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幸福指数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938236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教师幸福指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如何提高教师幸福指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如何提高教师幸福指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如何提高教师幸福指数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如何提高教师幸福指数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教师幸福指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教师幸福指数(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是目的”,这是康德提出的绝对命令。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目的是第一位的。人之为人,其存在自身就是目的,并且是这样一种目的,这种目的是不能为其他任何目的所替代的,是不能仅仅作为手段为其他目的服务的。由于如果没有人,就主线没有什么具有绝对价值的东西,人是一切价值的根据和源泉。人的自由、人的幸福自身就有着无需证明的、自足的价值。 在任何社会中,教师都是一种重要的、人数众多的职业群体。这个群体的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如何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福祉与和谐。一所学校,如果它的教师感到很苦、很累,不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不可以感受到职业的内在尊严,虽然其她方面都较好,那也不可以算一所好学校。更何况如果我们的

2、教师不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体验到作为生活者的幸福感和感受到作为教师的内在的尊严,那学生要获得成功也是不太也许的。由于优质教育一定建立在师生共同的既善又好的生活之上的。只有教师可以感受到生活布满但愿、布满阳光,工作过程是一种享有而不是一种劳役,是自我实现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付出,她才干发明出布满生命温暖的课堂,才也许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作为教师,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的高下究竟用什么样的指标体系来检测呢?这个指标体系应当有这样两个一级指标:身心愉悦的限度和精神充实的限度。前者意味着与否有疲倦感、压抑感、挫败感、沮丧感,这些悲观的体验都可以导致教师对职业的倦怠感。后者意味着教师与否有归属感和成

3、就感。 教师比较好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是精力充沛、信心十足、情绪饱满、热力四射,并感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感到有成就感。目前不少教师感到压力大,常有力不从心、沮丧、焦急之感,感到“脑子是满的,心却是空的;时间是满的,心却是空的”。协助这些教师从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中解放出来,让她们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劳动的快乐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也需要为此作出努力。 1、工作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生命的重要内容。如果把它看作承当,将之视为谋生的手段,那么体验到的一定是痛苦;反之,将它当成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体验到幸福。 、对教师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学生收到大学告知书、在竞赛中获奖、与

4、此前相比成绩进步了、懂得关怀别人了看着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教师就会觉得自己有用,自己的工作有价值,随着着价值感的实现,教师体验到了“付出”所带来的幸福。 3、师生交往中,对于教师的付出来说,孩子的爱是最大的安慰和补偿,哪怕一句简朴的节日问候、一声“教师你要多注意身体”的真切关怀,都会让教师心头温暖,幸福犹存。但随着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师生感情日渐淡薄,尊师已成为少数孩子独演的节目。 、领导的赏识,是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由于对教师来说,领导的支持和肯定意味着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和自己的工作成绩与否得到承认等等。但如今有不少领导,仍摆着十足的官架子,对教师的工作指指点点,挑肥拣瘦,对成绩只一句

5、工作是人们做的,草草了事。太伤人心。 、在工作中,家长一方面是社会的代言人,另一方面还是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评价者。可目前有些家长总以“上帝”的身份自居,随意谩骂、袭击教师,扰乱教师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的辛勤快动得不到家长起码的信任和尊重。 6、我们的社会给教师戴上了太多的高帽,但教师是人不是神,她也会出错,我们只要严格惩罚就是了,但社会媒体的大书特写、大棒猛砸,长了不少不良学生的嚣张气焰,灭了一线教师的工作士气,也抹杀了她们潜在的幸福。 7、由于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学生问题日益严重,教师必须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解决学生问题,在一每天与问题生的周旋中,教师感到身心俱疲,幸福无有。 8、一方面

6、,生源日渐减少,教师面临着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不敢懈怠,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会对人素质的规定越来越高,对教育质量的规定也水涨船高,过多的压力使得教师难以喘息,谈何幸福。 9、社会生活水平日趋提高,教师的待遇和薪水却是原地踏步,付出的没在物质方面得到回报,教师也是一般人,需要生活,需要吃饭。 10、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却被有人强加以监护人的职责,学生在校出了事故,家长找,领导传,教师如惊弓之鸟,活动课不敢上,上了也是紧捏一把汗,生怕浮现安全事故,难辞其咎。 1、团结向上的集体能增进个体的发展,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也能影响教师的幸福。试想如果教师的精力成天用在与别人的勾心斗角中,同事之间互相猜忌、

7、尔谀我诈,除了感觉累之外,幸福从何谈起。 做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教师一、珍视选择,在工作中体味当教师的快乐与幸福教师的压力有多大?压力来自何方?如何看待压力?如今,当教师的确很辛苦,当班主任更辛苦,新教师特别苦。教师的状态:忙盲芒(繁)忙盲(目)(迷)芒。表格、表面文章、表里不一常常浮现:挠恼闹挠头恼火闹心:挠头堆成山的作业面前,在淘气捣蛋的学生面前,在没完没了的表格面前,在无休无止的检查面前,在考核和职称评审苦面前;恼火:心绪不佳,从单位到家庭:闹心影响到家庭的温馨不要说照顾老人老公(婆)和孩子,连自己都照顾不了。难怪有网友自嘲:给自己个英文名,叫压力山大。如何结识?有压力是好事。因此有时压

