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课 时:4课时教学课型:理论课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教学重点:1.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教学难点:旅游活动的产生。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教学导入:请学生思考并提问:古代有没有旅游活动?全程考核评价点:学生对旅游发展史的了解程度。教学内容: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一、旅游活动是否自古有之有人说,旅
2、游作为一种人类的活动,自古便已有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我国古代的经典辞书或其他国家的古代文献中均无“旅游”字样。目前,人们已经形成的一个共识是:旅游是从早期旅行发展而来的。二、位移与迁徙为了人类的生存在原始社会的早期阶段,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着求生存这一核心目的进行的。这些活动集中表现为借助天然或打制的石块等简陋的自然工具进行。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能力的低下,其劳动所获数量稀少,人类的生存无时不处在饥饿、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人们不得不依赖集体的力量去谋求生存,过着一种原始共产主义式的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前,人类尚无自觉外出旅行的需要,迁徙活动完全是生存所迫。当时的这类活动都是
3、因某种自然因素(例如气候的变化或天灾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特定因素(例如战争杀戮)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换言之,其性质都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求生活动。即使是在今天,出于这类需要而远走他乡的活动也只能属于逃荒、避难或移民活动。提问1这种不断的为生存而奔波的迁徙能不能算旅游活动?为什么?答:不算,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第二节 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一、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1、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进步,生产力得到发展,剩余食物的出现到了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金属工具开始出现。随着金属工具的普及和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
4、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导致了劳动剩余物的出现和增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其他方面,农业和畜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手工业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到了原始社会末期,手工纺织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使用简单的织机,冶金、建筑、运输和工具制造等手工行业和技术也都开始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手工业日渐形成专门性的行业,并最终从家庭生产中分离出来。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同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也因此而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得以提高,劳动剩余物的增多则加速了私有制的形成。最重要的是,社会分工的发展意味着承担不同分工的人们出于生活和生存的需要而必须交换他们的劳动产品。2、在最初的
5、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例实际上,早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之后,游牧部落与农业部落之间因生活而易货的现象便已开始萌发。但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劳动剩余物较少,这种易货交换并不普及。然而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由于社会分工范围的扩大,特别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剩余产品数量增多,从而使货物交换的品种范围和数量得以扩大,并且逐渐发展为很多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尚书s酒诰中描述了殷人商业旅行的状况:“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肇牵牛车远服贾。”因此后人有“殷人重贾”的印象。可见,早在殷商时期,物资的流动交换很快便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职
6、能。随着生产分工和交换的扩大发展,到了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制社会开始形成之时,专门从事贸易经商的商人阶级开始出现。这便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从农、牧、手工业中分离出来。人类最初的外出旅行实际上并非消闲和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和产品交换或经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综观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诸多著名的古老旅行线路,例如“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琥珀之路”、“食盐之路”,等等,都是这类活动踏出的足迹。所以,联合国以及世界旅游组织在很多研究报告中都曾指出,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二、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生产力发展与产品、生产技术交换,催生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与诞生。就整个
7、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应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这种活动仍不属于旅游活动,而是由产品或商品交换而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三、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前面讲述了人们外出旅行是为了生存和商务交换,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以消遣为目的的外出旅行活动。这就表现为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易经上有“观国之光”一语,这就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并成为旅游的代名词。但享乐旅游仅限于以天子为代表的少数奴隶主,他们具有了享乐旅行的最初动机与条件。第三节 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一、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自从商贾开辟了移动生存的新道路,自三代开始延至封建社会数千年,旅途人生逐渐成为上层社
