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防控和消毒隔离措施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183405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的防控和消毒隔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艾滋病的防控和消毒隔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艾滋病的防控和消毒隔离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艾滋病的防控和消毒隔离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艾滋病的防控和消毒隔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的防控和消毒隔离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艾滋病防控及消毒隔离措施一、科学防控艾滋病提起艾滋病,人们往往谈“艾”色变,许多医务人员也存在着强烈的恐惧感。事实上,只要以科学态度正视这种疾病,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防控艾滋病应做好以下几点。(一)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艾滋病的感染和扩散。艾滋病是由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叫艾滋病毒,简称HIV/AIDS)感染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艾滋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眼泪、唾液、尿液及脑脊液等中,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病毒浓度最高。当人感染这种病毒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可能数年(58年)不出现症状,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只有当感染者的免疫

2、功能损害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有关症状,当达到一定的标准时才可确诊为艾滋病病人。HIV对热敏感,5630分钟能灭活,75%酒精,0.2%次氯酸钠及漂白粉也能灭活病毒。但对0.1%甲醛溶液、紫外线和射线不敏感。HIV在PH7.1,37的条件下可以存活24小时;玻片表面的HIV经过干燥处理后,其活性降低512倍;经冷冻处理,其活性降低45倍。HIV不耐酸,PH3.0时病毒滴度在10分钟下降4个对数。(二)传染源及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传染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1性接触传播:指同性或异性涉及体液交流的性行为。2血液传播:输血及注射: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注射器针头未

3、经严格消毒,含有少量HIV污染的血液,重复给其他人应用,有造成感染的危险。吸毒: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血制品未经彻底灭活处理。器官或组织移植,以及人工授精。受到HIV污染的锐利器械刺伤。3母婴传播:感染HIV的妇女在围产期及分娩时通过胎盘或产道分别传播给胎儿和新生儿,哺乳也可将HIV传播给婴儿。(三)预防措施:HIV在外环境中抵抗力并不太强,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对HIV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1预防经血传播:严格筛选献血员,保证医疗用血安全。临床医生要严格掌握用血指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劝告吸毒者积极戒毒;要严格医疗用品的消毒和灭菌,有条件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2预防性传

4、播:提倡洁身自好,遵守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避免性传播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保证性行为的安全性,正确使用安全套。3预防母婴传播:有感染HIV危险的妇女,在怀孕前或怀孕期应做HIV抗体的检测,如已确定感染了HIV应避免怀孕。二、消毒隔离措施(一)病房的布局:艾滋病病房可划分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不同的区域所能造成HIV传播的危险程度不同。高危险程度的污染区要有更加严格和明确的措施和制度,以降低HIV传播的可能性。污染区是指对患者进行各项治疗的场所、患者居住的房间、各种废弃物和污染物的处理场所等,包括病房、病房间的过渡间、病房外走廊、治疗室、污物间等。在这些区域,对患者进行各种各样的诊疗、护理和操作,

5、经常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发生职业暴露的可能性较大。半污染区包括医生办公室、护士站、配药治疗室、工作人员休息室、病房内走廊等。(二)病房的设备:每间病房的床位数为2至4张。无症状或症状相对较轻的患者可住4人间。患者病情复杂危重(如昏迷、消化道呼吸道出血、呼吸循环衰竭等),需要进行多种治疗和仪器监测时,应保留出足够的空间。病房内的生活设施力求实用、简洁。便于擦拭及消毒。每间病房配备独立洗手间,不使用座式便器,防止接触性传播。地面应进行防滑处理,防止患者意外受伤。洗手间内配有生活垃圾袋,病房专用拖把及常用消毒液。提供充分和必要的室内照明设备,保证医务人员在医疗操作过程中有良好的视觉条件。(三)室内

6、保洁就诊室内的保洁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数量,从而提供比较卫生的就诊环境。由于暴露于血液、污染的利器和其他物质,医务人员都有被感染的危险。因而,良好的室内就医环境有助于减少意外感染的可能。1普通的清洁剂和水用于低风险地区的消毒及一般的清洗。清洁剂可以清除尘土,溶解油脂,去除污垢。2消毒剂(含氯5%溶液)使用消毒剂可以快速消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含氯5%溶液最为常用,5%的石酸盐(酚和来苏)也可以使用。(四)地面消毒医院地面经常受到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的污染,由于人员的流动大,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地面污染,极易造成病毒的扩散。当地面没有明显污染情况下,通常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擦拖地每日12次,清除地

7、面的污秽和部分微生物。当地面受到HIV污染时,通常采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或0.2%过氧乙酸溶液拖地或喷洒地面。(五)墙面消毒医院墙面在一般情况下污染程度轻于地面,通常不需进行常规消毒。当受到HIV污染时,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洗,墙面消毒高度一般为22.5米。严重污染可用含有效氯500mg/L一300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雾和擦洗处理,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喷雾量根据墙面结构不同,以湿润不向下流水为度,一般为50200mL/m2。也可用过氧乙酸配制成0.2水溶液喷洒或擦洗墙面进行消毒。(六)物品消毒室内用品的表面受到HIV污染时,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病人用过

8、的医疗用品,没有保留价值的废弃物,如敷料、纱布等应焚烧处理;需重复应用的可采用煮沸30分钟或用2%的戊二醛浸泡45分钟后清洗,再经高压蒸汽灭菌。(七)常用室内空气的消毒方法1臭氧。2紫外线。3熏蒸和喷雾。4空气消毒机。(八)抹布和拖把的消毒擦床抹布: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等抹布分别使用,不得混用。使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进行擦拭,一床一巾湿扫法。用后在25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消毒30分钟,清洗干净,晒干备用。拖把:不同场所不得混用,使用后应先消毒,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清洗干净、晾干备用。三、医务人员防护措施1医务人员在接触艾滋病病人时,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9、。如进行可能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护理操作时,应加穿隔离衣,戴手套,必要时戴保护眼镜和口罩。接触污染物后要严格洗手。医务人员手上有伤口不宜参与艾滋病人的直接治疗和护理。如误被HIV污染的尖锐器械刺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尽快把血液从伤口挤出,再用碘酒、酒精消毒,然后报告相关部门,根据暴露源程度及暴露级别考虑尽早(最好4小时内,不超过24小时)进行预防性用药。若为眼睛或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则要用大量的清水反复冲洗干净,然后同上述方法进行报告及预防用药。此外,即时及三个月后分别做艾滋病毒抗体检测。2进行内窥镜检查、拔牙、镶牙、手术等与血液和体液接触的工作时,要穿防护衣、戴口罩、眼罩和双层手套。3运送检验标本要注意密闭,标本要标明“提防污染”。4处理被污染物品时,要戴手套和穿围裙。5医疗废物须用不透水的双层黄色胶袋密封,贴上警示标签方可送焚化;被污染的衣物,也要标明醒目标志以便特殊处理。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