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持续社区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研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5571005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0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可持续社区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城市可持续社区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城市可持续社区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城市可持续社区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城市可持续社区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可持续社区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可持续社区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研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可持续社区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研究以北京为例Developing Model and Appraisal Indicators of Urban Sustainable CommunityCase Study of Beijing环境学院2000级城市规划专业 方琬丽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Urban planning, Fangwanli摘要Abstract摘要:本研究从社区和可持续发展的经典理论出发,寻找可持续发展与社区建设的结合方式,对比了可持续社区可能存在的尺度,确定将微观社区作为开展可持续实践的基本单位。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对社区进行了分类,

2、结合国内外可持续社区建设的实践拟订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地的调研,是对理论研究成果的检验与反馈,同时也试图用一种自下而上的视角解读城市可持续社区的发展模式。Abstract: This research started from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sustainable community, seeking the combining wa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construction. By comparing the potential scales of sustainable c

3、ommunity, it selected the micro-community as the basic unit of sustainable practice. Then it classified the communities and drew out appraisal indicator system concerning the practice of sustainable community both out and at home. Investigation was taken on spot based on the preceding work, in order

4、 to provide inspection and feedback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o unscramble the developing model of urban sustainable community through a bottom-up angle of view. 1 相关概念研究11 社区的概念 社区概念最早产生于德国的系统社会学。滕尼斯(Ferdinard Tnnies,18551936)首次使用并解释了“社区”概念。滕尼斯认为,社区是指那些有着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社区是由自然意愿(natural wil

5、l)结合而成,建立在人们直接的关系、习惯、传统和宗教之上,人们之间有着亲密的、面对面的接触,能够强烈的感受到群体的团结并受传统的约束,血缘、邻里和朋友的关系是社区的主要纽带。滕尼斯是从人的意愿、情感和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考察社区,没提及地域特征。齐美尔(Georg Simmel , 18581918)把社区的理论研究推进一步。它对社区研究的贡献,最著名的是它的社会互动的理论以及他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于都市社区的研究。齐美尔认为社区是社会和社会制度的最小单位。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 18641920)的社区理论则是在继承滕尼斯和齐美尔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韦伯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去解释社会的

6、,他把社区定义为聚落和居民点,把都市社区定义为商业交易性的聚居地。本世纪以来,社区研究在美国取得重大发展,尤其是二三十年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1940年前后几乎统治了这一学科。被称为“芝加哥学派”的许多社会学家,如罗伯特帕克(Robert E.Park)、伯吉斯(Ernest W.Burgess)、沃思(Louis Wirth)把注意力转向社会问题,对城市社区的研究尤其关注,在美国掀起了“社区研究热”。其中,由帕克于1921年首创的人文区位学(Ecology)在30年代末成为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人文区位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社区研究中,尤其是在一空间结构为对象的研究中,诸如乡村社区、都市

7、街区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文区位学强调对于不同的地域及区位进行分析研究,重视地域环境,包括地理、生态、气候、人口等因素的探讨,并且在区位环境的基础上研究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由此构成了研究社区和社区发展的两个层面,即地理、生态、气候、人口等区域结构性因素和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沃思把都市社区看为是范围较大、密度较高、人口异质性也较强的社区,这三种特性结合在一起演变成较复杂的都市特性及都市问题。芝加哥学派的许多社会学家把社区研究同社会改良结合起来,对社区概念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见解。表1 关于社区内涵的不同观点时间学者社区定义说明1921帕克(Robert E. Park,19

8、21)社区是社会团体中个人及其社会制度的地理分布,每个社区都是一个社会,但每一个社会并非是一个社区。强调了社区作为社会关系的空间投影,并且比照了相关定义社会,试图揭示两者的差异1928麦克维(Robert M. Maclver, 1928)社区为任何共同生活的地区,村镇、县市、国家都可以称为社区。无论何地,只要人民聚居一起就发展为若干共同的特征,如礼节、传统、语言等,就成为有效的共同生活的符号或结果。强调的是维系社区实体要素的多样性,以及对应的社区尺度的广泛性。1939桑德逊(Dwight Sanderson, 1939) 社区是地方居民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结合形态并在村镇中有一个共同活动的中心。

9、认为社区是连接社会微观与宏观部分的接口,对社区公共活动部分给予重视,并指出了公共活动场所做为社区物质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性。1949戴维斯(E. Davis, 1949)社区是最小的人群的地域单位,它包括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地方团体包括各种主要的社会制度,社会职位和社会利益,而且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对社区与社会的关系也做出了探讨,认为社区是社会的缩影,与帕克的观点有分歧。1950霍利(Amos H. Hawley,1950)给社区下的定义说:“社区指关系的结构,经由这种结构,一特定地方的人口便供给其日常生活的必需。”“居民互相关联参加日常集体活动是社区特质”突出了社区最基本的功能,即作为组织

