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杜绝小学化倾向致家长一封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115613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杜绝小学化倾向致家长一封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幼儿园杜绝小学化倾向致家长一封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杜绝小学化倾向致家长一封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杜绝小学化倾向致家长一封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绝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致全园幼儿家长的一封信亲爱的家长朋友:您好!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关键发展期。3-6岁是儿童习惯养成、性格培养、想象力开始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专家们认为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孩子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因此,玩游戏既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在玩耍中学习。但是个别幼儿园存在一些“小学化”的现象: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等小学课程内容;按照小学的作息时间上课;给孩子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甚至还组织跟小

2、学内容有关的考试测验等等。亲爱的家长朋友,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和在一张别人打过草稿的纸上作画,您觉得那个更容易成功呢?可以说,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对孩子的危害性影响深远。3-6岁孩子身体系统和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过早进行读书、写字训练,会影响孩子的肌肉和骨骼的发育,对孩子身体健康发展极为不利。3-6岁是孩子智力的启蒙阶段,“小学化”的教育与孩子心智发展水平不匹配,急功近利的“拔苗式”超前教育违背了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违背了3-6岁孩子的天性,易导致孩子过早产生厌学情绪。孩子在幼儿园提前学习了小学知识,进入小学后,对学过的知识没有新鲜感,难以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好奇心,孩子易形成不爱思考、不爱

3、主动探索、缺乏充分想象力的不良学习习惯。实际上,在幼儿园提前学习过小学知识的孩子,普遍会在二、三年级学习新知识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进而产生挫败感,影响孩子持续学习的自信和动力。家长朋友们,杜绝幼儿园“小学化”,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从2011年开始,教育部就多次发文严禁幼儿园“拔苗助长”式的超前“小学化”教育和强化训练。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特别需要家长们的支持与理解。为了您的孩子,请您和我们一起从根本上转变“幼儿园应该多教一些汉字、多认一些拼音、多做一些算术题”等错误观念,遵循孩子身心发育规律和教育规律,重视孩子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理性看待孩子的“幼升小”入学准备,尊重幼儿学习兴趣和需求,努力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大胆探究,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高速发展需求,为孩子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人生不是一场短跑,更没有赢在起跑线的说法!“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让我们携起手来,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真诚地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祝您及家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