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43493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根据你对春天的观察画一幅画,能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谈谈在你的眼中春天是什么样的吗?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很好,如果能把你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古时候的人常常以诗歌的形式写出他们对美好景色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古诗两首。2你认为学古诗应该学什么?怎样学呢?二、随文识字,体会诗意1(课件展示主题图)请按由近及远的顺

2、序说一说你看了哪些景物?这美丽的景色被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尽收眼底,写了一首春晓,而且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2(课件展示古诗春晓,生字“眠、处、闻”用红字显示)(1)读题目,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2)借助拼音初读古诗,画出生字。(3)指名朗读,正音。3(课件展示朗读)(1)听课件朗读,整体感受诗的节奏与韵律。(2)认读“眠、闻、处”(同桌自学,汇报识字方法)比一比:闻问 处外形声字:眠(冬眠)(睡眠)(3)指名朗读:边听边思考:诗人听到了什么?哪个字与“听”的意义一样?(“闻”在这里表示,听一听,而不是闻一闻。)(4)诗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诗人看到了地上飘落的花瓣,仿佛看到昨夜的春风和春雨来到窗前)。(5)小结:春晓描写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美丽景色。就请我们继续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春景的美丽吧!三、指导朗读,背诵古诗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如:春眠/不觉晓2学生练习朗读古诗。3指名朗读,读后评议。4边想象边背诵,感受春景的美丽。5小组比赛,看谁背得好。四、指导书写,巩固练习1出示生字“古、声、多”,学生观察字的结构,说出字的部件在田字格的位置,教师范写笔顺,提示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及容易写错的地方,如:“多”字的撇、横撇;“声”字的上半部是“士”,不是“土”等。学生先描红,后临写。2练习(1)连线诗眠处古首闻shwn g

4、minch shu(2)填一填( )眠( )觉晓,处处闻啼鸟。夜( )( )( )( ),( )落( )( )( )。课后反思:春晓这首诗学生耳熟能详,背诵不成问题,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眠、晓、等词语的理解上,有助于学生体会诗意。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1读词语,巩固生字两首古诗 一首儿歌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春色 满园2口头扩词(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诗诗人( )闻见闻( )( )古古人( )( )3背诵春晓,回顾学法。(1)借助拼音读古诗,学生字。(2)朗读体会诗意。(3)熟读成诵。二、随文识字,体会诗意1(课件展示主题图)说一说人看到了什么?图中画的是城镇还是乡村,从

5、哪看出来的?(主题图中显示题目与作者,认读“村、居”,口头扩词,理解题目。)2(课件展示古诗,生字“醉、烟、童、散、忙”用红色字显示)借助拼音初读古诗,画出生字。3(课件展示朗读)学习一、二句(1)指读第一句,说一说,这句诗写了什么?(齐读,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2)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读第二句,认读“醉,烟”。)(3)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齐读一、二句。)学习三、四句(1)自由读,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2)指名读(认读“童、散、忙”,理解“纸鸢”)。(3)请你谈谈自己放风筝时的心情,把自己想象成图中那几个刚散学归来的小孩,请你欢快地读三、四句,读出心中的喜悦。4质疑:诗中哪一句最不好理解?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去掉拼音熟练读,比赛读。2配乐背诵,边读边想象在美丽的春天里快乐的生活。四、指导书写出示生字“处、知、忙”,观察字的结构,课件展示笔顺,教师范写“处”字,学生描红、临写。五、扩展活动1你还知道哪些写春天的古诗?2请你也来编一首描写春天的小儿歌吧!课后反思:古诗的背诵对孩子来说不是太大问题,但是对于理解古诗的含义还存在难度,有些字的理解孩子们掌握的不好要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