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效课堂精讲精练8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976482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效课堂精讲精练8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效课堂精讲精练8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效课堂精讲精练8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效课堂精讲精练8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效课堂精讲精练8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效课堂精讲精练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效课堂精讲精练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之高效课堂精讲精练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6分,选错或不答的得 0分)图 3-2- 151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两物体的形 状不同,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将释放时刻作为t =0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3-2 15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时刻之前,甲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总是大于乙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B. t。时刻之前,甲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总是小于乙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C. t0时刻甲乙两物体到达同一高度D. t0时刻之

2、前甲下落的高度小于乙物体下落的高度【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物体下落的加速度mg- ffa= m =gm从图象上的斜率可知甲的加速度不变,说明其受阻力不变,乙的加速度一直减小,说明其受阻力一直增大, 比较两图象的斜率, 乙的斜率先大于甲, 后小于甲,中间某一时刻二者 的斜率相等,说明甲物体所受阻力开始大于乙,后小于乙,中间某一时刻相等,因此A、B选项均错.t0时刻二者速度相等,从图象上图线所围面积推断乙下落的位移大,因此C错D对.【答案】D图 3 2 162. (2012 湛江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实验装置模拟火箭发射卫星.火箭点燃后从地面竖直升空,燃料燃尽后火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相继脱落,实

3、验中速度传感器测得卫星竖直方向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3 2 16所示,设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推力大小恒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t2时刻卫星到达最高点,t3时刻卫星落回地面B. 卫星在0甘时间内的加速度大于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C. t1t2时间内卫星处于超重状态D. t2t3时间内卫星处于超重状态【解析】 卫星在0t3时间内速度方向不变,一直升高,在t3时刻到达最高点,A错误;v t图象的斜率表示卫星的加速度,由图可知,t112时间内卫星的加速度大,B错误;t2t3时间内,卫星的加速度竖直tlt2时间内,卫星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处于超重状态, 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 C正确,

4、D错误.【答案】 C图 3 2 173如图3 2 17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间夹角为0,以速度V。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v tan【解析】且 tan 0 ,【答案】m刚放上时,min B +口 mgcos 0 = ma.当m与带同速后,因带足够长, 故m要继续匀加速.此时, mgsin 0卩mgpos 0 = ma,比 ai,故D正确.4. (2010 海南高考)在水平的足够长的固定木板上, 经一段时间t后停止.现将该木板改置成倾角为 木板上滑.若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之比为()A. 1+1一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开

5、始滑动,45的斜面,让小物块以相同的初速度沿1,则小物块上滑到最高位置所需时间与t1C. 一2+ 1【解析】1B. 1 + , 2 11 + 12 1在水平木板上滑动时,加速度1 mga1= m =VoVo1 g,滑行时间tl = a1= 1 g在倾角45的斜面上上滑时,O加速度a2=mgsin 45 卜1 mgsos 45 mVo滑行时间12= a2=t22 1所以ti = 1 + 1 ,选项A正确.【答案】A5. (2010 福建高考)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 = 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

6、、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3 2- 18所示.重力加速度 g取10 m/s2,则物体在t = 0至t = 12 s这段时间的位移大小为()iF/N811I:036912 班图 3 2 18A. 18 mB. 54 mC. 72 mD. 198 m【解析】本题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为f =卩mg= 0.2 x2X 10 N= 4 N,因此F f 8 411前 3 s 内物体静止.3 s 6 s , a= m = 2 m/s = 2 m/s , S1 = 2at 1 = 2x2x

7、3 m = 9 m;6 s9 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S2= vt 2= at1 12= 2x 3x 3 m= 18 m; 9 s12 s,物体做1 1匀加速直线运动,S3= vt 3+ ?at2= 6x3 m+ ?x2x 9 m= 27 m; s 总=S1+ S2+ S3= 9 m+18 m+ 27 m = 54 m,故B选项正确.【答案】B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全部选对的得 8分,只选1 个且正确的得4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6. 雨滴在下降过程中,由于水汽的凝聚,雨滴质量将逐渐增大,同时由于速度逐渐增大,空气阻力也将越来越大,最后雨滴将以某一收尾速度

