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364973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1、 体会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形象,把握主题2.培养学生由挖掘人物内心情感去分析作品主题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1.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其社会意义和戏剧的主题。2.窦娥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学习方法】品读精彩段落,分析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课前预习】窦娥冤剧情梗概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命运,表达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窦娥冤是中国古典四大悲剧之一,作者关汉卿塑造了窦娥这一平民妇女的典型形象。窦娥这个人物在世界文学历史上是一个典型的悲剧

2、代表。他笔下的窦娥是一个很丰满的形象,不甘屈辱,不畏强暴,善良又质朴对亲人细致体贴;原本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安分守己的普通妇女,她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归之于命运,她希望能洗清她的清白,支持她对地痞无赖的抗争。 窦娥出身于书香门第,接受儒家的思想和教育,她的父亲窦天章把“三从四德”当作教条来约束窦娥,窦娥善良、温和、守礼节、懂孝道、明事理,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却遭受了人世间的诸多不幸,直到最终被残暴的恶势所迫害。 窦娥在张驴儿的淫威面前窦娥强烈反抗,誓死不从,张驴儿见要挟窦娥不成功,便转儿诬告窦娥害死张老头。公堂上,张驴儿用银子疏通贪官,要窦娥用命来偿还父亲的命。窦娥受尽贪官的拷打,但善良的窦娥,看到一边

3、战战栗栗、不停发抖的蔡婆婆,不由得想到父亲窦天章进京赶考缺银两,把自己买给蔡婆婆为儿媳,想到自己的先夫,想到和蔡婆婆相依为命,形影不离,由婆婆一手把她拉扯大以及儿时与婆婆玩闹的情景,不由浮现在眼前。已近六十岁的老人,又如何经受得起这群如狼似虎衙役的拷打?如果,让婆婆受到这般酷刑,我又怎么能对得起我那死去的丈夫!善良的窦娥,自己虽然正在倍受酷刑的折磨,心里还在考虑着她面前唯一的亲人蔡婆婆。为了使蔡婆婆免受拷打,窦娥牙根一咬把毒杀张老头的罪刑揽了下来。窦娥表现出了善良、无畏的精神,做为一名普通劳动者的品性进一步得到展现。 窦娥的命运如此悲苦,她遭受了丧母、离父、亡夫的一系列不幸,但她没有任何怨言,

4、认为自己厄运都是因为“前世烧香不到头,今生甘愿受苦罹难”,劝自己,也劝别人“早将来世修”,但是窦娥的思想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即对多舛命运的抗争,当张驴儿父子闯进窦娥家时,她表示了对他们和婆婆的不满,即使婆婆已经允许了,已成了不能改的事实了,但窦娥并不甘心受这种命运的摆布,对蔡婆婆进行了大胆地批判,对张驴儿予以了强烈的怒斥。窦娥的反叛精神也在对话中表现的淋漓尽至,窦娥不甘屈辱,勇于反抗。 窦娥丈夫死后,她只有“侍婆守孝”,是个言词应口的孝顺媳妇。但她不是一个任人捏合,逆来顺受的弱女子。她身上充满一种“力”,充满一股对正义追求的“力”,当张驴儿闯进她家并拉她堂结亲时,她断然拒绝,推张驴儿一跤,在张驴儿你子面前,窦娥像一位凛然不可侵犯的女神,这都是受到了封建礼教的影响。【课堂探究】1、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2.朗读端正好滚绣球,并思考问题指导朗读,正宫调高亢激越。窦娥是被昏聩的官吏屈判成杀人死罪的,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找出本段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再读滚绣球,分析这一部分让我们看到了窦娥的什么性格特点?3、分析【倘秀才】至【鲍老儿】思考:这一部分里窦娥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体现了窦娥性格中的哪一面?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4、分析第三部分: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这体现了窦娥身上的什么精神?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