8、力幸福。 生活充实,感慨时光如梭。教师压力大,幸福指数相应高,由于有 “被注重感”重要来自学生和家长,诸多压力是自己导致的。对自己盼望值过高,追求完美;工作效率不高;不善调节拾荒者规定不高,极易或满足感。精神病患者压力为零,“挪庄西镇女”(自从得了神经病,整个人精神多了)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的感受生活;疲倦是一种享有,让我们无暇空虚。不要总抱怨自己是如何如何不幸,如何如痛苦。要懂得在这个世界上有着诸多人比你还不幸,还痛苦。相信明天一定比今天会好,不要报怨生活,生活对每一种人都一定是公平的。“过来人”的经历与体验:略因此,尽管忙盲芒,尽管挠恼闹,我们对

9、于教师这个职业始终的钟爱有加,矢志不移。嘴上也许会说“真不想干了”但几乎没有人付诸实行。当教师,大都矢志不移,缘何?爱与责任。最初我们选择这项职业,社会地位、环境?父母意愿?还是童年的梦想或志向?本人源于童年对来自教师家庭的同窗的羡慕。当年下乡一种偶尔的机会当了村办小学教师,转来转去,“职业随着志向走”,最后与教师为伴,与学生为伴。最艰苦的条件下,痛苦被快乐抵消。固然,如果有很高的智商,有辩才,也许会当银行家、律师;如果,有家庭背景、能力超强也许能做大官、当大款;如果,相貌堂堂,得天独厚也许成为文体明星可惜,一切都是“如果”.如我这等凡人恐怕占大多数。是凡人,依我所见,不管是积极还是被动,当教

10、师不是唯一但一定是对的的选择。从狭隘的观点来看:当教师的优势何在?当教师心理年龄往往比其她行业低;特长更易于发挥(有施展的空间);适合培养更多的爱好;精神生活充实,始终被爱包围,总有“被需要”感。工作状态相对是独立的,不像机关科室人员,更不像车间的工人。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经济形势的严峻,当教师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尽管离最让人羡慕的职业尚有距离)特别是女教师(社会精英找对象的首选)。当教师的确累,但竞争的社会哪个岗位不累?谁人不累?核心与否“累,并快乐着。”“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快乐幸福指数的检查“原则” 每天上午上午一睁眼,对新的一天布满期待与渴望;上班出门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周

11、身清爽 白天在学校,不管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在领导和同事面前,均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当教师得天独厚); 下班路上,夕阳西下,或徒步哼着小曲,或驾车放着音乐,身心感到很愉悦; 晚上与父母家人吃着可口的饭菜,然后看电视,跟家人聊聊一天开心的事情,进入梦乡前,渴望次日的太阳早早升起如果相反的话:厌恶上班,懒得回家,整日无精打采阐明这些人心理已经或多或少出了问题。长此以往,不仅会给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在领导的责怪和同事的不满中,自己也会不久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在座的骨干班主任,之因此工作业绩突出,源于人们对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学生这个群体,热爱教书这项工作有了爱才有责任,有了爱才有了激情,有了爱才有了

12、一切。二、专业成长与良好习惯教师的幸福感除了取决经济待遇(国家考虑,逐年增长)和人际关系外(重要取决于自己背面单独讲),专业成长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方面,而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对专业成长至关重要。1、好习惯的意义:人们也许据说过这个故事: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约会。有位记者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觉得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时教师告诉我: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洁,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达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测大自然。从主线上说,我学到的所有东西就是

13、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见解。把科学家们的普遍见解概括起来,就是她们觉得终身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幼儿园教师给她们培养的良好习惯。“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坏习惯让人麻烦不断。 坏习惯是藏不住的缺陷”(孙云晓)中老年人参与同窗约会的频率较高。观测一下:同一种时间入校成为同窗,同样的年份入校成为同事,同样的曾经拥有青春,后境况会各不相似我觉得这与是每个人的习惯有很大关系。举例:(合适展开)成才者对失败者:成功者共同的习惯:好钻研,不懒惰。相对失败者共同的习惯:懒惰、贪玩,(整日无所事事,不良习惯:睡懒觉)与智商无关,与小时候的家庭教育习惯的养成有关。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

14、决定将来的相貌;七岁,决定智商,个人观点:七岁时形成如何的习惯将影响人的毕生。如上面所提到的“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约会”中的故事。一种人的成功与否往往是由她的业余时间决定的,业余时间的运用工作效率的快慢来自习惯。达芬奇:勤快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快毕生可得幸福的长眠。懒惰是一天,勤快也是一天,我们为什么不能勤快一天呢!优秀:习惯的体现成功:习惯的成果幸福:习惯的感受换言之一种人与否优秀,就是看她的习惯如何,一种人与否成功,就是看她有无某些好习惯。幼儿园养成的某些基本习惯惠及毕生,工作初期养成的好习惯,幸福毕生。 运动积累和写作运动:从初一开始,在班主任教师的带领下每天早起跑步,从初中跑到高中跑到乡

15、下跑到大学跑到目前由跑步(基本)发展到喜好其她的运动项目。孙云晓觉得培养孩子爱运动远胜其她。不仅体制增强,更重要的是锻炼意志品质,培养竞争意识、团队意识、规则意识、交往意识这是人生成功的基本。 积累与写作:罗庚有句名言:“聪颖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没成为天才,先天局限性,智商不高。但我觉得,勤能补拙,积累意味着勤奋,写作协助思考。朱永新说过,“谁能写日记,保证成才。”从这个意义上讲,算是成才了,尽管不是大才。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用笔记本写日记的少了,也没有必要,网络写作(博客)或许更便捷。看客多多,说不准哪天会有伯乐无意光顾贵博,重点培养,千里马策马扬鞭也未可知。、应当养成哪些好习惯,如何做?要根据自身实际故意识培养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把工作变成研究反思的好习惯美国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有的人干了一辈子教师还是个教书匠而已。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