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下期中考试试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11157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七下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七下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七下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七下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七下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七下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七下期中考试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初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答案提示:脑子拐个弯儿,别有一片天儿;思路开阔点儿,题会很简单。题号一二三四总分(一)(二)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简短阅读。(5分)登上天子山顶,放眼望去,且不说远处的重峦叠障,叫你心胸开阔;单是眼前的鬼斧神工就让人为之震悚。山峰,像宝剑,直插青天;像老翁,pn shn 缓行;像将军,威风凛凛。仅仅用惟妙惟肖形容是不够的,她不仅让人为荒谬的所谓艺术创造而ku zu,除此之外还有神奇瑰丽么?来天子山吧,它可以使你满怀狼籍的心情为之清洗一空。(1)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写出正确的。 障 改为 嶂 ; 籍

2、 改为 藉 (2)加点字的读音依次是: song ; miu (3)根据拼音依次写出词语: 蹒跚 ; 愧怍 (4)文段用的两种表达方式是: 描写 ; 议论 (5)根据文义判断:文段否定了人类的艺术创造。( )2、词语的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 C )A寒噤:因寒冷而哆嗦;典质:质朴的典型 C憬悟:醒悟;风情:风土人情B絮说:絮絮叨叨地说;赋闲:悠闲自在 D花甲:六十岁;伛偻:丝丝缕缕3、在山的那边一文题目中,“山” 有两重含义,一是山,二是人生路上的挫折。我们本学期学过的课文还有类似的题目,请写出两篇。(2分) 台阶 ; 蜡烛 4、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2分)王通天真可谓博学多才,精数

3、理化,通文史哲;地上的事,他全知道;天上的事,谦虚点说,他知道一半。真是让人佩服。“谦虚”一词富有 讽刺 色彩;“佩服”的含义是: 讨厌 5、根据积累默写。(8分)(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2)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与“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相对的两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流水”、“酒”和“愁”是分拆不开的,李白有两句充分说明了这点,这两句是:“ 抽刀断水水更流 , 举杯消愁愁更愁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最能体现“早”字的两句是 “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5)写出和项羽有关的一个军事成语: 四

4、面楚歌 (6)根据自己的积累,在下面诗句中写上一座著名的桥名“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 鹊桥 。”(7)根据积累,填出下句。“冬天已经来到, 春天还会远吗 ?”(8)写一句关于“爱”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 6、根据阅读名著的积累,填空。(2分)“见那一群猴,齐齐整整,排作个蟠龙阵势;中军里,立一竿旗,上书 齐天大圣 四字。”“(猴王)慌了手脚,就把 金箍棒 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7、语言的应用。(2分)网名要新颖、醒目,符合自己的特点。你有网名吗?若有请写出,若没有,请给自己起一个,并说说为什么起这个网名。网名: 没有灵气的名字可以不给分 说明

5、: 关键要讲清为什么,或从意义入手,或从时尚入手,或从个人性情入手,或从悦耳入手都行。要有灵气且时尚。 一、 阅读 文段(一)(12分) 女儿喜欢上了枫叶,要集两片熟透了的枫叶,说要鉴赏枫叶上的秋意,写一写秋天的意趣。她喜欢读些很欢快的文字,写些稚嫩的小文,老师因鼓励的需要评她为写作能手,因而她也对观察很是热心。一次学校评选写作之星,她很在意,做了许多准备。可是,评选的时候,老师连续点了十一个小朋友名还没有点到她,她有点失望,心想也许榜上无名了。到最后,老师才说,她的作文,立意新,选材新,句子写得很美,被评为特等奖,她是最耀眼的写作之星。她自然是很得意了。回家后对我说:“我说有我,肯定有我,等

