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教案3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066529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行》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送行》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送行》教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行》教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行》教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行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给人带来的启示。(2)、过程与方法:透过文字去研究文章的内涵,发现渗透在文中的作者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感情的交流和沟通是人的需要,学习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点: 理解感情的交流和沟通是人的需要,学习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难点: 讨论理解文中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散文所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的问题。教法学法:勾画圈点法 讨论启发法 教学过程:一、画面导入,激发兴趣。(多媒体显示画面,画面描述:大雪纷飞,两位古装装束的人正在挥手作别)师:请同学们根据画面的意境来为它配上一首我们学过的诗。明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同学们齐背此诗。师:这首诗给我们讲到了哪几种送别的方式?明确:酒席饯别与出门送行。小结:在英国,在作者所处的的那个时代,也有与中国类似的送别友人的方式:饯行与送行。在酒席上的送别,自然亲切,令人心情愉快。到此为止就可以了吗?那时的英国人认为这样还不够,为表示对朋友的祝愿,往往还要去车站亲自为友人送行,这样才真诚礼貌。但正因为如此,也造成了“我”的痛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方法:勾画圈点法。1、本文中写了几种送别?这些送别发生在什么地方? 2、送行者和被送行者的关系怎样的? 3、这些送别各自有怎样不同的效果和场面?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他们在送行过程中的感受和表现的句子。 明确:违反人之常情

3、 却有良好效果 有良好愿望 却事与愿违我们送行远行的朋友 局促不安 说多余的话 (有真情却)强作欢颜勒罗送行陌生的小姐 感人的表情 给予最好的忠告 (受雇却) 热切地说三、设身处地,感悟真情。学习方法:融入送别的气氛(播放电影爱有天意送别片段帮助同学感受送别氛围)。1、现场调查:假设你是这次送行中的被送行者,你一般说来会希望你是哪种被送行者?为什么? 2、我和老朋友是有感情的,勒罗和美国小姐是没有深厚的感情的,但我们很痛苦尴尬,他们却令人羡慕,这说明什么?明确:第1题的分析:人是怕孤独的,不喜欢尴尬痛苦的,更多的是希望能与朋友哪怕是素不相识的人获得感情的交流与沟通,不管是认识的或是不认识的人,

4、都希望能获得感情的交流与沟通,如果能如此,那常会有幸福快乐感 -人是希望获得感情的交流和沟通的。 第2题的分析:交流和沟通是要有一定的技巧的,形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四、拓展延伸,思维操练。学习方法:举一反三。1、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感情的表达和抒发有了怎样的体会?请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和你的父母、老师、朋友交流和沟通感情的。 2、职业送别这一行业是根据当时美国人在英国的孤独感而产生职业,你能不能举些类似的例子或者是新出现的职业,来分析一下中国人的心态?你根据人类的某种情感需要能猜测将来会出现什么职业吗? 五、总结反思。人间需要真情。沟通,从心开始。六、作业设计。根据你对课文的解读,请为勒罗写一段简单的介绍,使那些不认识他的人了解他,也希望他的生意更加兴隆。最后一句是你对他的总体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