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合医学杂志》投稿须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结合医学杂志》投稿须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结合医学杂志投稿须知中国结合医学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是第一本被SCI收录的结合医学领域的同行评审杂志(2011年改为月刊)。本刊旨在促进结合医学及替代医学的国际交流,及时发表结合医学或替代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趋势以及临床实践、科学研究、教育、保健方面经验和成果的科学论文。投 稿1、请作者投稿前仔细阅读本投稿须知。一旦投稿,即被自动认为全部作者已阅读本投稿须知,并已理解和接受本投稿须知的内容和要求。2、本刊只接受英文稿件。自2010年12月1日本刊正式启用ScholarOne在线投审稿系统,不再接受电子邮件投稿及邮寄投稿,作者必须在线投稿:http:/
2、 . 网站有如何投稿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见:http:/ letter),简单说明稿件主要内容、投本刊的原因,并声明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5、作者可随时网上查询稿件进度http:/ First)。6、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稿件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按审稿专家意见需进行修改的稿件反馈作者后逾3个月不提交者,视为自动撤稿。7、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稿件100元,自收到审稿费后开始进入审稿流程。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费。版面费和彩图印制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稿
3、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光盘版和网络版稿酬),并赠当期杂志。8、稿件将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评审,并由本刊编委会决定取舍。作者亦可提供23名同行专家名单(提供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及传真或E-mail地址),也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同行专家名单,以备参考。9、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所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10、联系电话:(010)62886827,(010)62877592;传真:(010)62874291;E-mail:
4、;网址:http:/ 目本刊设有编者按,专题笔谈,热点透视,述评,论著,临床经验,短篇交流,病例报道,循证结合医学,中西药相互作用,学术探讨,假说,思路与方法,学术争鸣,法规指南,综述,跨学科知识,继续教育,传统医学,读者来信,名人介绍,书评,会议纪要,会议预告等栏目。具体栏目内容说明如下:l “编者按”(Editorial)一般由主编或知名专家结合本期文章评论,起画龙点睛作用,文稿要求精炼,一般在15003000字左右;l “热点透视”(Perspective)主要是知名专家对当前医学界热点、关注问题、新闻事件的观点和看法,时效性很强,以约稿为主,也可自由投稿,一般在20003000字左右;
5、l “述评”(Commentary)主要是知名专家对中医、替代医学、结合医学领域研究进展、发展方向、问题策略等方面的评论性文章,以约稿为主,也可自由投稿,一般在20003000字左右;l “专题笔谈”(Feature Articles)每期一个主题,由编辑部邀请国内外该知名专家针对中医、替代医学、结合医学领域某一主题进行撰文,一般34篇,可从不同角度入手加以论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一般在20004000字左右;l “论著”(Original Article)包括中医、替代医学、结合医学领域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是一般作者投稿的最主要的栏目,临床干预性研究一般要求为随机对照试验,一般不超过50
6、00字或8张印刷页,如果超过8张印刷页,将要求作者进行删减,并可酌情作为补充文件在线发表;l “临床经验”(Clinical Experience)主要刊登中医、替代医学、结合医学领域短篇报道、经验交流与基层医生的文章,一般为病例系列报道,虽然多未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但介绍的临床经验有特点、实用性强,对临床医生很有参考价值,一般在20003000字左右;l “病例报道”(Case Reports)对特殊病例的个案报道,尤其是现代疑难重症患者通过中医、替代医学、结合医学取得良效者,特别欢迎有影像学、病理照片或特殊体征照片前后对比的病例报道,一般在15002000字左右;l “循证结合医学”(E
7、vidence-based Integrative Medicine)介绍中医、替代医学、结合医学领域采用规范循证医学方法的研究结果,尤其是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或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结果,一般不超过5000字;l “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介绍中国的民族医药及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及其研究成果,一般在20004000字左右;l “药物相互作用”(Herb-Drug Interaction)介绍传统医药与西药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或综述,一般在20004000字左右;l “文献研究”(Literature Research)在对中医、替代医学或结合医学领域已发表文
