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第六十六届友好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259750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第六十六届友好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第六十六届友好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第六十六届友好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第六十六届友好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第六十六届友好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第六十六届友好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第六十六届友好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友好学校第六十六届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5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到指定区域。2.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 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新石器时代中国所在

2、的东亚大陆野马广为散布,曾为原始人类猎取为食。大约6000年前,欧亚大陆草原的游牧民族首先将野马驯化为家马,家马渐次传入中原农耕区。晚商以后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马的遗骸越来越多,如河南安阳殷墟与山东临淄春秋时期大型马葬遗址。马匹作为重要的驼畜,春秋以前在中原主要用于牵引战车,赵武灵王向匈奴学习“胡服骑射”之后,更多地用于骑乘。由于自然条件所限,中原农耕区繁衍的马匹不但从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且品种易退化,因此需从临近的蒙古高原输入。蒙古马,是世界上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 体格不大,但身躯粗壮,四脚坚实,耐力好,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汉武帝时,为对抗匈奴,派张骞出使大月氏。张骞路过大宛,了解到当地

3、最为出名的物产是骏马。这种马与中原习见的蒙古马差异明显,身长体高,速度耐力兼备,是极为优良的战马。汉使看到这种马前膊流出的汗水中有血,感到奇怪,汉郊祀歌描写道“沾赤汗,沫流赭”,便以“汗血马”名之,又称“天马”。汉武帝为求“天马”,数次向大宛遣使,而大宛不仅不答应,且杀害汉使, 引起汉将李广利两次率军征讨,最终如愿获得上等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的雌雄马3000余匹而归。汗血马的引进数量毕竟有限,而以良种西域名马与蒙古土种马杂交可使后代改良性状。汉以后,汗血马仍然不断输入中原。蒙元是域外良马进入中原的另一个重要时代。由于蒙古帝国地跨亚欧大陆,其西北与中欧相接,西南临地中海,因此元代对遥远地域的良马

4、有了更多认识,知道除了中亚的汗血马(即阿鲁骨马/小西马)以外,还有产于阿拉伯与地中海地区更好的脱必察马,即“大西马”,由于看惯矮小蒙古马的蒙元贵族非常珍视“西马”,有些回回商人投其所好,远赴西亚购取,花费巨大。元仁宗即位之初,监察御使哈散沙因此奏请禁止,得到仁宗的批准。但实际上,延祐七年(1320 年)仁宗去世后,察合台兀鲁思汗怯别每年都数次遣使进献西马等方物,元亦给以年例或回赐,其中仅泰定二年(1325年)一次就赐钞4万锭。古代中国兼有东亚大陆的农耕区及与之毗邻的蒙古高原。游牧民族所驯化的马匹不仅是 古代亚欧人跋山涉水长途往来的主要载畜,它本身也是丝路沿线各族人民之间互通有无的重要交换物。(

5、 选自古代东西方交流中的马匹,有删减)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野马最初只是人类猎取的食物,后来野马驯化为家马后才为中原农耕区耕地所用。B. 大宛的“汗血马”身长体高,速度耐力兼备,它的出现深受欢迎,即刻取代了蒙古马。C. 蒙元域外良马除了“汗血马”,还有大量进入中原的产于阿拉伯与地中海的“大西马”。D. 元仁宗即位后,禁止商人远赴西亚购取“西马”,主要是因为购取“西马”花费巨大。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介绍了古代东西方交流中的马匹,其中主要阐述了马匹引进、功能的转变过程。B. 文章在论述观点时,主要运用了例证法,通过