8、会人士的重要生活方式。除了商业旅行之外,人类的其他旅行活动也逐步丰富起来。1、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水路运输、陆上运输得到了极大发展旅行与交通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水路运输、陆上运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经济和交通的发展为封建时期的旅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可从当时的交通发展状况中得到反映。水路交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代便有水运的记载。在汉朝推出漕运政策之后,历代封建王朝也大都将漕运纳为国家的重要政策,因此水路交通运输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重要的交通方式。其中,隋代在发展水路交通运输上的贡献最为突出。封建社会时期水路交通的发
9、展虽然是由国家发展漕运所致,但客观上也便利了人们利用水路旅行往来。陆路交通建设也在不断发展,首先是秦朝“驰道”和“直道”的建设,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秦以后历代的道路建筑也不断有新的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历代驿站制度的发展中得到反映。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封建社会时期旅行活动的扩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和便利条件。旅行活动的规模和范围无疑都有极大的发展。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各种非经济目的旅行也在不断扩大,成为上层人士新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2、我国古代的各种旅行活动文人漫游:文人学士为了各种目的而进行的旅行游览活动,起于先秦。先秦为从政(游记),魏晋为寄情;唐宋为“宦
10、游”为谋取官职而四处走动寻谋机会。其中“寄情山水”,“托物言志”是各种“漫游”活动的副产品,就是通过对自然风光、山川景物的游览观赏中,赋予山川景物以理想性格,从而寄托自己的志向和情怀。以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为代表。公务旅行:兴起的条件是国家对外界知识的渴求。在中国封建王朝,文官制度只剩下考试一条路了,几乎所有的士人都希望通过考试取得政治地位。考试一旦僵化,所有的士人都围绕着经和书转,只有少数的人研究自然,探索自然。但国家对外界的自然又有需求,于是大规模的国家公务旅行就兴起了。例如张骞和郑和。宗教旅行:以朝拜、寻仙、取经、求法、布道为目的的一种古老的旅游活动。从魏晋盛行到唐代形成高潮。有法显、玄
11、奘、鉴真等为代表。帝王巡游:巡游,古代称作“巡”、“巡守”或“巡狩”,指帝王对诸侯所守地方的视察。孟子云:“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孟子梁惠王下)实际上是天子以最高统治者的身份,前往全国各地巡视考察地理形胜、官吏政绩和游赏名山大川。王在领土内进行的巡视游览活动中,祭天封禅是皇室大事,目的在示权扬威,震慑天下,观察民风。以隋炀帝和清乾隆帝为代表。二、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西欧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与交通发展相对中国早期封建社会而言较落后,所以旅行活动数量较少。三、中国和西方封建社会时期旅行发展的特点1、旅行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2、商务旅行仍居主导地位。3、农
12、业劳动的季节性特点及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得人们在主观上缺乏对旅行度假的要求和习惯。4、社会阶层差异:消遣性质的旅行集中在贵族阶层。第四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19世纪之后,现代意义的旅游才真正出现。首先是以消遣目的而外出观光、休闲、度假的人数在规模上逐步占了上峰,开始超过了以求生存为目的的商务旅行或其他旅行行为。在英文中,“旅游”(tourism)和“旅游者”(tourist)等词汇也于此时首度出现。这些词汇在19世纪初出现,足以说明当时的消遣性旅游活动的开展已经具有了社会意义的规模,其根本原因也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使然。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1、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并
13、且使很多的工作和生活地点从农村转移到工业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带来拥挤、嘈杂、紧张、空气污染、脏乱差、心理紧张。这一变化最终会导致人们需要适时逃避城市生活的紧张节奏和拥挤嘈杂的环境压力,产生回归自然的追求。社会的重心和中心转向城市。大量的事实证明,城市居民外出旅游的数量和出游率大大高于乡村居民,时至今日依然如此。因此,工作和生活地点方面的这种变化对产业革命后旅游活动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刺激因素。所以,现代大都市提出了“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口号。2、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随着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原先那种随农时变化而忙闲有致的多样性农业劳动开始为枯燥、重复的单一性大机器工业劳动所取代。随季节变
14、化有忙有闲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被大工厂枯燥、单一、紧张、重复的大机器生产所代替,成为人们追求休闲、轻松的动因,因而有了假日(礼拜、调休)、带薪假日的要求。用今天的术语讲,这一变化成为促使人们产生旅游动机的重要原因。3、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在产业革命之前,往往只有封建贵族和大土地所有者拥有财力和时间参与非经济目的的消遣活动。产业革命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从而使社会生产的财富不再只流向封建贵族和大土地所有者,也流向了资产阶级,从而扩大了有财力参与外出旅游的人数。世袭的、传统的王公贵族不能独享财富和社会地位,新兴资产阶级跻身上层,参与社会财富和资源的再分配。旅游休闲不再是王公贵族的专利,这
15、就大大增加了旅游休闲消费的总量。4、科学技术的进步。瓦特的蒸汽技术在交通运输中普遍有效的运用,为现代旅游业产生创造了条件-提速,节约成本,大规模运输,大众才有可能参加旅游。二、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铁路时代铁路运输的出现对近代旅游活动发展影响最大。1825年,享有“铁路之父”之称的乔治史蒂文森在英国建造的斯托克顿至达林顿的铁路正式投入运营。此后,各地的铁路建设开始迅速发展。有关资料表明,1835年,英国铁路总长仅为471英里。1845年发展为3277英里,1855年增至13411英里,1865年则发展到21382英里,30年中增长了大约45倍。首例定期客运班次的出现始于1830年英国利物浦至曼彻斯特
16、的线路上,但实际上也并非是专门的旅客列车,而是客货混合列车。此后,各铁路公司相继开办客运业务。到1875年,全英铁路运输业的年旅客周转量已超过6亿人次。在铁路运输问世之前的近两个世纪中,欧美人外出旅行时可供使用的最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莫过于公共马车。实际上,公共马车运输的速度和费用都制约着其使用者范围的扩大。铁路客运的出现使人们开始抛弃这类陈旧的旅行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乘坐轮船,特别是选择乘坐火车外出旅行和旅游。新的旅行方式的诞生:(1)费用低廉(2)速度加快(3)交通工具的运载能力提高(4)外出范围扩大三、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产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交通运输手段的进步,使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