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47707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PLC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PLC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PLC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PLC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LC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PLC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系 部 电气工程系 专 业 机电一体化 班 级 机电3143 姓 名 学 号 1302143135 指导教师 2016 2017学年 第 一 学期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7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单姓名 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机电3143课题 PLC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评分标准分值得分指导教师评语(40分)设计方案合理、实用、经济、原理分析正确、严密,内容完整。10计算方法正确,计算结果准确,程序设计正确简洁,工艺合理。5元器件(材料)选择合理,明细表规范。5图面清晰完整,布局、线条粗细合理,符合国家标准。5文字叙述简明扼要,书写规范。5

2、按时独立完成,同学相互关心,遵守制度,认真负责。10合计得分: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评阅教师评分(30分)内容充实,有阶段性成果,有应用价值。10图纸、论文如实反映设计成果,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过程。10语句通顺,思路清晰,符合逻辑。5图标清晰,文字工整,字符和曲线标准化。5合计得分: 评阅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答辩评分(30分)自述条理明确,重点突出。5基本概念清楚,回答问题正确。15专业知识运用灵活,解决问题技术措施合理。10合计得分: 答辩组长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总得分:等级系主任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记录表题目

3、PLC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学生姓名 学 号1303143135指导教师 系 部电气系班 级机电3143顺序号第 1 次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内容情况指导老师布置了我们写所学有关课程方面的论文要求和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后我就考虑写那些内容。经过思考我觉得我还是写一些和我们专业有相关性的内容,决定写了关于PLC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方面的内容。要写好该论文,就要深入了解PLC的相关知识,所以我就查找资料,为写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签名:时间:2016年12月25日教师指导内容记录1. 确定论文题目和研究方向。2. 制定部分参考资料和参考书。3. 布置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要求。 教师签

4、名:时间: 年 月 日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对产品的功能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高,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受到了挑战。这种挑战不仅对中小企业形成了威胁,而且也困扰着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在大批量生产方式中,柔性和生产率是相互矛盾的。众所周知,只有品种单一、批量大、设备专用、工艺稳定、效率高,才能构成规模经济效益;反之,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设备的专用性低,在加工形式相似的情况下,频繁的调整工夹具,工艺稳定难度增大,生产效率势必受到影响。为了同时提高制造工业的柔性和生产效率,使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最终

5、使中小批量生产能与大批量生产抗衡,柔性自动化系统便应运而生。PLC是在传统的顺序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形成的一代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控制管理和分散控制;充分吸收了分散式控制系统和集中控制系统的优点,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设计,配置灵活、组态方便。本论文主要是模拟工业自动生产线通信系统实现以下各站功能。然后利用Profibus总线进行八站通信连接使之成为一条自动生产线控制模拟系统。关键字:PLC、自动生产线、Profibus通信目录第一章 绪论11.1自动化生产线的介绍及发展11.2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体系结构

6、3第二章 可编程控制器42.1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42.2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概况52.3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及特点5第三章 自动生产线实训系统设计与实现63.1工业自动生产线系统结构63.2 工业自动生产线单站功能及系统程序设计93.3 工业自动生产线通信系统设计20第四章 论文总结22参考文献23致谢24- 26 -第一章 绪论1.1自动化生产线的介绍及发展1、自动化生产线介绍自动化生产线是指劳动对象按照一定的工艺路线,顺序的通过各个工作地,并按照统一的生产速度(节拍)完成工艺作业的连续的重复的生产过程。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

7、产活动所构成的路线。自动化生产线是按对象原则组织起来的,完成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即按产品专业化原则,配备生产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负责完成某种产品(零、部件)的全部制造工作,对相同的劳动对象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对产品的功能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高,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受到了挑战。这种挑战不仅对中小企业形成了威胁,而且也困扰着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在大批量生产方式中,柔性和生产率是相互矛盾的。众所周知,只有品种单一、批量大、设备专用、工艺稳定、效率高,才能构成规模经济效益;反之

8、,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设备的专用性低,在加工形式相似的情况下,频繁的调整工夹具,工艺稳定难度增大,生产效率势必受到影响。为了同时提高制造工业的柔性和生产效率,使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最终使中小批量生产能与大批量生产抗衡,柔性自动化系统便应运而生。2、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构成(1)自动加工系统术为基础,把外形尺寸(形状不必完全一致)、重量大自动加工系统,指以成组技致相似,材料相同,工艺相似的零件集中在一台或数台数控机床或专用机床等设备上加工的系统。(2)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指由多种运输装置构成,如传送带、轨道、转盘以及机械手等,完成工件、刀具等的供给与传送的系统,