8、匀速下降,在此过程中()A. 雨滴所受到的重力逐渐增大,重力产生的加速度也逐渐增大B. 由于雨滴质量逐渐增大,下落的加速度逐渐减小C. 由于空气阻力增大,雨滴下落的加速度逐渐减小D. 雨滴所受到的重力逐渐增大,但重力产生的加速度不变【解析】雨滴在下落过程中,质量逐渐增大,雨滴所受的重力逐渐增大,但重力产生f的加速度始终为g,故A错误,D正确;由m f = ma得: a=gTn可见雨滴下落的加速度 逐渐减小的原因不是 m增大,而是f增大,故B错误,C正确.【答案】CD图 3 2 197. (2012 珠海一中模拟)2011年8月30日,在韩国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撑杆跳 高决赛中,巴西选手穆勒以

9、 4米85的成绩夺冠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穆勒在这次撑杆跳高中()A. 起跳时杆对她的弹力大于她的重力B. 起跳时杆对她的弹力小于她的重力C. 起跳以后的下落过程中她处于超重状态D. 起跳以后的下落过程中她处于失重状态【解析】当物体加速度方向向上时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时处于失重状态.对于本题来说起跳时竖直方向由静止上升,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故杆对运动员的弹力大于重力,故 A对;在下落过程具有向下的加速度,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故D对.【答案】 AD图 3-2-20& (2012 福州模拟)如图3-2- 20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 O点并系住 物体,现将弹簧压缩到 A点后释

10、放,使物体在 A、B之间往复振动,若此过程物体受到的摩 擦力可忽略,则物体()A. 在A点刚释放时加速度最大B. 在A B两点加速度相同C. 从O到B过程中,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D. 从O到B过程中,加速度方向指向B点【解析】在A点刚释放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弹力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此时的加速度最大,故A正确;物体在A点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而在B点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显然弹簧对物体的弹力方向相反,故物体在A、B两点的加速度不同,选项 B错误;从O到B的过程中,弹簧的伸长量越来越大,弹力方向水平向左,且越来越大,故物体的加速 度方向水平向左,且越来越大,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AC图 3

11、-2-219. (2012 揭阳模拟)如图3-2- 21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 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往下滑.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 kg,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 3 s , g取10 m/s2,那么该消防队员()A. 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B. 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 : 2C. 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 : 7D. 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 : 4【解析】aitl= Vmax= a2t 2,利用&1 = 232得t 1 : t

12、 2= 1 : 2 , B正确;下滑的最大速度Vmax_ 2s=2 v = = 8 m/s , A错误;加速过程中有 mg-f 1 = ma,减速过程中有f2 mg= ma,而ai =8 m/s 2, a2 = 4 m/s 2,所以fi : f2 = 1 : 7, C正确;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相等,则其位移 S1= V t 1 , S2 = V t 2, S1 : S2= t 1 : t 2= 1 : 2 , D错误.【答案】BC10. (2012 湛江一中模拟)如图3 2 22所示,水平传送带 A B两端点相距x= 4 m 以V0 = 2 m/s的速度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无初速度

13、地轻放至A点处,已知小煤块与传2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g取10 m/s .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则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A. 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2 sB. 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2.25 sC. 划痕长度是4 mD. 划痕长度是0.5 m【解析】该题考查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首先要判断二者达到共同速度时所用的时v间,煤块的加速度 a=卩g= 4 m/s二者速度相同时,运动时间11= a= 0.5 s,运动的位移1s S1S1 = 2at 2= 0.5 m .则煤块以后做匀速运动的时间 12= v = 1.75 s,所以t = 11

14、+ 12= 2.25 s, A错、B对.当煤块运动 0.5 s的过程中,传送带运动的位移 S2= vt1= 1 m,则划痕长度 s = 0.5 m , C错、D对.【答案】B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 的要注明单位.)11. (14分)(2012 中山模拟)如图3 2 23所示,一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 量m= 1 k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点时立即撤去拉力 F.此后,物体到达 C点时速度为零.每隔 0.2 s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得物体的 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t/s0.00.20.42.22.4v/(m s )0.01.02.03.32.1试求:斜面的倾角a ;(2) 恒力F的大小;(3) t = 1.6 s时物体的瞬时速度.【解析】(1)经分析可知,当t = 2.2 s时,物体已通过 B点因此减速过程加速度大3.3 2.12 2小 a2 = 2.4 一 2.2 m/s = 6 m/s , mina = ma,解得 a = 37.2.0 1.0(2) a1 = 0.4 0.2 m/s 2 = 5 m/s 2F m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