8、献进行整理、归纳、比较、分析基础上撰写的文章,一般在20004000字左右;l “学术探讨”(Academic Exploration)对中医、替代医学或结合医学领域某一学术问题阐述个人观点,尤其欢迎有争论性的话题,本刊可以有代表性地刊登对某一学术问题的不同观点,一般在20003000字左右;l “思路与方法”(Thinking and Method)是介绍中医、替代医学、结合医学新思路与假说的平台,鼓励原始创新的文章,一般在20003000字左右;l “法规指南”(Regulation and Guideline)对国内外重要组织(如WHO、FDA、NCCAM等)制定颁布的结合医学和替代医学
9、领域的新政策、法规进行介绍;对结合医学和替代医学领域最新指南进行刊登或解读,尤其欢迎国内外学会制定的替代医学(含中医)、结合医学领域的国际性诊疗指南在本刊进行刊登,一般在20004000字左右,不超过6000字;l “跨学科知识”(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介绍所有有助于中医、替代医学、结合医学研究的跨学科知识与方法,如系统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但要求在介绍方法学的同时,联系中医、替代医学或结合医学进行讨论,一般在20004000字左右;l “综述”(Review)对某疾病或领域问题国内外中医、替代医学或结合医学最新进
10、展的文献总结、分析与评价,一般不超过5000字(不包括摘要和参考文献);l “继续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邀请知名专家针对中医、替代医学或结合医学领域某专题进行介绍,提高认识水平,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一般在20004000字左右。l “会议纪要”(Conference Proceedings)介绍国际性或全国性中医、结合医学及其他替代医学领域学术会议的纪要,一般在20004000字左右;l “读者来信”(Correspondence)对本刊已刊出文章或杂志的评论,要有代表性,一般不超过1000字,文献严格限制在10篇以下;l “名人介绍”(Prominent Pers
11、onnel)由编辑部对中医、替代医学、结合医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及其学术成就进行介绍,一般在15002000字左右;l “书评”(Book Review)对新近出版的中医、替代医学、结合医学领域的著作(尤其是英文版著作)进行介绍、点评,除主编推荐外,需与编辑部联系,一般在10001500字左右;l “广而告之”(Let You Know)介绍世界各地的中医、替代医学、结合医学领域的有特色及学术影响的单位、机构、大学、学院、科室、学会、网站、期刊等,以扩大学术影响,需与编辑部联系,一般在10002000字左右;l “精品展示”(Special Exhibition)介绍中医、替代医学、结合医学领域
12、的优秀产品,包括仪器、软件、药品、保健品,但要以学术为主线进行论述,需与编辑部联系,一般在10002000字左右;l “会议预告”(Conference Announcement)对中医、替代医学、结合医学领域的国际性会议进行预告,欢迎会务组与本刊编辑部进行联系,一般在200600字左右。撰 稿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统计学处理正确。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应说明是否获得有关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书。文章(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内,按所占版面计)以25004000字为宜,一般不超过5000字,具体字数要求可参见以上
13、的栏目说明。2、医学名词: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准。文稿内使用的术语应前后统一,新术语尚无统一译名时,首次出现应在术语后面圆括号内注明原文。药物名称应使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3、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如原词过长且文内又多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时一律先写出中文名词全称,后在圆括号内标注英文全称及缩写词,英文全称及缩写词之间用逗号分隔。以后再出现时则用简称。文中引用中国人姓名时,应写全名。4、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一般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代号;一般不用副标题。5、作者姓名:在文
14、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修稿过程中不应再做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下方,并注明通讯作者的姓名、通信地址、电话、传真及E-mail地址。作者单位须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论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或致谢者,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6、摘要:论著、专题笔谈、学术探讨、思路与方法及综述等文稿须附有中、英文摘要。论著等研究类文稿摘要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段格式撰写,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