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涛镇初中导学案七年级下册语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04113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涛镇初中导学案七年级下册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松涛镇初中导学案七年级下册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松涛镇初中导学案七年级下册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松涛镇初中导学案七年级下册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松涛镇初中导学案七年级下册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松涛镇初中导学案七年级下册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涛镇初中导学案七年级下册语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备教师:叶建中 审核教师:马明雄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级 班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七年级(下)语文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1、让学生把握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体会状物记叙文的特点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并由此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学习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优美生动的语

2、言。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 2、按时间线索,了解人物的成长过程,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 3、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学生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4、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作品,品评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并注意体会文章的准确、简明的特点和内容的客观性、科

3、学性。 6、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说、铭、寓言、笔记小说等古代散文的特点,增强对古代生活的感性认识。朗读、背诵古诗文,体味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 7、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1、经过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学习锻炼,学生突出的特点是: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课堂上有勇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顺利。 2、存在的不足是: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四、教材

4、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第一单元:状物类记叙文单元;第二单元:传记单元;第三单元:童话单元;第四单元:现代诗单元;第五单元:事物说明文单元;第六单元:古诗文单元;第七单元:古诗文传记单元。 五、教学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

5、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教学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

6、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7、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8、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9、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

7、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3课时,其余四课各4课时,作文2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作业5课时,共28课时。第一单元:一至四课共12课时,写作3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作业,4课时,共20课时。 第二单元:五至八课共12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写作2课时,综合性学习2课时,作业3课时,共21课时。 第三单元:十至十二课共12课时,写作3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综合性学习2课时,作业3课时,共22课时。 期中考试第七单元:第二十六课至三十课各3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作业5课时共24课时。第四单元:第十三至第十五课各2课时,第十六课1课

8、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作业3课时,共13课时。 第五单元:第十七至第十九课各3课时,第二十课2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综合性学习2课时,作业3课时,共20课时。期末考试语文版七年级下教学进度表第一周黔之驴2课时第十一周强项令3课时陋室铭2课时作文课2课时第二周爱莲说2课时包拯1课时练习课1课时第十二周包拯2课时口技2课时岳飞3课时第三周口技1课时第十三周练习课1课时练习课1课时杞人忧天1课时诗五首3课时作文课2课时复习课1课时杨布打狗1课时第四周作文课2课时练习课1课时石榴2课时第十四周诗词五首3课时海燕2课时作文课2课时第五周白鹅2课时第十五周我爱这土地练习课1课时乡愁鹤

9、群2课时作文课复习课1课时第十六周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1课时第六周鲁迅自传2课时纸船2课时毛泽东的少年时代2课时练习课2课时练习课1课时第十七周苏州园林1课时第七周第一千个球1课时桥梁远景图1课时作文课2课时作文课1课时少年爱因斯坦1课时洲际导弹自述3课时复习课2课时第十八周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2课时第八周骆驼寻宝记2课时期末复习地毯下的尘土2课时练习课1课时第十九周第九周巨人和孩子1课时第二十周蟋蟀在时报广场1课时作文课2课时期中考试复习2课时二十一周期末考试第十周期中考试复习1课时期中考试试卷讲评2课时课题:石榴(郭沫若)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懂得并会利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知道

10、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学习重难点】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学法指导】积累朗读理解探究【知识链接】 作家作品:郭沫若;写作背景:抗日战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给加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争妍斗艳( )奇崛( )枯瘠( )忍俊不禁( )x利( )丰y( )2根据下面所给的拼音填上相应的汉字清新而不ru( )mi( )。 单那小qi( )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树木都把各自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yn( )斗yn( )的时候,有少数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 单瓣的已够l( )l( ),双瓣的更为华贵。3作者认为石榴最可爱的是什么:4请概括第2、3、4段的主要内容(写了什么)5“石榴树便

11、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这句话中最能表现作者对它的感情的词语是 6请写出下列姓氏的读音:单( )解( )查( )仇( )华( )朴( )7.用柔媚、睁眼斗艳、忍俊不禁写一段话。二、问题探究8.“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是何种修辞手法,该句在全文的作用是?9.作者按什么思路来构思全篇的?10本文托何物?托物何?言何志?三、目标测试11.本文按照由_到_再到_的顺序来描写夏日秋华的变化,表象石榴的美(2分)12.作者为什么说 “石榴是夏天的心脏”?(为什么这么写,2分)13.本文的体裁是_的_.(3分)14.学习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至少2点.3分)石榴答案3花。5最可爱8对

12、比,总领下文.9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10石榴;石榴的不甘寂寞,积极向上, 热烈;赞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精神.11枝叶,花朵,果实.12通过这个比喻,准确形象地表现了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特征。13托物言志的散文。【课后反思】课题:海燕(郑振铎)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理解文中小燕子形象的意义,领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掌握咏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学习重难点】咏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学法指导】积累朗读理解探究【知识链接】 作家作品:郑振铎(du);写作背景: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

13、注音: 轻飔( )隽妙( )隽逸( )粼粼( )憩息( )蹇劣( )忧戚( )融融泄泄( )穀纹( )2下面注音有误的是 ( )A匾额(bin) 鸟巢(cho) 奔驰(ch) B疾雨(j) 飞窜(cun) 双翼(y) C轻颸(sh)隽妙(jun) 粼粼(ln) D隽逸(y) 憩息(q) 嫩蓝(nn)3.作者通过对春_、春_、春_、春_的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4判断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1)千条万柳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见了他们,游子们能不引起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5.用伶俐、匾额、皎洁、融融泄泄写一段话。6你的问题是?二、问题探究7本文用_顺序的方法,对故乡的小燕子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