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造园手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148143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造园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造园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造园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造园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造园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造园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造园手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中国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造园手法 学习了园林艺术鉴赏这门课,使我受益匪浅。其中皇家园林的造园手法更是让我大开眼界。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

2、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使皇帝的权威极重,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因此在中国园林

3、中皇家地位的尊贵是不可动摇的,在园林建造手法上,可以说是专横跋扈的,于是,在园林中表现为淋漓尽致的施展和无限的追求 一般建在京城里面,与皇宫相毗连,相当于私家的宅园,称为大内御苑;大多数则建在郊外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的地方,一般与离宫或行宫相结合,分别称为离宫御苑、行宫御苑。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则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并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 清朝时期,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高潮时期奠定于康熙,完成于乾隆,由于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明朝的宫殿,这样皇家建设的重点自然的转向于园林方面。那时,从海淀镇到香山,共分布着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

4、)、圆明园、畅春园、西花园、熙春园、镜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自得园等90多座皇家园林,连绵20余里,蔚为壮观,此外在北京城外还有许多皇家御预苑。其中以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北海最为出名。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和处理政务的场所。距离北京180公里。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

5、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 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平原区西部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光; 东部古木参天,具有大兴安岭莽莽森林景象。在避暑山庄

6、东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这就是外八庙, 在风水选址上,中国的皇家园林是占尽了风水宝地。承德的避暑山庄也不例外,东北来水,东南积水,东南流去,西北高山,山是昆仑的代表,是玄武的象征,水是青龙和朱雀的象征。在园林内部,也是仿照风水的格局,进行东,南、西,北的四围山的堆叠,前为案山,后为座山,东为左辅,西为右弼,四围山之中是地势低下的盆地。于是,在盐地中积水为池,以像朱雀,在山水格局上,中国皇家园林采用的是山型的山水园风格。以山为主,以水为辅,讲究智水与仁山的结合。以仁为主,以智为辅,也是中国人的道德观。所以园林中必有堆山,山体高大,以山上的主体建筑为视觉中心,以水中的小岛为构图中

7、心,采用两心合一。避暑山庄是利用天然形胜,并以此为基础改建而成。因此,整个山庄的风格朴素典雅没有华丽夺目的色彩,其中山区部分的十多组园林建筑当属因山构室的典范。在分景与围合上,中国皇家园林采用实墙厚景和高墙的形式。如北京皇城内园林,每座园林都有高高的城墙围护,承德避暑山庄也是如此,这样的围合是把墙当作安全的城墙来设计的,体现了当时帝王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统治地位特点。而在框景,对景和漏景上,中国皇家园林运用得非常多。框景一般用窗框来实现:对景般是用山水之隔来实现;漏景一般是用回廊或游廊来实现的。在建筑上,表现为如下几点:第是类型上,主要是以殿堂为主亭台楼阁为辅中国皇家园林中的宗教建筑占有很大一部

8、分,这一点与皇家的积德求寿有关第二是建筑布局上以规则中轴线对称为主第三是建筑数量上采用密集型建筑密度比较大第四是建筑体量比较大第五是桥梁,多采用石拱桥在轴线,对称和中心上,皇家园林是坚定不移地走轴线与对称的道路。如颐和园,从后山的北宫门到风景中心的佛香阁,以至昆明湖的凤凰墩,是一条明显的轴线同时采用轴线与对称的有坤宁宫后面的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花园等在道路上,中国皇家园林多采用砖,瓦,石等材料的拼花。以人工的陶制砖石为主,以自然的山石为辅,运用图案构成的方法。在植物栽植上,用体量比较小,绿化覆盖率比较低,主要是为了显出人工之中见自然的效果。植物种类上,多喜欢采用四季的植物,开花的植物。如

9、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对春之桃,夏之荷,秋之枫,冬之松,都有同样的喜好,是儒家 思想中庸之道的表现。在植物修剪上永远是自然形态的优美高于一切,追求天然去雕饰的效果。而避暑山庄的主要构思就在于突出自然山水之美,循自然景观修筑建筑,不饰彩画,以纯朴素雅格调为主,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展现园林艺术美感的同时凸显皇家的庄严大气。后因经过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使其逐渐改变了原有的风格,亦步亦趋于汉唐建筑宫苑,以豪华而错落有致、布局新颖而富有变化的建筑群见胜。避暑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与其它园林相比,有其独特的风格。山庄宫殿区布局严谨,建筑朴素,苑景区自然野趣,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

10、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山庄融南北建筑艺术精华,园内建筑规模不大,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庄重,简朴适度,与京城的故宫,黄瓦红墙,描金彩绘,堂皇耀目呈明显对照。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避暑山庄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它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中国皇家园林的造园手法具有相当的深度,可以说是若干

11、年来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皇家园林开创了园林景观学科的先河,使中国园林的古典主义美在国际社会上得到认可。这些在避暑山庄的建筑上都可以体现出来。避暑山庄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依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园林艺术之精华于一身。展现了中国古代木架结构建筑的高超技艺,实现了木架结构和砖石结构、汉代建筑形式与少数民族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避暑山庄不仅仅是素材与技艺的单纯运用,而是把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内涵注入其中,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皇家园林造园手法具有相当的深度,可以说是若干年来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皇家园林开创了园林景现学科的先河,使中国园林的古典主义美在国际社会上得到认可,承德避暑山庄是皇家园林的一个成功的例子。【精品文档】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