6、具体的史例,使所论述的观点更具说服力。C. 文章以大量篇幅阐述马匹引进的过程,显示了马匹在古代东西方交流中的重要作用。D. 对于马匹的重要作用,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归结出了它的价值。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在赵武灵王没有向匈奴学习“胡服骑射”之前,马匹只是作为驼畜而没有用于骑乘。B. 汉将李广利两次率军征讨大宛,可见“汗血马”的名贵及马匹在当时社会的重要作用。C. 察合台兀鲁思汗怯别与元朝马匹、年例的往来,实际上是民族之间互通有无的过程。D. 晚商以后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马的遗骸越来越多,说明马匹已经渐次传入中原农耕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7、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阳光的味道已经好几天没出太阳了,他的心情也差到了极点。自从关到这里之后,他对阳光有着异乎寻常的渴望。下午,天气突然放晴,有阳光透过铁窗的栅栏,斜射到冰冷的水泥地面上。看到阳光,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过一抹神采。他霍地站起身,快步跑到铁窗前,朝着阳光照进的地方拼命吸了吸鼻子。尽管室内的空气有些污浊,但他还是闻到了那种暖暖的阳光味道。他从小生活在农村,对阳光有种特殊的偏爱。无数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提着篮子,跟在母亲身后,挖野菜、拾麦穗、摘豆角温暖的阳光洒在他和母亲身上,带着一种田野的芬芳和泥土的清香,那味道好闻极了!从那时起,他就特别喜欢阳光,喜欢那种淡淡

8、的阳光味道。上学后,他坐在了临窗的位置。每每听课走神或是昏昏欲睡之时,只要用力吸吸鼻子,闻一闻窗外阳光的味道,便顿感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或许是阳光给了他自信和力量,高考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省内的一所重点大学,并于大学毕业后进入了省城的一家大型企业。到企业上班后,他依然是那种风风火火的阳光性格。两年时间,他就由一名普通员工提升为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后来,他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妻子不太爱讲话,但很能干,很会体贴人。婚后的日子过得很平淡,也很温馨。妻子知道他喜欢阳光,就特意在不大的院子里拴了一根铁丝,只要一遇晴天,就把家里的被子一一摊在铁丝上晾晒。晚上,他躺在暖乎乎的被窝里,嗅着清新的阳光味道,感

9、到异常的幸福和温暖。有了阳光的滋润,他在事业上干的特别顺。几年时间里,他由部门经理到行政总监,再到副总经理,最后又坐上了总经理的位子。记得荣升总经理那天,妻子炒了几个他最爱吃的菜,陪着他在院子里坐了很久。午后的阳光照在他们的背上,很舒服、很惬意。当时妻子都说了些什么,他已记不太清,只记得妻子再三叮咛他当领导了,平时工作忙,记住要多在外面晒晒太阳,因为在太阳底下心里才能亮堂!他知道,妻子最了解他的个性,让他晒太阳是想告诫他要光明正大地做人。刚开始时,他确实努力去做了,可后来他就渐渐迷失了自我。那一次,当一个包工老板把他拉到夜总会里昏天黑地畅玩一夜后,他突然发现原来黑夜比阳光下更加充满诱惑!于是,

10、他开始远离阳光,沉醉于灯红酒绿、放纵享乐的奢靡生活。尽管妻子依然在天天为他晒着被子,但他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后来,他干脆不再回家“瞿”一声尖利的哨音响起。他知道,该是放风的时间了。这哨音,让他想起了那辆呼啸而至的警车。那天,当他戴着冰凉的手铐,低着头钻进警车时,他蓦然感觉天气是那么的冷!身陷囹圄后,他的心更是冷到了极点。平日里那些个两肋插刀的哥们和点头哈腰的下属也都一哄而散,没人再会想起他。后来,妻子得知消息,赶过来看他。他满怀愧疚,低着头没说一句话。那次,妻子也没有太多的话语,只是揉着发红的眼睛,无声的抽泣。末了,妻子颤抖着声音告诉他,要他安心改造,别忘了多晒晒被子。那一刻,他不禁潸然泪下

