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报告习题解答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493921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分析报告习题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仪器分析报告习题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仪器分析报告习题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仪器分析报告习题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仪器分析报告习题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报告习题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报告习题解答(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主编:曾泳淮高等教育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局部第三版局部答案 / Content目录第2章光学分析法导论3第3章原子发射光谱法7第4章原子吸收光谱法10第5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18第6章红外光谱法22第7章分子发光分析法25第8章核磁共振波谱法29第9章电分析化学法导论34第10章电位分析法36第11章电解与库仑分析法41第12章伏安法与极谱法44第13章电分析化学的新进展47第14章色谱分析法导论48第15章气相色谱法55第16章高效液相色谱法58第17章质谱法64第18章其他仪器分析法68第2章光学分析法导论【2-1】 解释如下名词。1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2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3闪耀光栅和

2、闪耀波长4光谱通带答:1原子光谱:由原子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由分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分子光谱。2发射光谱:原来处于激发态的粒子回到低能级或基态时,往往会发射电磁辐射,这样产生的光谱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物质对辐射选择性吸收而得到的原子或分子光谱称为吸收光谱。3闪耀光栅:当光栅刻划成锯齿形的线槽断面时,光栅的光能量便集中在预定的方向上,即某一光谱级上。从这个方向探测时,光谱的强度最大,这种现象称为闪耀,这种光栅称为闪耀光栅。闪耀波长:在这样刻成的闪耀光栅中,起衍射作用的槽面是个光滑的平面,它与光栅的外表一夹角,称为闪耀角。最大光强度所对应的波长,称为闪耀波长。4光谱

3、通带:仪器出射狭缝所能通过的谱线宽度。【2-2】 简述棱镜和光栅的分光原理。【2-3】 简述光电倍增管工作原理。答:光电倍增管工作原理:1光子透过入射窗口入射在光电阴极K上。2光电阴极电子受光子激发,离开外表发射到真空中。3光电子通过电子加速和电子光学系统聚焦入射到第一倍增极D1上,倍增极将发射出比入射电子数目更多的二次电子,入射电子经N级倍增极倍增后光电子就放大N次方倍。4经过倍增后的二次电子由阳极P收集起来,形成阳极光电流,在负载RL上产生信号电压。【2-4】 何谓多道型检测器?试述多道型检测器光电二极管阵列、电荷耦合器件和电荷注入器件三者在根本组成和功能方面的共同点。【2-5】 请按能量

4、递增和波长递增的顺序,分别排列如下电磁辐射区:红外,无线电波,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微波。答:能量递增顺序: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波长递增顺序:X射线、紫外光、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2-6】 计算如下电磁辐射的频率和波数。1波长为0.9nm的单色X射线;2589.0nm的钠D线;m的红外吸收峰;(4) 波长为200cm的微波辐射。答:由公式,得:1,2,3,4,【2-7】 以焦耳J和电子伏特eV为单位计算题2-6中各种光子的能量。答:由公式,得:1234【2-8】 填表频率/Hz跃迁能量光谱区光学分析法JeVcm-1101410-272500答:频率/H

5、z跃迁能量光谱区光学分析法JeVcm-1101410-19103近红外光区10710-2710-810-4射频核磁共振波谱法可见光区可见风光光度法2500中红外光区红外光谱法方向上的衍射光的波长。解:根据光栅公式:一级【2-10】 某光谱仪能分辨位于207.3nm与215.1nm的相邻两条谱线,计算仪器的分辨率。如果要求两条谱线在焦面上别离达2.5mm,计算该仪器的线色散率与倒线色散率。解:分辨率线色散率倒线色散率【2-11】 假如光栅的宽度为60mm,总刻线度为1500条/mm,计算:1此光栅的理论分辨率;2能否将铁的310.0671nm,310.0369nm和309.997nm的三条谱线分

6、开?解:1光栅理论分辨率2能,过程略。【2-12】 有一垂直对称式光栅摄谱仪,装一块1200条/mm刻线的光栅,其宽度为5.0cm,闪耀角为20,试计算:1在第一级光谱中,该光栅的理论分辨率;2当入射光沿槽面法线入射时,其闪耀波长。解:1分辨率2=570nm,过程略。【2-13】 假如用刻痕密度为2000条/mm的光栅,分辨460.20nm和460.30nm处的两条Li发射线。试计算1分辨率;2光栅的大小。解:1分辨率;2光栅的总刻痕数光栅的大小,即宽度为【2-14】 假如为衍射光波长,为光栅总宽度。试证明光栅理论分辨率的最大极限值为。证明:根据光栅方程:可得,最大值为2,故最小为:。【2-1

7、5】 写出如下各种跃迁所需的能量X围eV。1原子内层电子跃迁 (0.110nm);2原子外层电子跃迁 (10780nm);m);m);5分子转动能级的跃迁(25025m)。解:由计算得1eV21.6eV31.020.7 eV 41.0 eV5eV第3章原子发射光谱法【3-1】 原子光谱是如何产生的?答:原子的外层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射出去,【3-2】 什么叫激发能和电离能?答:原子从基态跃迁到发射该谱线的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该谱线的激发能。电离能是基态的气态原子失去电子变为气态阳离子即电离,必须克制核电荷对电子的引力而所需要的能量。【3-3】 什么是共振线?答:

