校将按照要求,统一组织,周密部署, 切实保证测试工作的真实有效。保障措施:学校为全体教师提供集中的学习研讨时间,为全校教师提 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促使教师不断成长;为教师购买各种书籍和教辅 资料供教师学习研究。三、全面推进“导学法”的实践应用工作“导学法”的基本思想是不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组织引导学 生自学知识,教师的职能由“授”改为“导”,学生由“接受”转变为“自 学”,它淡化了教师的授课过程,强化

8、了学生的自学,教师的引导,与我 们当前倡导推进的新课改试验研究有着深刻的联系,本学期我们将在课堂 教学方面深入渗透“导学法”的思想精髓。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课:要求骨干教师做公开示范课的优秀教师、年龄在 45 岁以上的老教师、教研组长等教师结合上学年给自己定位的教学特 色,和积累的经验,借助教研组的名优骨干教师特色展示课、教研组长引导课、周公开课活动展示给同学科教师,由同学科教师对其特色给予评价 和建议,其教学法必须渗透“导学法”思想精髓,以引领其他教师不断不 断向深入研究。青年教师层面的汇报展示课:要求教学经验不足,尤其是近一两年新 调入的教师,要从认认真真地学习“导学法”理论,特别注意实践应

9、用, 用好教案,踏踏实实地上好一节课, 最大限度地发挥 40 分钟课堂效率做起, 尽快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导学法”的课例研究:学校要求教师要立足课堂,结合“导学法” 理论和实践应用,进行课例研究,促进教师进一步理解“导学法”,转变 教学行为促进同事互动,学校将结集出版有关学科的相关教学设计,以便 使成功案例及时推广。加强同事互动,提高教学水平。保障措施:本学期,学科教师要上好课题研究课,学科组上好校级研 究课。各个教研组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充分发挥“教研”职能,通 过“共享式的集体备课”、“探究式的课堂实践”和“专题式的学习讨论” 等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组内的教学研讨活动要做到“三个

10、结合”:个体 钻研与集体备课结合,个体实践与集体评课结合,个体反思与集体研讨结 合,努力提高教学研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加强管理,做好校本研修及师资培训工作1、积极推进师训工作的层级管理。校级决策层(校长为第一责任人, 把握师训工作的全面);培训执行层(教导处组织和开展教师培训、校本 研修活动,提高研修水平)。2、 深化校本研修,创设特色教研组。协助教导处对教研组实施有效 的管理,在教研活动中充分发挥组长和组员两支队伍的作用,确保组长认 真组织,组员全力参与。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突出“研”字,围绕教研 组的中心课题开展系列研讨活动。3、创建立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组织。本学期要求教师人人读好一

11、 本书,并在其它资料上摘录有价值的文献片段,注明出处,学校组织教师 间互相交流学习,营造一个人人搞课题研究、人人写论文的良好格局,规 定每位教师要上交一篇科研论文。4、举行各种赛课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开展“人人一堂好课”的教学展示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要求教师具备全新的知识储备,做好知识的传播者和能力的培养者。 新进教师举行“亮相课”。我校新调入教师 2位,每位教师都有自 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特色,学校将以“亮相课”的形式指导新教师做展示 课,同时也可以使这部分教师把各自学校的先进经验带进来,互相学习。5、继续加强培训工作。结合新课程改革,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扎实有

12、效的教研活动。搞好各科教师的学科培训,增强教师重新学 习、反思调控的自觉性,缩短教师理念与行为相脱节的现象,鼓励教师大 胆探索,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以品牌学科、先进教研组、教坛新秀评 比活动为载体,组织各项评比竞赛活动,促进教师的参与和提高,培养年 轻教师。每位教师要上好一堂公开课,写好一个教学反思,制作一只多媒 体教学课件,并以此作为对教师教学能力、实践的考核依据。6、搭建学习交流的“反思案例推介”平台 写反思案例是教师自我成长和提升的捷径。 撰写反思和案例已经成了我校教师的自学行为。如今我们已不再满足于教师的个人反思,而是通过 为老师搭建展示交流反思案例的平台,使他们有机会浏览学习别人的

13、经验 和做法。本期我们将向全体教师推出“优秀反思案例推介”活动。学校教 导处定期把老师们撰写的优秀反思和案例装订成册,印刷分发到各个教研 组各个教师的手中,要求全体教师定时学习交流、观摩浏览,并写出学习 体会,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利用教研时间开展了学后交流活动。要 知道从书本上得来的做法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强,从杂志上学到的别人的 方法与自己的实际不结合,只有身边的与自己身处一校的同伴们身上的经 验最实用。7、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全面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我们要 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校本培训,打造一支观念新、教艺精、底 蕴厚、发展快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强化校本培训力度,根据教师实际

14、需要 进行“分层培训、分类指导、逐步提高”。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课 程师资培训为重点,把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培训继续作为本学期校 本培训的核心工作来抓。围绕新课程标准,组织全体教师完成好培训 任务:摘录有关理论;点评一个案例;撰写一个案例;设计实践一堂教研 课。8、内部挖潜,做好名师带动工程。安排好本学期“师徒活动周”的 内容,启用校内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 师资力量,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让他们承担校本培训任务,既可开展 讲座传授课堂教学经验,也可通过示范课展示教学技能,切实让青年教师 从中受益。9、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校本培训要加强层级管理,就是各个管理

15、 层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校本培训管理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校级决策 层,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把握校本培训的方向;二是培训执行层,师训的 主要职责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组织和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并通过管理扩 大参与面,提高培训水平。三是教研组基础层, 教研组长主要职责是:动 员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培训,主持以组为单位的教科研活动。10、教师培训工作与教师职称评定和年度考核紧密挂钩。每为位教师 的年度考评工作涵盖教师培训学习的情况,根据在各级组织的培训学习中 的表现和成绩给予不同积分,以激励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进修培训。五、加强课题实验工作,规范教育科研常规管理本学期,我们组织教师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深入

16、学习、实践新 课程理念,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积极开展各项研究实验,从每个学科、 每位教师、每一节课入手,将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 节。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学习讨论,制订方案。学期初,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学校在开学 前组织教师集中讨论学习科研理论,提高对科研工作的认识,了解科研的 内涵;在理解科研工作界定的基础上,学校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会上要求 各教研组长要积极投入,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各组展开大讨论,对教育教 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和教研组的成员们进行交流,把教学实践中所遇 到的重大实践问题转化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拟订实验方案,报送教导处登 记。搜集资料。各组科研课题确定后,学校要求各组搜集、学习、整理相 关的文献,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各教研组依据所选课题制 订本组的校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