11、“咣当”一声,大铁门被重重打开,一名狱警站在门外,“9 号,该出去放风了,还愣着干吗?”他激灵一下,站直身子,快步向牢门走去。刚走几步,他又折身回来,一直回到角落的床铺前,抱起了铺上的被子。“这都下午了,你还晒被子?”狱警问他。“是啊,出太阳了,晒晒被子,心里亮堂些!”说完话,他扛着被子,大步向大院中走去。西斜的太阳下,他吸了吸鼻子,再次闻到了阳光的味道(选自天池,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小说写他小时候在阳光的照耀下挖野菜、拾麦穗、摘豆角以及上学后沐浴着阳光读书的情形,其目的是突出阳光在他人生中的作用。B. 结婚以后,他躺在妻子晾

12、晒过的暖乎乎的被窝里,享受着阳光的味道,更受到阳光的滋润,所以事业上一帆风顺,最后坐上了总经理的位子。C. 他在当上总经理之后,一开始还能光明正大地做人,但是后来没有抵制住诱惑,一步步滑落到犯罪深渊,其遭遇说明了外界诱惑的可怕。D. 小说运用第三人称的手法叙事,侧重于描写被关在监狱中的他的所见所闻所思,作为一个曾经的成功人士,其最后的结局让读者深思。5. 小说中的妻子有哪些突出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6. 小说中的“阳光”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问答。(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材料一: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全域旅游的加速发展,旅游业

13、对国民经济的支撑能力得以持续增强,而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新型业态也得以迅速崛起。文化旅游1.0时代主要依托的是老祖宗留下的资源,文物发掘、遗迹保护、古建修复、文化恢复是这一阶段最主要的开发形式。文化旅游2.0时代不以有限资源而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无中生有、变废为宝”是主要特征,文旅产业的智造业属性得以彰显,不断迭代成为必然的选择,“永远建不完的迪士尼”即是文化旅游2.0的典型代表。可以说,未来,谁拥有了创意和科技创新能力,谁就是文化旅游2.0时代的赢家。(摘编自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17)材料二: “十三五”期间,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经济结构调整需加速发展服务业,动力转换需增强

14、内需消费的拉动力,改善民生需进一步释放国民的休闲需求,这些都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重要机遇。2015年在线旅游市场迅速扩张,市场交易规模为4273.2亿元,在移动互联网产业大爆发的背景下,旅游行业迎来“新春天”,新业态的文化旅游业也随着蓬勃发展。从自由行主题角度来看,2015年中国在线自由行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的人数越来越多。该主题的旅游渐向2040岁青年、中年群体拓展。不同年龄段的选择文化体验游的用户占在线自由行用户总数的比例各不相同,其中,2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9.7,2130岁的用户占20.5,3140岁的用户占15.8,4150岁的中年人占4.7,远远高于同类型用户参加海岛度假游、疯狂购物游

15、的比例。可见,文化旅游渐渐受到旅客的追捧,市场空间不断扩大。(摘编自中投顾问文化旅游专题)材料三:大众旅游的旅游者并不是历史学者、文化学者,也不都期望以旅游来“阅读”中国文化这部恢弘的历史长卷。所以,在依据资源本身的文化类型进行产品组合时,应考虑到资源的功能性转换,使整个线路切合场景活动特点和旅游者的审美习惯,否则就可能脱离市场。毫无疑问,文化旅游产品应该具备相应的主题。主题越鲜明,越典型集中,越富层次感,就越有利于分层次、多视角地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展示,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文化旅游是一段时间有限、场景集中的经历与体验。旅游者在有限的时空中获得文化旅游的体验和感知,因此,文化旅游产品就必须用典型、形象、通俗、有趣的形式去展现文化,才算是定位得当。文化旅游不仅是一种文化观赏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介入和文化参与活动。崇尚参与和亲身感受是现代旅游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有必要研究为旅游者提供亲身感受和亲自参与的机会的有效措施,以便旅游者进入体验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角色当中。(摘编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材料四:随着旅游者对旅游活动内容的文化性需求不断提高,以感知异域文化特色、体验异域文化氛围为目的的个性化旅游正在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旅游目的也从单一的观光活动向更富于知识性的文化旅游转变。因此,选择文化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