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34002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33 大小:7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单元教学要求:1、 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 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2、1米=100厘米。3、 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5、 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第一单元 统一长度单位主备人:付玲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

3、生的估测和测量的能力。3、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教具准备: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等物品。课 时: 1课时个人动态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统一认识。1、找原因:小猪能能可能干啦!有一天,他帮妈妈锄地。他干了一整天,饿极了。晚上回家吃了2碗饭。第二天,他又干了一整天的活,到了晚上,他吃了8碗饭。这可能吗?(碗有大有小)2、矛

4、盾冲突:(1)、我们先做一个量铅笔的游戏吧!游戏分两个小组,一组男生,一组女生,女生先来1人,男生捂上眼睛不许偷看,你们量的铅笔的长度有几根小棒那么长,记住了吗?先别说。女生捂上眼睛男生来1人,你们量的铅笔的长度有几根小棒那么长,记住了吗?别说。(2)女生说你们的铅笔有几根小棒那么长?男生呢?(3)你们说哪支铅笔长?(4)出示两支铅笔,你们看怎么样?这是怎么回事?二、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究1、量数学课本的宽,(1)4人一组,每人从四件物品(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中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2)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量的方法的指导:开始测量时,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

5、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3)量完后,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当然量的结果不同。(4)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5)然后再让全班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如每组中都有用曲别针量的同学,他们测量的结果都是: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曲别针那么长。这说明什么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2、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身边不同物体的长度。(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曲别针,等去量桌子、

6、铅笔盒、椅子等物体的长度。(2)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够怎么办?(可以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用一个物品进行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量的时候可以作上记号。(3)然后针对测量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曲别针长,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5把小刀长?(4)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怎样才会避免这种情况呢?(学生讨论思考)3、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的比较和思考都非常有意义,

7、正是因为用了不同的长度单位(板书课题:长度单位)来量物体的长度,才使得我们量的结果各不相同。所以,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相同的物品作标准,也就是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板书完善课题:统一长度单位)用同一物品量,既可以量书上提供的,也可以量其他物体的长度。三、介绍统一长度单位的小故事。1、教师引入:其实很久以前,人们就知道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我们一块儿回到古代吧。2、播放课件:(1)在测量长度时,英国的查理曼大帝说:“用我的脚长作标准来测量”,我们中国有的人是用一拃一拃作标准来测量的。(2)这时,问题就发生了。同学们,你们看,同一块布,如果脚长作标准就有3个标准长,如果用一拃

8、作标准就有5个标准长。(3)所以,他们在进行交易的时候争执不下,就扭打起来了。3、教师提问: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呢?4、教师归纳:看来统一长度单位是非常必要的,你们说对吗?四、巩固练习1、做一做(1)做一做第1题:提示学生:上面的集中可以用小刀等东西对准各自的竖线比一比。(2)做一做第2题: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的测量。(3)做一做第3题: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脑子里完成。2、课后延伸:要想准确的进行测量要用什么测量工具?什么单位?怎样测量呢?五、总结:师:说一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量数学书的宽:用了(7)个1角硬币。 用了(5)个回形针。 用了(4)个三角

9、形。 用了(15)个方木块。第一单元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主备人: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认识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教学难点: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教师、学生都准备尺子;纸条。课 时: 1课时个人动态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伙伴,天天陪着我们一起学习,它就是我们的课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桌子有多长。二、探究新知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

10、课桌有多长呢?1估计:让学生试着估计一下自己的桌子长度,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手比划着估,估好后,举手交流结果。 2测量: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量桌子的长度呢?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 学生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总结。 质疑:为什么测出的桌子长度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同样的桌子真的都不一样长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小结: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相同。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3练习“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填写,集体讲评。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测量工具就会得到统一的测量结果。 质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

11、体的长短呢? 4认识尺子。 (1)师: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尺子有很多种,在我们的学习中,大家常用的就是学生尺,师出示。 (2)观察、探究:用数学的眼光看看尺子上有些什么? 结合学生的发现,讲解刻度线、字母cm及其含义、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刻度线:尺子上刻着线条,叫刻度线,看看尺子上有几种长度不同的刻度线。师:在尺子上找到“0”了吗?它在什么位置上,谁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起点。)尺子上还有些数字是什么意思?请找到尺子上从“01”这一段,从01是几厘米? (3)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打开课本第3页。)正方体的边正好是1厘米。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让学生在尺子

12、上比一比自己手指的宽度,看看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想一想: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也是1厘米?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1厘米的实际长度,并用手比划比大家看。 (4)认识几厘米 数一数:从0刻度到2刻度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从0刻度到6刻度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出示一把断尺,这把尺子断了,没有0刻度了,还能用吗?从2刻度到5刻度是几厘米?从3刻度到7刻度是几厘米?比划:在尺子上比划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的长度。打手势:4厘米大约有多长?7厘米大约有多长?10厘米大约有多长?(同桌互评) 5量物。 (1)要求学生取出统一物体(数学书),找到短边,小组讨论试着量,再汇

13、报。面对结果不统一时,大家讨论原因。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找一人上台演示,得出经验:量物体时,先把一端对准0刻度线,再看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说一说课本例2中纸条的长度是多少厘米。三、巩固练习。1估计大约是几厘米?(如:书的厚度,铅笔的长度等。)2选择一件自己的物品,让学生量一量它的长度,并说一说是怎样量的。3提供给每桌一个彩色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注意评价测量方法)4完成“练习一”第1题。5课外作业:“练习一”第3、6题。6、量一量:(1)你的手掌大约有多宽?(2)你的一拃有多长?四、总结评价。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认识或收获?延伸知识:如果

14、以厘米为单位去量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去量特别远的距离,你们觉得方便吗?因此,我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比较长的距离用厘米作单位,就很不方便了,下一节课我们还要学习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五、思维拓展:回家找一条绳子,在绳子上剪下25厘米长的一段,想一想,你是用什么办法剪的,看谁的办法好。第二天把剪下来的绳子带来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交流剪法。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第一单元 认识米和用米量主备人: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并会用米量。教具准备: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学生每人1根较长的绳子,1米的卷尺,刻度尺。课 时: 1课时个人动态教学过程: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 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 二、认识米,用米量 情景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