8、原子受到外界能量激发时,其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线称为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外层电子由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所辐射的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也简称为共振线。【3-4】 描述一个电子能态的4个量子数是哪些?【3-5】 电子数为33的As,其电子组态是什么?【3-6】 在高能态40000cm-1与低能态15000cm-1间跃迁的相应波长为多少?高能态6eV与低能态3eV间跃迁的波长为多少?答:400.3nm;413.6nm。【3-7】 光谱项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能级图?【3-8】 由J=0到J=0的跃迁是允许跃迁还是禁阻跃迁?答:禁阻跃迁。【3-9】 原子发射光谱谱线强度与哪些因素有

9、关?答:原子光谱的谱线强度与激发能、温度和试样元素的含量有关。【3-10】 什么是谱线的自吸和自蚀?答:谱线自吸是指某元素发射出的特征光由光源中心向外辐射过程中,会被处于光源边缘局部的低能级的同种原子所吸收,使谱线中心发射强度减弱,这种现象叫自吸。谱线自蚀指在自吸严重情况下, 会使谱线中心强度减弱很多, 使表现为一条的谱线变成双线形状, 这种严重的自吸称自蚀。【3-11】 在原子发射光谱中,光源的作用是什么?答:激发光源的作用是提供试样蒸发、解离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并产生辐射信号。要求:激发能力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3-12】 简述原子发射光谱中几种常见光源的

10、工作原理,比拟它们的特性与适用X围。【3-13】 何谓等离子体?答:等离子体又叫做电浆,是由局部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与原子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电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它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是一种很好的导电体,利用经过巧妙设计的磁场可以捕捉、移动和加速等离子体。【3-14】 为什么氩气广泛应用于等离子体中?答:第一,氩气较容易获得,第二,氩气是惰性气体,不与其他元素反响,便于研究,可常做保护气体,第三,氩气的电子碰撞反响比拟少。所以根底研究人员常用氩气放电来产生等离子体。但是研究X围和内容很广泛,使用的气体多种多样,此回答仅在从适合根底研究的角度考虑。假如一些大气压放电

11、,那么氧氮氢等都适合放电。其他低气压也可使用氦,氙。有些热等离子体如此使用金属蒸汽,比如锂。【3-15】 光谱定性分析的根本原理是什么?光谱定性分析可采用哪几种方法?简述各种方法的根本原理与适用场合。【3-16】 什么是内标法?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答:内标法是将一定重量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参见内标物条加到一定量的被分析样品混合物中,然后对含有内标物的样品进展色谱分析,分别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与相对校正因子,按公式和方法即可求出被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当某种混合物组分复杂不能知道所有成分时首选内标法,不必测出校正因子,消除了某些操作条件的影响,也不需要严格要求进样提与准确,在药物分

12、析中作用内标法。【3-17】 光谱定量分析中为什么要扣除背景?应该如何正确扣除背景?【3-18】 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合金中铅的含量,用镁作内标,得到如下数据:溶液测微光度计读书S铅的质量浓度/mgmL-1MgPb12345ABC解:溶液测微光度计读书铅的质量浓度/mgmL-1lgCMgPb12345ABC作图得yxA含铅0.233mg/L,B含铅0.321mg/L,C含铅0.389mg/L。【3-19】 用内标法火花光源测定溶液中的镁。钼作为内标元素。用蒸馏水溶解氯化镁,以制备一系列标准镁溶液,每一标准溶液和分析样品溶液中含有25.0 ng/ mL的钼,钼溶液用溶解钼酸铵而得到。用移液管移取

13、50 mL的溶液置于铜电极上,溶液蒸发至干。测得279.8 nm 处的镁谱线强度和281.6 nm 处的钼谱线强度。试确定分析样品溶液中镁的浓度。镁的浓度,ng/ mL谱线强度Mg 279.8 nmMo 281.6 nm10518105011510500739分析试样解:logx样品,由图查得第4章原子吸收光谱法【4-1】 解释如下名词。1原子吸收;2谱线变宽;3自然变宽;4多普勒变宽;5压力变宽;6积分吸收;7峰值吸收;8光谱通带。答:1原子吸收:2谱线变宽:由仪器或辐射源性质引起的谱线宽度增加。3自然变宽:在无外界影响的情况下,谱线具有一定的宽度,称为自然变宽。4多普勒变宽:由于辐射原子处于无规如此的热运动状态,因此,辐射原子可以看成运动着的波源,这一不规如此的热运动与观测器两者间形成相对位移运动,使谱线变宽,即多普勒变宽。5压力变宽:但凡非同类微粒(电子、离子、分子、原子等)相互碰撞或同种微粒相互碰撞所引起的谱线变宽统称为压力变宽。6积分吸收: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原子蒸气所吸收的全部能量。7峰值吸收:采用发射线半宽度比吸收线半宽度小得多且发射线的中心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