9、它是柔性生产线的主要组成部分。 (3)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指对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所需各种信息收集、处理、反馈,并通过电子计算机或其他控制装置(液压、气压装置等),对机床或运输设备实行分级控制的系统。 (4)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指保证柔性生产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有效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包括设计、规划、生产控制和系统监督等软件。柔性生产线适合于年产量1000100,000件之间的中小批量生产。 。 4、自动化生产线发展趋势性能发展方向:(1)高速高精高效化,速度、精度和效率是机械制造技术的关键性能指标。由于采用了高速CPU芯片、RISC芯片、多CPU控制系统以及带高分辨率绝对式检测元件的交流数字伺

10、服系统,同时采取了改善机床动态、静态特性等有效措施,机床的高速高精高效化已大大提高。(2)柔性化包含两方面:数控系统本身的柔性,数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功能覆盖面大,可裁剪性强,便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群控系统的柔性,同一群控系统能依据不同生产流程的要求,使物料流和信息流自动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控系统的效能。(3)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以减少工序、辅助时间为主要目的的复合加工,正朝着多轴、多系列控制功能方向发展。数控机床的工艺复合化是指工件在一台机床上一次装夹后,通过自动换刀、旋转主轴头或转台等各种措施,完成多工序、多表面的复合加工。数控技术轴,西门子880系统控制轴数可达24轴。

11、(4)实时智能化早期的实时系统通常针对相对简单的理想环境,其作用是如何调度任务,以确保任务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而人工智能则试图用计算模型实现人类的各种智能行为。技术发展到今天,实时系统和人工智能相互结合,人工智能正向着具有实时响应的、更现实的领域发展,而实时系统也朝着具有智能行为的、更加复杂的发展,由此产生了实时智能控制这一新的领域。在数控技术领域,实时智能控制的研究和应用正沿着几个主要分支发展: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控制、控制、前馈控制等。例如在数控系统中配备编程专家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参数自动设定和刀具自动管理及补偿等自适应调节系统,在高速加工时的综合运动控制中引入提前

12、预测和预算功能、动态前馈功能,在压力、温度、位置、速度控制等方面采用模糊控制,使数控系统的控制性能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最佳控制的目的。 功能发展方向(1)用户界面图形化,用户界面是数控系统与使用者之间的对话接口。由于不同用户对界面的要求不同,因而开发用户界面的工作量极大,用户界面成为计算机软件研制中最困难的部分之一。当前INTERNET、虚拟现实、科学计算可视化及多媒体等技术也对用户界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图形用户界面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人们可以通过窗口和菜单进行操作,便于蓝图编程和快速编程、三维彩色立体动态图形显示、图形模拟、图形动态跟踪和仿真、不同方向的视图和局部显示比例缩放功能的实现

13、。(2)可视化,科学计算可视化可用于高效处理数据和解释数据,使信息交流不再局限于用文字和语言表达,而可以直接使用图形、图像、动画等可视信息。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环境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领域,如无图纸设计、虚拟样机技术等,这对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在数控技术领域,可视化技术可用于CAD/CAM,如自动编程设计、参数自动设定、刀具补偿和刀具管理数据的动态处理和显示以及加工过程的可视化仿真演示等。(3)插补和补偿方式多样化,多种插补方式如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圆柱插补、空间椭圆曲面插补、螺纹插补、极坐标插补、2D+2螺旋插补、NANO插补、NURBS插补(非均匀有理

14、B样条插补)、样条插补(A、B、C样条)、多项式插补等。多种补偿功能如间隙补偿、垂直度补偿、象限误差补偿、螺距和测量系统误差补偿、与速度相关的前馈补偿、温度补偿、带平滑接近和退出以及相反点计算的刀具半径补偿等。(4)内装高性能PLC,数控系统内装高性能PLC控制模块,可直接用梯形图或高级语言编程,具有直观的在线调试和在线帮助功能。编程工具中包含用于车床铣床的标准PLC用户程序实例,用户可在标准PLC用户程序基础上进行编辑修改,从而方便地建立自己的应用程序。(5)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集计算机、声像和通信技术于一体,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信息的能力。在数控技术领域,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信息处理综合化、智能化,在实时监控系统和生产现场设备的故障诊断、生产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