6、一会儿一定点我的名字;等了一会儿,郦老师果然点到了我的名字。”脸上还带着自豪的神情。我应付着,嘴里有一句没一句说着好好好。这回要集枫叶,那我只好答应了。我们就去公园捡拾枫叶。进了公园,远远的就望见那醉人的红,像醇厚葡萄酒的浓浓的红,比旁边的白桦的金黄,多了一份沉静与收敛。她很兴奋,跑到枫树下,要捡拾心仪的枫叶。在树下转了两圈,回头对我说:“爸爸,阿姨扫得太干净了,一片好看的枫叶也没有剩下” 。我到树下看看,还真没有有中意的枫叶。我说,那你就摇晃一下树干不就有树叶落下吗?“那还是我要的枫叶吗?”,是的,那不是她要的枫叶。她很认真。那就等一等,深秋的早晨总有一片枫叶飘下来。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

7、十分钟过去了,竟然没有一片落下来。十分钟的等待,竟然让我感觉到了漫长,有了些不耐烦。“月儿,我们走吧,爸爸还有事呢。”我说。因为还要上班,不能再等了。 “唉!好吧。”她很失望,少了来时的欢蹦乱跳,不情愿的一步一回头地往回走。就在我们刚刚走了二十几米的样子的时候,突然一阵秋风吹来,那棵枫树便向我们欢快地摇头招手,枫叶乘着凉爽秋风飘然而下,轻盈而不失沉静,炫丽中又有质朴。 “要是再等一等就好了,一定会有漂亮的枫叶。”女儿说。 “要是再等一等就好了”。 这句话从稚嫩的孩子口里说出,让我很意外,她还是一个对外面一切有无限兴趣的孩子。它让我思忖良久。是啊,许多事之所以不完美,有缺憾,不就是缺“等一等”吗

8、?在这个时代,我们因为迷茫,不知道耐心等待会得到属于自己的枫叶;我们因为有太多的欲望而浮躁,而不愿等待属于自己的那片枫叶;我们有太多的“其他的事”要去办,而错过那片将要落下的枫叶。女儿又回到了原来的她,手里拿着那两片红红的枫叶,依然是欢蹦乱跳。那是两片经历过夏天的烈日,秋天的风霜的枫叶。望着女儿那张心满意足小脸,我想,孩子!在等待中成长吧,你一定会拥有一片最红的枫叶。8、给文章加一个标题:再等一等就好了、等待自己的那片枫叶等 。(2分)9、为什么女儿说“那还是我要的枫叶吗?”这句话不得体,试着改一改。(2分) 她要的是成熟的枫叶,摇落下来的不算成熟;“那就不是我要的枫叶了” 10、“那是两片经

9、历过夏天的风雨,秋天的风霜的枫叶。”是什么意思?(2分) 枫叶要红,就要经历风吹日晒;人要获得,就要在等待中经历挫折磨难。 11、女儿说“等一会儿一定有我的名字,”的根据是什么?(2分) “她很在意,做了许多准备”。 12、文中的 “等一等就好了”是什么意思?(2分) 耐心等待成功就会到来;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要付出努力;还要不怕挫折。 13、生活你肯定有“精彩”错过?是什么原因,请谈一谈。(2分) 略 文段(二)(11分)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

10、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

11、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14、照应很重要,第段中有三个短语和后面的内容相照应,这三个短语是: 出现的比较早 、 形式优美 、 结构坚固 。(3分)15、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2分)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约”表示估计,“几乎

12、”表示大致情况 ,表示仅仅是估计和大致情况,去掉就太绝对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说说下面两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谈谈其作用。(2分)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列数字。准确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打比方。形象生动 17、从说明语言的风格上来看,属于 生动说明 说明。(2分)18、根据课文内容,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进行辨析。(2分)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技术和艺术都是方法。技术是生产等方法,是物质层面的,可复制。艺术是创造美的方法,是思维、审美层面的,是不可复制的。(大意对就可) 三、文言文阅读。下面两段文字都是写山水景物的,结合注解,比较阅读。(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二)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注:缥碧,青白色 负势竞上:凭借(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 轩邈:意思是这些树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直指:笔直地向上,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