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废弃物造型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936027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课废弃物造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十三课废弃物造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三课废弃物造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课废弃物造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课 废弃物造型一、教学目标1. 懂得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了解废弃物造型艺术的神奇之处,体验创造的乐趣。2. 利用收集的废弃物,能根据不同形状、材质特征,制作一件艺术作品。3. 通过欣赏各种废弃物合成的有趣的艺术作品,感受不同的表现效果,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生活情趣,享受美好生活。二、教材分析1. 编写思路。爱美是人的天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有个性。人们不惜花大价钱去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然而有时美好的东西就在你的身边,包括扔掉的各种废弃物。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双乐于创造的勤巧的手,几只废塑料袋,一个可乐瓶,转眼变成让人爱不释手的工艺品,能不说

2、是一件开心的事吗?废弃物造型不仅仅是环保教育,还为学生展现了一种新的综合性美术创作思路,传达一种生活情趣。美术课中的创作是充分展示个性的重要环节,美术教育家罗恩费德认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以异于他人的方式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并以此树立起自我表现的信心”。本课的目的就是根据不同的材质,选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和创作。教科书中选取用废铁制作的雕塑驼鸟,用洗发水瓶子制作的奶牛,综合材料组成的房子、人物等,这些造型生动、设计巧妙、富有创意的作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在“制作步骤”中选用废塑料袋,棉花、绉纸制作的小娃娃,简洁明了,一看就懂,便于学生的临摹和借鉴。在“想一想”和“提

3、示”部分提供了较多孩子生活中经常丢弃的牛奶瓶、纸盒子、塑料袋、随手可得的树叶、废纸等做成的小玩意,以多变的创意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想象。本课最具挑战和创意的是开放式的学习活动。在积极发挥儿童的艺术直觉,强调尊重个性和创造力,自由独特发挥的同时,选择合适的美术工具、材料、技巧、表现手法,达到有机的统一,制作出新颖别致的作品。2. 重点、难点。重点:利用废弃物设计制作有一定情趣的造型作品。难点:根据废弃物的不同材料,选择合理的设计、创作方法。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的废弃物,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塑料袋、瓶子、盒子、废纸等;胶水、剪刀、绳子等制作工具。(教师)各种废弃物制成的作品,一

4、些废弃物材料,课件。教学过程1. 游戏激趣,引出课题。教师出示塑料袋、可乐瓶、绉纸等,然后很快将它变成一个或多个“人”的造型。引导学生谈一下简单的感受。引出课题一个奇特的人。2. 欣赏评述,感受有特点的人物形象。教师出示课件:(1)一组非洲奇特人物造型的雕塑作品。请学生说说感受。教师收集了一些人物的雕塑作品,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这些作品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2)欣赏古今中外更多的奇特的人物造型,例如狮身人面像、中国戏曲人物、摩尔的作品等。由于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时代的变迁,各个时候的作品又是千姿百态。( 3)欣赏用废弃物造型的人:和上面作品相比,最大的区别是

5、什么?这些性格迥异,奇特的人物造型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人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小结:巧妙应用废弃物材质特性进行夸张、变形。3. 了解探究,如何表现奇特的人。( 1)欣赏废弃物造型中的人,仔细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材料?怎样综合制作起来的?你觉得作品的哪个方面吸引你?教师小结:法国哲学家、著名艺术大师罗丹说:“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我们就来做一个善于发现美的人吧!其实只要你仔细观察,有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现就能够创造出美。( 2)演示教科书中的制作步骤,明确过程及注意事项。教师简单示范“卷、扎、粘、饰”等技法。( 3)优秀学生作品欣赏。( 4)看看自己和同学准备的材料中,能用哪些来制作人的哪一部分?(小组内交流思路,互相探讨。)( 5)学生制作“一个奇特的人”,教师巡视指导。4. 交流评议,展示作品。( 1)学生个人作品交流,进行介绍,相互评议。( 2)更多的综合艺术作品欣赏。( 3)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事和材料能够表现,正如我们今天学习的废弃物造型。只要大家做个有心人,积极动手动脑,就能创作出更多有特色的艺术作品。5. 课后拓展:应用废弃物制作其他有趣的艺术品。6. 课后整理:指导学生收拾好物品,养成良好的习惯。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