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思维导图的运用复习试题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4998086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的初步认识》思维导图的运用复习试题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思维导图的运用复习试题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思维导图的运用复习试题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思维导图的运用复习试题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思维导图的运用复习试题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乘法的初步认识》思维导图的运用复习试题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的初步认识》思维导图的运用复习试题课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乘法的初步认识思维导图的运用复习课教学目标:1、 了解乘法的意义、名称、读法、一个乘法算式会用两种方法画。2、 进一步熟练求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算式之间的转换关系;3、 会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个图形可以从横着和竖着两种角度观察,并能用2个乘法算式表示。4、 学习用思维导图总结知识点和方法。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乘法表示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导学问题:乘法的好朋友是谁?乘法算式每部分的名称是?乘法的意义是?一、复习:1、写加法、乘法算式一共有几颗心?加法算式:2+2+2+2+2+2=12(颗)6+6=12(颗)几个几:6个2 2个6还可以用什么方法?乘法算式:26=12(颗)

2、 62=12(颗)2、100个 相加,你会列乘法算式吗?你发现了什么?(加数相同,用乘法比较简便。)3、乘号的由来:乘号是英国数学家奥特类的在1631年最早使用的。把看作是有+斜过来写的。4、关于乘法,你想到了什么?26 = 12 2乘6等于12 6个262 = 12 6乘2等于12 2个6因数 因数乘号 读作 表示 名称 读法 意义因数因数=积5、看到“积”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些词语?积极,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就像学习,好好学习,就要天天努力。6、找规律:15= 117= 138= 1100= 721= 261= 481= 501=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的乘法有什么特点呢?一个数1=原来的数

3、A1=A 7、找规律:05= 017= 038= 0100= 授课:XXX720= 260= 480= 500=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0的乘法有什么特点呢?任何数0=0 A0=0 8、接着画。目的是巩固乘法的意义。43=( )表示( )个( )相加。 表示( )个( )相加。 25=( )表示( )个( )相加。 表示( )个( )相加。 二、思维导图1、主要内容:第七单元的题目是“乘法的初步认识”(要放在中心)。三部分主要内容(就是三个主要的大分支):1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2是“乘法的初步认识”(重点是读法、名称、意义:表示几个几。这三个知识点,就是3个小分支),3是“1和0的乘法”。(

4、重点是乘1、乘0的规律,这两个知识点就是2个小分支。)2、说一说:你喜欢思维导图的什么地方?怎样做思维导图?(1)顺序:中心题目 分支(2)不同:颜色、粗细(3)美观:形状、图画简单(4)最重要的内容:知识点和方法3、制作自己的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思维导图。授课:XXX展示、点评。小组合作,10分钟。听到音乐停止结束。选出优秀作品,介绍:优点是什么?还可以提改进的建议。三、拓展练习。目的是巩固加法与乘法的关系。1、把下列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3+4+5= ( )( ) 2+1+2+2+1+2=( )( )2、变一变。35+3=( )( ) 35+5=( )( )35-3=( )( ) 35-5=(

5、 )( )3、脑筋急转弯。2+2+2+4=( )( )4+4+8+8=( )( )=( )( )四、小测验。目的是突破易错点。1、填空:4444=()()()()()2、选择正确的序号(1)读作( )3个63与63乘6(2)求4乘5的积,算式是( )454554(3)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是7,求积是多少,算式是( )575775五、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思路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是二年级上册继续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教学重、难点是熟练掌握乘法的意义,这对以后学习表内乘法和除法都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对这一单元进行整理能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在老师

6、的带领下,用思维导图这种工具,对这个单元进行整理,可以汇总知识点和方法,文字、色彩和图画三项内容结合在一起,美观形象,便于记忆,也把整理变得更加有趣生动。关键是对知识的梳理还需要老师的引领。教的策略:1、知识全面的梳理,有序的步骤和方法讲透。2、清晰思维导图的步骤和方法:(1)顺序:先中心(题目 ) 后分支 画图形、举例子(2)不同:颜色、粗细(每个分支,就像一个家庭,每家一种颜色)第一次的分支粗,第二的分支细。(3)美观:形状、图画(简单)(4)最重要的内容:知识点和方法。3、给学生的发展一定的时间。初画、点评、修改、展示。4、不断总结,有助于提升。教师点评角度和标准:1、 知识点、方法完整

