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捕捉科学之美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186953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镜头捕捉科学之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用镜头捕捉科学之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用镜头捕捉科学之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镜头捕捉科学之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镜头捕捉科学之美(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镜头捕捉科学之美什么是科普摄影?李秋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科普作协科普摄影专业委员会、数字科普教育委员会副 主任委员):科普摄影是为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而 进行的摄影创作。包括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创作的不同门类、 学科和主题的摄影创作与作品,如 X 射线摄影、显微摄影、 隧道扫描摄影,地质摄影、海洋摄影、动植物摄影、天文摄 影、科学新闻摄影、科学考察摄影、科技人物摄影、科学活 动摄影,以及生态和环境摄影等。它是当前普及科学知识和传播科学精神的必备工具,也 是科学(科普)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技能。科普信息的采集积 累通过摄影的记录功能而实现,科学之美通过摄影的艺术

2、审 美功能而普及。科普摄影和生活摄影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秦隆(供职于中科院植物所,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植物 专业的科普作家、科普摄影师) :作品之中必须要包含一定 的科学知识,很多情况下甚至可以为了保证科学性而牺牲一 定的美感。李秋弟:我认为最大区别在于科学性。科普摄影的灵魂 在于真实且具有科学性,真实而形象地记录和表现科研、科 普或科学活动,表现这些方面的新鲜事物和人物动态。比较 而言,生活摄影较少受科学性、目的性的约束。如今,爱好 摄影的人越来越多,但你知道什么是科普摄影吗?它和普通 摄影有何不同?为提高广大青年的科学素养,激发青年发现 科学、热爱科学的热情,展示青年人眼中的科学之美,首届

3、“科学之美”青年摄影大赛于 3 月底启动,以“科技 ?创新 ? 人文 ?生活”为主题,由中国科协机关团委指导,科学普及 出版社团总支主办,科普中国微平台、科学普及出版社官方 微信?M微博、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知识就是力量微平台 共同支持。为更好地展现科普摄影的魅力,我们特别采访了 大赛的几位评委老师,就科普摄影的相关专业问题进行解答。如何通过摄影,更好地呈现科学之美? 秦隆:在展示照片的同时配以深浅适宜的文字说明,能 够让观众在感性的视觉刺激之后,更客观详细地了解照片中 所蕴含着的科学知识。比如下面这张图,如果不加图注就是一幅很普通的小黄 花特写,但加上图注以后,就能让大家了解到这种名为“角 茴

4、香”的植物在罂粟科植物的家谱中起到怎样一种承前启后 的作用。科普摄影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秦隆:我认为,如何将作品的美感与科学性结合在一起 是最难的。通常情况下,我会尝试拍摄组图。比如在拍摄某 种野生花卉时,可能在构图、虚化等方面为了追求美感而失 去了很多植物学方面的信息,所以对其特征进行科学性优先 的补充拍摄。您认为,摄影器材对摄影质量是否有影响? 李秋弟:摄影器材的确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更 重要的是摄影者要有思想,作品才会有内涵和艺术感染力。陈杰(美国 Gettyimages 签约摄影师、国家地理旅行者 合作摄影师) : 很多人一直在追求器材,想用器材的提升来 提升摄影质量。其实,摄影更是一种艺术的创作,关键在于 创作者本身。摄影师的摄影器材如同画家的画笔一样,只是 工具而已。摄影器材的好坏对摄影质量肯定是有影响的,但 绝对不是根本性影响。李秋弟老师说: “通过科普摄影,可以从兴趣和审美入 手,养成科学观察和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潜移默化地巩 固和拓展各领域知识。 ”青年朋友们,带上相机去体验别样 的科普之旅吧!用镜头探索看到的科学世界,将科学的印象 定格在照片的方寸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