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评估标准参考模板范本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487208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评估标准参考模板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评估标准参考模板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评估标准参考模板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评估标准参考模板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评估标准参考模板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评估标准参考模板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评估标准参考模板范本(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评估标准单 位: 日 期: 总 分:评估指标评估要点创建与运行要求评分标准评估方法评估记录扣分基本要求(8分)组织机构(2分)1.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机构;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应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全面负责企业体系建设。2.企业应在领导机构成立文件中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应履行的职责。3.企业应制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分工、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等。1.未以正式文件(红头文件)

2、明确建立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机构的,扣0.2分。2.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机构的组成人员不全面,缺一个岗位扣0.2分;企业主要负责人未担任双预防主要领导职务的,扣0.5分。3.未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重要岗位人员及工作组织机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职责的,一项不符合扣0.2分。4.未制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扣0.5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未明确实施时间、责任人与分工、工作任务、阶段性目标等,一项不符合扣0.2分。5.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分管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未履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职责的,每人次扣0.2分。否决项:未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组织机构

3、,且未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相关职责的,评估不通过。查文件:下发的正式文件、企业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管理制度。查阅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相关记录等,并核对实施情况。询问: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分管负责人及各层级、各岗位人员是否掌握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基本要求及应履行的主要职责。全员培训(2分)1.企业应制定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学时、培训内容、参加人员、评估方式、相关奖惩等。2.应分层次、分阶段组织进行双重预防体系的培训,培训内容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3.培训结束须进行闭卷考试,考试内容及结果应记入培训档案。1.企业未制定双重预防

4、体系培训计划或计划不具体的,扣0.5分。2.培训记录、档案不详实或培训记录无效果评价,无签到表,无教材或课件、授课人等相关记录的,扣0.5分。3.未分层次、分阶段对全员进行双重预防体系培训,缺少部门/岗位的一项扣0.2分。4.培训结束未组织进行闭卷考试或考试内容无针对性、流于形式的,扣0.5分。5.未明确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评估方式、奖惩规定的,扣0.2分。否决项:抽查110%但不少于5名相关岗位人员,5人及以上或超过半数人员未掌握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培训内容,评估不予通过。查资料:1.培训计划。2.培训教育记录与档案。3.查阅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或奖惩管理制度。抽查问询:1.随机抽查、问询各层级、各岗位

5、人员是否掌握双重预防体系培训内容。2.企业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是否明确本企业的重大风险;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流程。体系文件(2分)1.企业应制定符合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标准要求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运行考核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体系文件。2.体系文件应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并传达至各部门/岗位。1.未制定全覆盖安全生产责任制,扣1分。2.未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扣1分。3.未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扣1分。4.教育培训制度未包含双重预防体系内容的,扣0.5分。5.未制定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扣0.5分。6.各项制度不符合企业实际、不具有可操作性的,一项内容不符合扣0

6、.2分。7.制度未传达到各部门/岗位的,发现一个部门/岗位扣0.2分。查资料:1.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体系文件文本。2.制度发放或传达记录。现场检查:工作岗位是否已获取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体系文件。责任考核(2分)1.企业应在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考核制度中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频次、方式方法等,并将评估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或奖金)挂钩。2.应落实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考核制度,根据双重预防体系评估结果予以奖惩。1.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考核制度内容不具体,未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频次、方式方法,未将评估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或奖金)相挂钩的,每项扣0.5

7、分。2.未根据双重预防体系评估结果落实奖惩的,一项不符合扣0.5分。否决项:未建立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考核制度,评估不通过。查资料:1.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考核制度。2.双重预防体系考核奖惩记录,相关财务、工资(或奖金)发放记录。风险分级管控(30分)风险点确定(2分)1.应按照导则或行业规范要求,建立安全风险管控清单。2.作业活动风险管控清单应覆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类作业活动。3.设备设施风险管控清单应覆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设备、设施。4.作业场所风险管控清单应覆盖企业生产经营所有场所。1.未建立作业活动风险管控清单,扣0.5分。清单未涵盖主要作业活动的,缺一项扣0.2分。2.未建立设备设施

8、风险管控清单,扣0.5分。清单未涵盖主要设备、设施的,缺一项扣0.2分。3.未建立作业场所风险管控清单,扣0.5分。清单未涵盖主要作业场所的,缺一项扣0.2分。4.风险点划分、确定不符合划分原则(不合理)的,一项扣0.2分。否决项:风险点有明显遗漏或有10%划分不符合划分原则和企业实际的,评估不通过。查资料、查信息系统:1.作业活动风险管控清单。2.设备设施风险管控清单。3.作业场所风险管控清单。查现场:通过分析工艺流程、生产现场判断是否遗漏主要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分析(5分)1.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班组、岗位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2.针对作业活动风险管控清单,采用合理的辨识方法