7、,2、 分支多,3、 每组分支色彩一样,授课:XXX4、 四维构图,充分利用(上下左右)空间。学生评价角度:1、 知识点、方法、色彩。2、 优点(创意)3、 改进建议。教学步骤反思:一、整理学习的重点内容1、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通过举例来说明这一重点。如:每排坐3个人,有6排,一共坐了多少人?可以用加法算:333333=18(人)还可以用乘法算:36=18(人) 或:63=18(人)加法算式为什么不写成:666=18(人)呢?生答:因为这是求6个3相加的和。强调:求6个3相加的和加法只能写:333333=18(人)而乘法算式可以用36或63。说说3、6、18

8、在这个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在乘法里的名字都叫什么?因数、因数和积。2、 规律总结:学习了1和0的乘法,你知道了什么?知道:1和任何数相乘还得那个数。0乘任何数还得0。二、制作思维导图1、整理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七单元题目是“乘法的初步认识”(题目在中心)。三部分主要内容(三个大分支):第一部分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一图2+2X),第二部分是“乘法的初步认识”(重点是读法、名称、意义:表示几个几。这三个知识点是3个小分支),第三部分是“1和0的乘法”。(重点是乘1、乘0规律。这2个知识点是2个小分支。)2、课前已经制作,小组合作,评选优秀作品,展示、点评。介绍重点:优点是什么?说一说你喜

9、欢谁的思维导图,为什么?(点赞)3、小组合作,修改自己的乘法的认识思维导图。三、复习、练习、测试本单元的知识重点、难点和易错点。有的练习的形式,虽然也在课堂练过,但对于大多数学生,在整理复习课上有条理的练习,对于加强理解乘法的意义,强化掌握重难点的知识,还是有明显效果的。授课:XXX乘法的初步认识思维拓展练习1、把下列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3+4+5= ( )( ) 2+1+2+2+1+2=( )( )2、变一变。35+3=( )( ) 35+5=( )( )35-3=( )( ) 35-5=( )( )3、脑筋急转弯。2+2+2+4=( )( )4+4+8+8=( )( )=( )( )乘法

10、的初步认识小测验1、填空:4444=()()03()()()2、选择正确的序号(1)36读作( )3个63与63乘6(2)求4乘5的积,算式是( )454554(3)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是7,求积是多少,算式是( )5757753、列算式 一共几棵树? 树上一共几个苹果? 地上一共几个苹果? 一共几个苹果? 制作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思维导图提示:第七单元题目是“乘法的初步认识”(题目在中心)。三部分主要内容(三个大分支)。授课:XXX1、 第一部分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一图2+2X),2、 第二部分是“乘法的初步认识”(重点是读法、名称、意义:表示几个几。这三个知识点是3个小分支),3、

11、第三部分是“1和0的乘法”。(重点是乘1、乘0规律。这2个知识点是2个小分支。)评价标准:1、知识点、方法完整,2、分支多,每组分支色彩一样,3、四维构图,充分利用(上下左右)空间。评价角度:1、知识点、方法、色彩、构图。2、优点(创意)3、改进建议。(题目醒目突出,字大)enjoythetrustof得到.的信任have/puttrustin信任intrust受托的,代为保管的take.ontrust对.不加考察信以为真truston信赖giveanewturnto对予以新的看法turnaround/round转身,转过来,改变意见turnback折回,往回走turnaway赶走,辞退,把打发走,转脸不睬,使转变方向turnto转向,(forhelp)向求助,查阅,变成;着手于thinkthrough思考直到得出结论,想通thinkof想到,想起,认为,对有看法/想法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授课: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