10、生活的方式。1950埃雷奥特(M. Alliott)和迈雷尔(Francis E. Merrill, 1950)社区的性质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地理的,一是心理的。就地理上来说,是指其有共同社会制度的人民所居住的邻里地区就其心理来说,我们所说的社区是合并各种特质使之成为一个生活实体,两种性质同样重要,所以,社区可以视为地域界限与心理的一致的复杂的社会联合体。挖掘了社区双重层面上的含义,把存在与现实中的具象的社区和存在于居民心里的抽象的社区很好地结合起来了。1952史托普(Herbort H. Stroup, 1952)一个社区一般可以被认为是相当多数的人民具有共同的意识,居住于共同的地区,

11、享受若干政治上的自治,在复杂有变动的社会机构中共同致力于基本生活。认为社区应该在更高层次上具有自治功能,涉及了社会的上层建筑内容1953波斯顿(Richard W. Poston) 1953社区乃至有共同关系与功能的一个邻里单位,该地区居民具有各种不同的兴趣与互动的设施,人与人之间有个别的相知,更能为本地区的名誉而努力,它可能是一个小的乡村,也可能是大都市中的一个区域。社区归属感和荣誉感作为社区的维护动力出现,同时也指明了社区实体的遍在性。1955布鲁纳和海伦比克(E. De S. Brunner and W. C. Hallenbeck)社区是人民共同居住区域中相互含有互动的行为,并由互动行

12、为引起地方观念,于是群策群力建立机构、改善生活环境。社区生活的动力即在于自身发展其需要而求其解决之道。引入了动态发展的观点,对社区成长的动力机制做出了探讨。以往的学者在对于社区定义上的叙述尽管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比较之下仍然有许多共同点。所不同的是由于研究问题的角度和使用的理论与方法的差异。上表中的定义,基本上都强调了社区在组织生活方面的职能,一般视其为一种基本的单元。这一点与本研究关注狭义的居住社区的观点是暗合的。虽然在维系社区的多种联系的讨论上众说纷纭,互为补充,但他们对社区具体形态的多样性和尺度的广泛性都是认可的。从时间上看,西方到50年代对社区定义或内涵的探讨已经基本完善,后来的研究则

13、从分散走向集中,更多地探讨社区共有的属性和最基本的要素,作为社区划分的出发点。对社区基本要素的研究也已经有很多成果:表2 对社区基本要素的总结学者基本要素来源希勒里(G. A. Hillery)社会互动、地域和共同约束统计结果。1955年收集的“社区”定义有94种,其中有69种把上述三个因素包括其中。姜纳森(Christen T. Jonassen)(1)人口集团;(2)地域;(3)个专门部分的分工与互赖;(4)共同文化和社会系统的特征;(5)归属感;(6)自我维持与发展。在他的著作社会类型学(Community Typology)中指出了社区存在的上述六个条件权威概括(1)人口;(2)地域;

14、(3)经济;(4)社区的专业分工和相互依赖关系;(5)共同的文化与制度;(6)居民的凝聚力与归属感;(7)为社区服务的公共设施。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对于社区要素的归纳本研究观点在经典社会学结论的基础上,加入“共同的生态环境资源以及共同承担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义务”从生态学人与自然共生的观点出发以上对社区的定义基本上属于社会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在社会学的领域中基本上达到了完整和全面的水平,从近年有学科继承性的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到,大家所使用的社区定义不外乎以上几个方面内容。如果想再给社区的注入更广泛意义的内涵,必须有其他学科的介入。为了同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结合,社区的基本要素中不妨借鉴有关于

15、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研究成果。未来的新型社区,不仅仅在社会经济领域发挥最基础的单元作用,也将在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中充当主力军。所以笔者认为社区的基本因素还应该包括所占有的共同的生态环境资源以及共同承担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义务。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有一种趋势,把所有有一定同质性和地域范围的空间都称为社区,于是出现了商业社区、工业社区、金融社区、网络虚拟社区等等五花八门的概念,笔者认为当一个概念变得放之四海而借准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定义它的意义。所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应该是适度的,诸如工业、商业、金融等功能的用地完全可以用工业园区、CBD等专门的概念来对应,没有必要都与社区附会。回顾以往的社区研究,都将居住职能主导作为社区的基本特征,所以社区的概念还是不宜偏离这个主线索。1.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有其生态学理论基础、经济学理论基础、社会学理论基础和伦理学理论基础,概念源起于生态学领域对日益激化的环境问题的思考,接着被经济学理论引入作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良方,随后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吸收了“人本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概念。尽管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可持续发展基本含义的理解具有共同性,但具体表述和侧重点却有所不同,到目前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表述不下200种,其中有代表性的表述有六种:表4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视角视角时间作者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