9、对每个作业活动及作业步骤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3.针对设备设施风险管控清单,采用合理的辨识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1.未按照作业危害分析法或其他适用的评估方法针对作业活动逐个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的,缺一项扣0.5分。作业活动、作业步骤、危险源辨识、分析不准确、重要危险源遗漏不符合GB/T13861内容的,一项不符合扣0.2分。2.未按照安全检查表法或其他适用的评估方法针对设备设施逐个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缺一项扣0.5分。设备设施检查项目、重要检查标准、危险源辨识、分析不准确、危险源遗漏不符合GB/T13861内容的,一项不符合扣0.2分。否决项:危险源辨识有10%不准确的或重要危险源遗漏,

10、评估不通过。查资料、查信息系统:1.作业活动分析评价记录。2.设备设施分析评价记录。询问:询问主要岗位人员参与危险源辨识、分析情况。岗位人员是否了解本岗位存在的风险点、危险源及其危害后果(事故类型)。风险评价(5分)1.企业风险评价应符合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DB41/T 1646-2018)、行业标准及企业生产实际。2.参与评价人员应熟知企业情况、掌握评价分级标准,合理评价,评价级别正确。1.企业风险评价不符合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DB41/T 1646-2018)要求或企业未结合生产实际制定风险评价分级标准的,扣0.5分。2.评价人员不熟悉评价分级标准或者风险评价取值不合理(偏低)、评价级

11、别不准确、未依照从严从高原则进行评价的,一项不符合扣0.2分。3.未按照GB6441-1986标准进行事故类型描述或事故后果与作业步骤、检查项目以及危险源无因果关系、逻辑关系的,每项扣0.2分。否决项:应判定为重大风险而未判定为重大风险,存在一项的,评估不通过。查资料、查信息系统:1.风险评价分级标准。2.作业危害分析及安全检查表分析等分析记录。询问:1.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部门负责人、岗位人员是否掌握企业重大风险相关内容。2.相关岗位人员是否熟知风险评价规则并进行正确的评价。安全风险图(3分)1.安全风险图包括企业风险分布图和企业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2.在企业总平面布置图上采用不同颜

12、色的图标准确标出风险点、危险源中心所在位置,标明具体名称。至少显示出风险等级最高的风险点、危险源,但各级别风险点数量及总数应以图示的形式给出。3.企业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将风险分值最高的不少于5项作业活动以柱状图的形式进行比较。1.安全风险图数量不够,缺少一张扣0.5分。2.风险点、危险源标注情况与风险评估结果不一致,扣0.5分;标注位置错误,或名称标注缺失或错误,出现一处扣0.2分;标识大小不一,形式不规范,扣0.2分。3.作业活动风险分值与风险评估结果不一致,扣0.5分;作业活动名称不规范,出现一条扣0.2分;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不足0.5项,或格式不规范,扣0.2分。否决项:风险分布图中重大

13、风险点、危险源与企业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评估不通过。查资料或信息系统:1.企业风险分布图。2.企业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3.对照风险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清单进行风险点等级核对。查现场:现场确认风险图中重大风险点、危险源标注位置是否与现场一致。风险控制措施(6分)岗位人员应从工程技术、管理、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并经过企业相关程序评审确定,控制措施应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并得到有效落实。1.控制措施与潜在的危险源及事故后果无对应关系、无针对性或与实际不符、可操作性较差、未有效落实、有遗漏的,一项不符合扣0.5分。2.各专业技

14、术人员、主要岗位人员未参与控制措施制定的,每人次扣0.2分。3.企业未按程序组织进行控制措施评审确定的,扣1分。否决项:核查控制措施,10%及以上控制措施与危险源及潜在的事故后果无对应关系、无针对性或与实际不相符、不具有可操作性、未有效落实、管控措施缺失的,评估不通过。查资料、查信息系统:检查控制措施制定过程,是否全员参与并经过评审确定,控制措施是否全面、无疏漏、可操作性强并有效落实。现场检查:核查岗位人员是否落实自身岗位相关控制措施。风险层级管控(5分)1.企业应结合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等级风险的管控层级。2.根据风险分级管控原则,确定风险点、危险源的管控层级,落实管控责任。1.风险管控层级不符合标准要求或风险管控层级与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不相符的,扣0.5分。2.各风险点和危险源未根据管控层级确定责任部门及人员,落实管控责任的,或责任部门及人员专业不全,未覆盖其他相关专业的,每项扣0.2分。3.较大及以上风险(点)的公司级管控责任人只有分管安全负责人,未按管控措施实施分专业负责的,每项扣0.2分。3.抽查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部门(或车间)负责人、岗位人员,未掌握相应管控风险内容的,每人次扣0.2分。否决项:根据相关记录文件,抽查1-10%但不少于5名相关岗位人员,5人及以上或超过半数未掌握本岗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