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051118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高 一 地 理(选修)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共8 页,分第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满分120 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第卷交给监考老师。2 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第卷的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第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 分)一、选择题(共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下图是 N、 M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读后回答40 分。在每小

2、题给出的四个选1 2 题。1、当前世界人口迁移的总体趋势是A由 M类国迁往N类国B由N 类国迁往M类国C N类国因儿童多缺少劳力而成为人口迁入国D M类国只有人口迁入而无迁出2、关于两类国家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N类国家因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而人口增长快B M类国家因人口数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而导致人口萎缩C N类国家因资源十分丰富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D M类国家因经济、科技发达所以环境人口容量较大3、下列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与服务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B. 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辐射的范围就越大C. 城市规模不大,说明其服务功能不强D. 一般

3、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明显4、有关逆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的大城市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B. 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是市民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C. 逆城市化是城市向心力作用的结果D. 逆城市化对大城市经济产生的影响不大读“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 6 题。5、对图示涵义解释正确的是A距离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零售业的专门化程度越低B距离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商品的档次越高C距离市中心越远,租金越低,零售业的专门化程度越高D距离市中心越远,租金越高,商品的档次越低6、在图中“角落部位”租金曲线为空白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角落部位通达度较好,租金较高,

4、各零售业均付不起高昂的租金B角落部位地域狭窄,不适合作为零售业用地C角落部位通达度较差,无法吸引大量的人流,对零售业没有吸引力D角落部位通达度较高,适合作为商务机构的办公楼下表为“ xx 年江苏省某县农产品产值构成表”,据此完成农产品品种粮食蔬菜农产品产值(%)15507、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水源C 市场和交通7-8 题。花卉35D 政策和劳动力8、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都市农业”,与此规划不相适宜的农业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园艺业D 观光农业读右图,回答9-10题。9、若图中A、 B、 C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则下列叙述,正确

5、的是A 我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产业结构可能是B 属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C 国旅游业发达D 可能是阿根廷的产业结构10、若图中的A、 B、 C 分别代表影响工业布局的市场、动力和劳动力因素,则所代表工业的主导因素与图中相符的是A 有色金属冶炼厂糕点厂棉纺厂B 面包厂炼铝厂电子装配厂C 钢铁厂制糖厂服装厂D 食品厂服装厂化工厂1l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目前对工业区位影响明显减弱的因素是A市场 B 劳动力素质 C 原料 D 交通运输下图表示我国公路、水运、铁路、民航分别在xx 年、 xx年货运周转量与客运周转量所占百分比情况。据此回答12 一13题。12、 w、 x、Y、 z 分别对应的

6、交通运输方式是AC公路、水运、铁路、民航 B 铁路、公路、水运、民航水运、公路、铁路、民航 D 公路、铁路、水运、民航L3、关于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客运与货运一直以公路和铁路为主B 货运一直以铁路和水运为主,客运一直以铁路和公路为主C 货运一直以公路和水运为主,客运一直以铁路和水运为主D 货运一直以公路和铁路为主,客运一直以铁路和水运为主14、我国货运按运输距离的远近划分为短途、中途、长途货运,从运费考虑,短途货运宜选择A 水运B铁路C公路D航空15、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主要承担其它运输方式之间周转和联系的是A铁路运输B 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管道运输16、我国拟修建的京沪高速客

7、运铁路,体现了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哪些趋势A高速化、大型化B专用化、网络化C高速化、专用D大型化、综合化17、下列关于交通运输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平原地区交通运输线建设的限制因素相对较少B先进的科技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C莱茵河航道是欧洲内河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D. 青藏铁路是世界最高、也是世界最长的铁路18、某学生想得到远方名师的指点提高学习质量,理想的交流手段是A长途电话B电报C互联网D信件19、城市范围和空间形态变化最慢的时代是A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的时代B水运为主的时代C以煤为主要能源的时代D现代20、将下列内容按因果关系排列,说明商业网点的形成过程商业网点的形成生产地域分

8、工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商品交换ABCD( 二 )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每小题全选对者得2 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 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2l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有A城市化水平低B目前城市总人口数量少C城市化起步早D目前城市化速度快22、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是为了A降低企业的地租成本BC方便职工上下班D改善城区环境质量扩大产品的销售市场23、关于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A欧洲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B上海城市建设遵循“天人合一 的思想与自然环境

9、相融合,形成了“山水城市”C华盛顿将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D在城市发展历史较短的美国、法国,大城市的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读图,回答24 25 题24、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正确叙述有A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C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D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25、该种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有A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B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C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D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26、与美国“硅谷”相似的高技术工业区是A德国鲁尔区B印度班加罗尔C日本“硅岛”D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27、有关航空港建设区位的叙述,正确的

10、是A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B地形要有坡度以利于飞机升空C离城市越近越好,以尽量方便旅客D地形要有适当的坡度,以利于暴雨时排水28、有关城市道路网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道路网B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C不同城市的道路网都有统一的格局D在进行规划时应注意遵守“既满足当前需要又适应未来发展”的原则29、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下列地理事象影响深刻的是A行政区划调整B 聚落空间形态C 城市人口比重D 商业网点分布30、我国沿京杭运河的一些城市的兴衰,与下列哪些因素关系密切A水源供应不足B交通方式的变化_C环境恶化导致人口迁出D交通布局的变化二、判断题: 本大题共 10

11、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如果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_上将相应题号的“ A”涂黑;如果你认为错误,则将“B”涂黑。如将“ A”和“ B”都涂_黑或涂“ C”、“ D”代号均不得分。_31、目前一般将 65 岁及 65 岁以上人口定为老龄人口,并将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比_重达到 7定为老龄化的开始 ._号 32、环境因素是当今世界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考 33、造成亚洲最大的一次国际人口迁移是印度和巴勒斯坦两国的分治。_34、城市化水平可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社_会进步的表现。_35、产业革命以后,城市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但是多以政治职能为_主,而其城市和乡村相对独立。_36、随着特大城市规模扩展,城市之间的分工日益模糊,分界线开始明显_名37、谚语“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反映了因地制宜的思想。姓38、商贸联系、交通与通信是人类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_39、运具和线路合一的交通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_40、各自然因素中, 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最为深刻的是气候_级班_高 一 地 理(选修)答题纸第卷(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