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稳态与环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10811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稳态与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必修3稳态与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必修3稳态与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必修3稳态与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必修3稳态与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3稳态与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稳态与环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一章植物的激素调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1 )发现过程 达尔文实验结论: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向光弯 曲的部位是 尖端以下的部位。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使 背光侧生长快,出现向光弯曲。 波森和詹森的实验结论: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可穿过明胶传递给下部。 温特实验结论: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部;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尖端;生长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部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 产生,能从 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 微量有机物。(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

2、: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作用功能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 原因: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3)生长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促进果实发育(例如无籽番茄(黄瓜、辣椒等),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枝条);防止落花落果。2、其他植物激素激素种类合成部位作用赤霉素(GA)主要是未成熟的 种子,幼根或幼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焉的叶片抑制细胞

3、分裂,促进叶与果实的衰老与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促进果实成熟3、 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单独一种激素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 作用控制着植物的 生长和发育。4、活动: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内环境的稳态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细胞生物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情况多细胞生物则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2、体液-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细胞外液(存在与细胞外,约占内环境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2/3)织液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组织液 是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毛细血

4、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 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3)细胞外液的主要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3、稳态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I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内环境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能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并相应地调节人和动物多方面的活动,对内能协调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它们相互配合形

5、成一个整体,对外使人和动物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2、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3、动作电位:适宜强度的电刺激神经后产生的能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负电波 4、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 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要点: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才会出现反射现象)5、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将兴奋传至中枢分析综合将兴奋传至效应器产生相应反应组成部分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 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中枢神经的一部分)传出神经元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支配的腺体或肌肉等)6、体温调节:人

6、的体温要维持稳定需要产热=散热;调节中枢:下丘脑(1)产热的主要器官: 肌肉(2)散热的主要方式: 皮肤出汗 在寒冷的刺激下, 产生反射性的血管 反应,皮肤温度 ,散热量 在温热的刺激下,产生反射性的血管反应,血流量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1激素:一些无管腺或细胞在一定的刺激(神经的或体液的刺激)作用下分泌到体液中的 某种特异性物质。2、内分泌:由无管腺或某些细胞直接将分泌物分泌到体液中的分泌现象3、体液调节:通过 体液的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的调节方式。特点:与神经调节相比,反应 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作用范围较广4、主要激素内分泌腺激素名称主要作用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 神

7、经垂体抗利尿激素、催产素体腺垂体:生长激素(化学本质:蛋白质)、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性卵巢:雌激素(化学本质:固醇类)腺睾丸:雄激素(化学本质:固醇类)5、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寒冷下丘脑 TRH垂体 TSH甲状腺 一 甲状腺激素代谢相关神经(+)( +)f|_( +)I()反 丨 馈(一)“+”为促进,“一”为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靶组织为 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的靶组织为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为 全身细胞。6、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下丘脑与垂体功能上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分泌

8、多种下丘脑调节激素,经垂体门脉到达腺垂体,调节、控制腺垂体的激素分泌;腺垂体的 激素又调节、控制有关内分泌腺体的激素分泌。7、甲状腺激素对发育和代谢的调节作用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 ,促进。 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作用,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会使生长受到阻碍。 甲状腺激素也是发育所不可缺少的,是一种婴幼儿时期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 所引发的病症。8、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1)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

9、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 育和功能,如幼年是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碘) ,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 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f非特异性防卫第一道防线: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如皮肤、粘膜等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巨噬细胞和血浆蛋白1、体液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主要是2、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异纟田胞的蛋白质、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抗体:是机体受 抗原刺激,由成熟的 B细胞或浆细胞 产生的,并能与该抗原发生 特异性 结合的具有免疫功

10、能的 球蛋白。抗体主要分布于 血液和体液。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第三道防线:B细胞起作用)T细胞起作用)人体中坏死、变3、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活化的T细胞胸腺 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骨髓骨髓淋巴干细胞抗原刺激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 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 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B淋巴 细胞增殖、分化严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进入血液)记忆B细胞(遇到同一类型抗原快速增殖)结合教材中图示进行归纳总结4、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吞噬与受体结合、亠抗原t 巨噬细胞n 嵌有抗原-MH(复合体的巨噬细胞 (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处理-分泌蛋白质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十效应性T细胞毒相同忆T细胞抗原使靶细胞裂解5

11、、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丄亠古巨噬吞噬嵌有抗原-MHC复合抗原(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f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细胞处理体的巨噬细胞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成熟的)B淋巴细胞致敏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相同效应B细胞记忆B细胞抗原抗体6、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1)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病例一一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致敏原: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类型:速发型和迟发型b病例:花粉皮肤荨麻疹;海鲜呕吐;动物毛屑过敏性鼻炎(2)免疫系统功能减退(病例一一艾滋病)F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因: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 (一种逆转录 RNA病毒)引起发病机理:HIV侵入辅助性T细胞

12、,使辅助性T细胞大量死亡?患者免疫功能严重削弱直接死因:免疫功能缺失?(防卫作用丧失f )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 感染或(监控和清除功能丧失f )恶性肿瘤等疾病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预防:洁身自爱;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不用未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 医疗时使用的注射器及检查和治疗器械必须要严格消毒;需要输入血液和血液制I品,须通过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检测。第四章 种群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2、种群的基本特征(个体不具有)种群密度一一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结构一一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i,性比

13、率一一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上间接影响种群密度(1)出生率、死亡率的概念 出生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出生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死亡率:单位时间死亡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2)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死亡率(3)种群密度概念:指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4)动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计算方法:总数=重捕数X初次标记数重捕标记数/老年亍萍潘(5)年龄结构:一个种群中各个年龄组的个体数量的比例 生殖后期 生殖期 生殖前期I 咸年牛甘麴 匚|幼年萍于数(6) 控制人口的方法:降低出生率(计划生育)(7)性比率概念: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大多

14、数物种的种群,其性比率基本保 持1:1,人类也是一样二、种群的增长方式1、种群指数增长:“ J”形增长曲线种群数量时间(1 )条件: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2)特点: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越来越快, 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其增长势头强大。(3)适用范围:种群迁入新环境的开始一段时间;实验室理想条件下(1 )形成条件: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r有稳定平衡密度:(2)特点:增长速率是变化的K值(环境容纳量)在k/2值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4大于K/2值时,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变小 值时,种群停止增长,种群增长速率为零,此时环境阻力最大(3)环境容纳量: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第五章 群落、群落的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