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地理B版浙江选考专用教师用书试题:专题十一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505945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地理B版浙江选考专用教师用书试题:专题十一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品高考地理B版浙江选考专用教师用书试题:专题十一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品高考地理B版浙江选考专用教师用书试题:专题十一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地理B版浙江选考专用教师用书试题:专题十一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地理B版浙江选考专用教师用书试题:专题十一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Word版含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5第三节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考点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7.(2013浙江学考,8,2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A.开发机构只受地方管理B.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C.拒绝国内外投资者开发D.流域开发降低开放程度答案B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是流域综合治理的典范,其主要措施如下: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提高流域的开放度;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因此A、C、D项错误,正确答案为B项。8.2016浙江文综,36(3),10分根据下列材料,

2、完成下题。材料一图为某区域略图。图为图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图图材料二图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高原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材料三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约2亿吨的泥沙,图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答案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内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解析泥沙多少与流域内水土流失程度及流域面积大小相关。流域面积可从经纬网图看出;水土流失程度可从地形坡度、降水量及强度、植被等角度分析。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

3、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下面两题。9.(2013重庆文综,9,4分)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答案B本题考查区域研究的方法,以及地图的应用能力。以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为切入点,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热点。水土流失与地形、降水量、植被、土壤关系密切,因此调查水土流失问题,要优先收集地形图和降水量分布图,B项正确。10.(2013重庆文综,10,4分)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答案D本题以流域产沙量为切入点,考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理解流域产沙量的概念。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才能获得泥沙总量。D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