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100199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全卷共100分,其中含书写3分)一、 语言的积累及运用(23分)1、根据拼音正确的书写汉字(4分)容不得束f( ),容不得j( )绊,容不得闭s( )。是挣tu( )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潺潺 絮叨 仙山楼阁 B亢奋 冗杂 叹为观止C惬意 疏蜜 参差不齐 D颦蹙 叱咤 尽态极妍3、根据原文内容,为下面句中空白处选择合适的词语。(3分)1)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 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 ( A、努力 B、尽力 C、竭力)2)到晚饭时,外祖母

2、也终于 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 A、觉察 B、觉悟 C、觉醒)3)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 到说不出的大。( A、伸展 B、舒展 C、舒服)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怀旧网页的工作。B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C二十一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D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5、默写填空(7分)(1)王维在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 。 (2)春潮带雨晚来急 , 。(3)约客表现作者寂寞心情的诗句是: , 。 (4)论诗表现江山代代出新人的诗句:

3、, 。6、为了了解本地居民文化活动意愿,文化部门进行了“你更喜欢传统戏曲还是流行歌曲”的调查,下面是调查的数据统计:(3分)中老年青少年更喜欢传统戏曲85.6%8.5%更喜欢流行歌曲14.4%91.5%(1) 根据上表得出的结论: (2) 戏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针对上表的调查结果,请你给该地文化部门提出两条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合理可行的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一)(14分)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

4、,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7、请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动词 ,这些传神的动

5、作描写,表现了少年朋友们 。(4分) 8、第二段中“跑”字照应了第一段中的“ ”字。(1分)9、第二段写景充满诗情画意。从触觉来写的句子是“ ”,从嗅觉来写的句子是“ ”。本段写景的作用是 。(4分)10、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 (3分)11、第二段中写到“似乎听到歌吹了”,“我”真听见了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2分) (二)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17分)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家人嗔怪

6、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我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砂。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 x x 。落款是老人的

7、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

8、,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新课标第一网12、选文第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2分)_ 13、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4分)(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_ (2)寄出去的书原

9、来是块“试金石”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_ 14、选文第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3分) _ 15、选文第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2分)_ 16、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第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3分)_17、选文题目说“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3分)_ 三、文言文阅读(13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

10、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扶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8、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 (2)虽人有百手 (3)不能名其一处也 (4)几欲先走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新课标第一网(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忽然扶尺一下,群响毕绝。 20、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什么情态?它是什么描写?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21、结尾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