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后的不适应表现与对策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315489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入学后的不适应表现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生入学后的不适应表现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生入学后的不适应表现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生入学后的不适应表现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入学后的不适应表现与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入学后的不适应表现与对策 对刚刚走进校门的小学新生而言,一切都是新鲜和陌生的。虽然新的环境、老师、同学令他们感到新鲜,但活动形式和要求的改变,会令他们感到种种不适应。他们的内心处于一种非常不稳定,不平衡的矛盾状态,从而影响他们的情绪、生活和学习,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重要的转折时期,我们应该对他们的学习和交往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以缩短他们的适应期,为小学阶段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一、新生不适应学校环境的原因人的心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而发展。从幼儿到小学必然产生由一个年龄阶段向另一年龄阶段的心理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有许多的不

2、适应。人的情绪易被周围环境所感染,入学新生对学校环境适应不良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典型的恋旧心理,这往往会成为他们在新环境中学习、人际交往的障碍。不适应新环境包括对新同学、新老师、新课程、新的教学方法等存在着紧张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的不适应 幼儿园的环境布置是比较随意的家园化布置,幼儿周围充有着可爱的玩具和卡通形象,色彩丰富,趣味性强,而小学环境布置比较规范,相对而言显得较为生硬和单调。2、作息时间不适应。 在幼儿园没有严格的上、下课时间规定,比较自由,中午还可以午睡。而上了小学就要严格遵守时间安排,早上不能迟到,上课时不能自由活动。学生就感到好像失去了自由,心情压抑。3、学习内容的

3、不适应。 幼儿园的知识以玩为主,上了小学就以学知识为主了,学起来没那么轻松。当孩子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往往会情绪低落。4、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在幼儿园,没有学习的竞争和压力,以玩为主,到了小学里,学生之间的关系一下子由简单的“玩伴关系”转变为“同学关系”、“竞争对手”、甚至为“干部与群众关系”。由于入学新生互相不熟悉,“陌生感”强,加上缺乏交往的主动性和一定的技巧,会有一些孩子总是没有朋友,显得孤独不合群,时间一长,易造成心理障碍。二、新生不适应的个别表现及解决办法 虽然我们为一年级新生能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做了很多工作,但仍有一些孩子有不适应的表现。担任了班主任工作十几年的我,迎来过一届又一届的一

4、年级新生,为了更好的解决一年级新生不适应学校环境的表现情况,我一一地把自己班级中孩子们表现的情况进行罗列:1、经常哭的孩子六岁多的孩子,要掉些眼泪是正常的,但在学校经常哭那就显得很不适应了。这当然与孩子的孤独感强烈有关,无助的感觉让他们只能用眼泪来表达。还有的是着急,一急就哭鼻子。教师解决办法:鼓励别的孩子多与他们一起玩,老师多给些小任务,对于着急的孩子,可以事先给一些关照,当然要更多地给予鼓励。2、不爱吃学校饭菜的孩子学校的饭菜自然没有家里的饭菜做得可口美味,可根据以往的经验,一年级的孩子往往在学校里是抢着吃饭的,可能是新鲜,也可能是有同伴和老师的鼓励。只有个别人的孩子不爱吃学校里的饭菜,也

5、有孩子挑食。估计是与在家里吃饭的习惯有关。教师解决办法:打饭菜的时候先少一些,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太爱吃饭菜却很多,少一点容易战胜恐惧心理,少吃肯定比不吃好,这样可以一点点解决问题。3、上课坐不住这是最常见的问题了。40分钟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是比较难熬的。即使很专注的孩子,能坚持一节课“跟着老师”转的也并不多见。有的孩子特别爱与别人讲话,影响老师上课。这与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教师解决办法:一年级的课一般都不会由老师一个人讲到底,会安排许多活动,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调节注意的分配。对那些实在坐不住的孩子,可以要求放低一些,并在每节课里多关注,适时点名提醒或提问,或者多给一些机会上台表演或展示等,鼓励和表扬会起到比较大的激励作用。4、做什么事都动作很慢这也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因为学前的成人对他们的帮助太多,或者由于孩子个体的问题等原因,有些孩子表现得与同龄人的动作速度不相一致,使他们在例如理书包、准备学习用品、搬凳子甚至写字等都比别人“慢半拍”。这与学前的训练及家长的要求有关。教师解决办法:适时进行必要的专项训练,特别是要告知最佳方法,使孩子明白做事的顺序。同时,请别的孩子一起来帮助。课堂学习要求可以放低一些但要特别关注能否跟上其他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