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对感情的意思随遇而安,淡然耕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53537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遇而安对感情的意思随遇而安,淡然耕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随遇而安对感情的意思随遇而安,淡然耕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随遇而安对感情的意思随遇而安,淡然耕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随遇而安对感情的意思随遇而安,淡然耕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随遇而安对感情的意思随遇而安,淡然耕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遇而安对感情的意思随遇而安,淡然耕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遇而安对感情的意思随遇而安,淡然耕耘 用“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陈颖的艺术道路可能是很适宜的。就仿佛她进越剧院学馆学戏、当年演贾宝玉和以后唱傅派一样,似乎在一开始全部不是自己刻意的选择,却又如同水到渠成通常自然而然。1974年,陈颖被录用进了上海越剧院学馆。因为是补招生,陈颖和另外7名同学还必需先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考察期间8个人挤在一个宿舍里,睡通铺。“比我们优秀来的同学有时候会趁上课的间隙偷偷跑过来看我们,看完了要还评论哪个好看哪个不好看。”陈颖笑着回想起当初的情景。经过“考察”后,就开始和其余同学一起学习上课了。那时候的陈颖对越剧毫无了解,学戏的生活在她看来是枯燥乏味的。学馆过的是

2、寄宿制生活,规矩很严,直到今天,陈颖提起那时候班主任,依旧记忆犹新:“我们当初全部怕她,一犯错就要写检验,还要在全班面前读。”而写检验的原因是多个多样的,比如说,学馆设在在岳阳路口,平时不请假是绝对不许可出门的。哪怕就是没有请示汇报过个马路,也要写检验。陈颖是个“乖学生”,平时极少犯错,却也写过一次检验原因是吃饭吃得太慢。不过相比于写检验,学戏的严苛更是让小小年纪的陈颖“望而生畏”。住宿生活,一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一开始让十来岁的陈颖很不适应。小孩子不懂事,总是想着偷点懒。陈颖说有一次她练功的时候不小心摔成骨折了,竟然快乐得不得了因为不用去练功,能够在宿舍里休息,而且“老师为了让我快些恢复,给

3、我开了小灶,天天有骨头汤喝”。确实,在物资还很贫乏的上世纪70年代末,骨头汤对于孩子们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而像这么借着受伤“偷懒”的,也绝不止陈颖一个,她说:“首先是因为生活条件的限制,其次也是规矩严,我们平时是绝对不许可吃零食的,就是周末回家,也不敢带吃的回学校。”于是,孩子们开始动起了小脑筋,期望着咳嗽感冒,因为感冒了医生就会配川贝枇杷膏,“枇杷膏味道甜甜的,我们就把药当糖吃。”在这种情况下,糖果也成了老师们激励,或也能够说是“诱惑”孩子好好练功的利器。“有时候老师上课的时候会在口袋里踹几粒糖,谁练功练得好,就奖励给谁,通常这个时候,我们全部会格外卖力。”陈颖会议起当年的情景,既以为好笑,

4、又十分神往。那时候,满足似乎是一件如此简单事情比如,一颗糖,一个甜蜜的滋味。陈颖开始学戏那会儿,传统戏还没有开禁,传统的越剧流派也不讲究。那时候大家学的演的,多是依据当代京剧移植的越剧红灯记、杜鹃山之类的唱词、演出完全照搬京剧,仅仅是把西皮二黄改做越剧的旋律,京剧的唱念换成越剧的唱念而已。陈颖回想说,那会儿自己个子小,又长着一张娃娃脸,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演红灯记里的李铁梅自然是最适宜的人选。那会儿学馆下工厂、农村演出,李铁梅总是她。演过很多场红灯记,而陈颖记忆最深的却是一次“事故”。平时陈颖梳着两只羊角辫,演李铁梅就要“装”上一根大辫子。有一次去工厂演出,因为时间紧,给陈颖梳辫子的老师疏忽

5、了,没把头绳扎紧。结果铁梅上了台,一句“奶奶您听我说”以后,照规矩有一个甩辫子的动作。却没想到就这么一甩,辫子“嗖”地飞了出去,落在了台上。这么的演出事故放在今天,台下也就是一笑,最多喝几声倒彩过去了。可在当初,却是不得了的大事弄不好,就会被扣上一个“不尊重革命样板戏”的罪名。陈颖年纪还小,不以为什么,在一旁监场的老师们却是一下子把脸全部吓黄了。她们赶快拉了大幕,然后一个个出来向台下观众道歉,做“深刻检讨”,在取得观众“原谅”以后,从第一场开始,从头至尾再演一遍。陈颖说自己刚进学馆那会儿很不起眼年纪小,个子也小,黑黑瘦瘦的。不过老师们却全部尤其喜爱这个“小不点”。当初在学馆教唱腔的陈钧尤其照料

6、自己这个“小本家”,经常还开玩笑地管陈颖叫“女儿”,在陈钧的印象中,那时候的陈颖话不多,但尤其用功,每次连唱,她总是一声不吭地留到最终,期望老师能给她多拉几段,多练一会儿,对于这么好学的学生,陈钧当然尤其愿意给她“开小灶”。对于这一点,陈颖自己也挺得意,她说:“我并不算天赋尤其好的演员,但我确实很用功、很勤奋。”也正是勤奋,给陈颖带来了不少机会。1980年,就在陈颖毕业前很快,学馆计划给学生们排红楼梦,但因为之前学馆并没有专门培养女小生,谁来演贾宝玉,就成了最麻烦的事情。这时候,陈钧推荐了陈颖:“这小姑娘徐派唱得很不错啊!”。原来学馆里陈颖即使学的是花旦,但在一次听到了红楼梦的唱片以后,就尤其

7、迷恋徐派的唱腔,整天躲在资料室里听唱片,听熟了又缠着陈钧老师给她伴奏,自己学着唱,整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唱她全会。就这么,第一次演小生的陈颖就演了贾宝玉,而令她以为格外荣幸的是整出戏是徐玉兰老师手把手教她的。红楼梦以后,陈颖又演过西厢记里的张生,不过因为自己“娃娃生”的风格并不适合张生这一类风流倜傥的角色,影响也不大。但红楼梦里那个宝哥哥却深深印在了观众的记忆中,陈颖早年几次出国演出,带去的全部是这出戏。很长一段时间,观众也全部把她当做徐派小生。不过据陈颖自己说,在学馆学戏的时候,是没有流派概念的。刚进越剧院的时候,大部分人也全部是多种流派全部唱,没有显著的区分。在陈颖和她的同学看来,袁雪芬、范

8、瑞娟、徐玉兰、傅全香全部是她们的老师,而这些艺术家们对于她们这些孩子,也全部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那我自己来说,我并不是目标性很强的人,学多种多样的流派,仅仅是因为以为好听,如此而已。”陈颖总结了一下,大约除了金派和自己的嗓音条件相去甚远外,其它小生、花旦流派她全部唱过那么几段。以后因为接连拍了越剧电视剧梁山伯和祝英台和孔雀东南飞,唱傅派的时候多了,自然而然,就成了傅全香的学生。陈颖回想说,其实那时候也没有尤其明确的“拜师”这一概念,自己也没有正式行过拜师礼。“似乎很自然的,因为演的多是傅老师的戏,平时就一直跟着她学戏,除了在越剧外,还常常去她家里补课。”似乎总是这么,陈颖笑着说自己是一个“不太有追求”的人,随遇而安、知足而乐。但细细品味她一路走来的历程,无心插柳的背后,大约还少不了一份默默耕耘的淡然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