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渠系建筑物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937017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节 渠系建筑物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七节 渠系建筑物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七节 渠系建筑物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七节 渠系建筑物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七节 渠系建筑物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节 渠系建筑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节 渠系建筑物(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节渠系建筑物-跌水与陡坡第七节渠系建筑物-跌水与陡坡第七节渠系建筑物-跌水与陡坡一、落差建筑物的类型当渠道通过地面过陡的地段时,为了保持渠 道的设计比降,避免大填方或深挖方,往往将水 流落差集中,修建建筑物联接上下游渠道,这种 建筑物称落差建筑物。落差建筑物有跌水、陡坡、斜管式跌水和 跌井式跌水等四种。其中跌水和陡坡应用最广。落差建筑物的设计,除满足强度和稳定要 求外,水力设计是重要内容。布置时应使进口前 渠道水流不出现较大的水面降落和雍高,以免上 游渠道产生冲刷或淤积,出口处必须设置消能防 冲设施,避免下游渠道的冲刷。上游进口一连接段宜赫管:、跌水跌水有单级跌水和多级跌水两种形式,二者

2、构造基本相同。一般单级跌水的跌差小于35 米,超过此值时宜采用多级跌水。(一)单级跌水单级跌水常由进口连接段、跌水口、消力池 和出口连接段所组成。1.进口连接段为使渠水平顺进入跌水口,使泄水有良好的 水力条件,常在渠道与跌水口之间设连接段。其 型式有扭曲面、八字墙、圆锥形等。扭曲面翼墙 较好,水流收缩平顺,水头损失小,是常用型式。连接段长度L与上游渠底宽B和水深H的比值 有关,B/H越大L越长。2.跌水口 跌水口又称控制缺口,是设计跌水和陡坡的关键。为使上游渠道水面在各种流量下不产生雍 高和降落,常将跌水口缩窄,减少水流的过水断 面,以保持上游渠道的正常水深。跌水缺口的形 式有矩形、梯形和底部

3、加抬堰等形式。3 .跌水墙 跌水墙有直墙和倾斜面两种。多采用重力式挡土墙。由于跌水墙插入两岸,其两侧有侧墙支 撑,稳定性较好,设计时常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但考虑到侧墙的支撑作用,也可按梁板结构计 算。为防止上游渠道渗漏而引起跌水下游的地下 水位抬高,减小渗流对消力池底板等的渗透压 力,应作好防渗排水设施。4 .消力池 跌水墙下设消力池,使下泄水流形成水跃,以消减水流能量。消力池在平面布置上有扩散和 不扩散形式,它的横断面形式一般为矩形、梯形 和折线形。折线形布置为渠底高程以下为矩形, 渠底高程以上为梯形。5.出口连接段下泄水流经消力池后,在出口处仍有较大的能量,流速在断面上分布不均匀,对下游

4、渠道常i=j引起冲刷破坏。为改善水力条件,防止水流对下 游冲刷,在消力池与下游渠道之间设出口连接 段。其长度应大于进口连接段。(二)多级跌水多级跌水的组成和构造与单级跌水相同。只 是将消力池作成几个阶梯,各级落差和消力池长 度都相等,使每级具有相同的工作条件,并便于 施工。多级跌水的分级数目和各级落差大小,应根I三据地形、地质、工程量大小等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当受地形地质条件影响较大时,也可修建 不连续的多级跌水。工程实践说明,多级跌水的 目,减小各级落差,在一般情况下,跌水墙的工 程量将减小。I三跌水墙工程量与其数目成反比,即增加跌水数=1三、陡坡陡坡由进口连接段、控制堰口、陡坡段、消 力

5、池和出口连接段组成。陡坡的构造与跌水相似,不同之处是陡坡段代替了跌水墙。由于陡坡段水流速度较高,对进 口和陡坡段布置要求较高,以使下泄水流平稳、 对称且均匀地扩散,以利下游消能和防止对下游 渠道的冲刷。(一)陡坡段的布置在平面布置上,陡坡底可作成等宽的、底宽 扩散形和菱形三种。扩散形陡坡陡坡段采用扩散形布置,可以使水流在陡坡 上发生扩散,以减小单宽流量,这对下游消能防冲有利。陡坡的比降应根据修建陡坡处的地形、 地质、跌差及流量大小等条件确定。当流量大、跌差大时,陡坡比降应缓一些;当流量较小、跌I三 I差小且地质条件较好时,可陡一些。土基上陡坡 比降通常取1: 251:5。菱形陡坡1=l=J菱形

6、陡坡在平面布置上,上部扩散下部收 缩,在平面上呈菱形。在收缩段的边坡上设置导 流肋。这种布置使消力池段的边墙边坡向陡槽段 延伸,使其成为陡坡边坡的一部分,从而使水跃 前后的水面宽度一致,两侧不产生平面回流漩 涡,使消力池平面上的单宽流量和流速分布均 匀,减轻了对下游的冲刷。陡坡段的人工加糙在陡坡段上进行人工加糙,对促使水流紊动 扩散,降低流速,改善下游流态及消能均起着重 要作用。常见的加糙形式有交错式矩形糙条、单 人字形槛、双人字形槛、棋布形方墩等。(二)消力池及出口连接段陡坡出口消能一般都采用消力池,使水流在 池中发生淹没水跃以消减水流能量,其布置形式与跌水相似。为了提高消能效果, 消力池中

7、常设一些辅助消能工,如消力齿、消力 墩、消力肋及尾槛等。沿陡坡下泄的水流,受陡坡边界、坡度和糙度影响,对于梯形断面的消力池深度和长度按下 式计:消力池深度 d55c s=1.74lg o + 0.28h2cq 30.385pq 4/3 h =c4 2 E 2c 04 = 0.9(m q2/3 / p)0.i消力池长度可按下式计算:L=(6-7)h c消力池出口常用连接段与下游渠道连接。 当消力池底宽大于下游渠道底宽时,出口连接段 为平面收缩形式,其收缩率为1: 31: 8。消 力池末端底部一般用1: 21: 3的反坡与下游 渠道相连。出口连接段与下游渠道护砌段总长L =815hc,但在消力池内布置有辅助消能工 时,可缩短为L =36h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