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902870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48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 校: 任教班级: 教师姓名: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单元分析学习内容第二单元教材简析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本组教材以家乡为主题,通过篇篇文章,将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学习目标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高概括能力。3积累好的词语,为习作做好准备。学习重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让学生在反复总结归纳主要内容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学习方法教法:引导、点拨学法:自主、合作、交流教 具 课件学 具字词典等学习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课时5

2、古诗词三首6梅花魂7桂花雨8小桥流水人家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第二单元检测第二单元检测讲评32113122合计15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5、古诗词三首第1课时学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 ,疏通课文大意2、要充分预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句,自主进行解释和翻译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自主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查阅资料】搜集王安石的资料标第一网【自学导航】 1默写一首思乡的古诗词2、背诵泊船瓜洲3填词 一水间( ) 数( )重( )山 照我还( ) 4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读古诗画出不懂的问题 5

3、解释诗句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的意思是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6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7认真朗读古诗,把你认为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抄写下来透过诗中哪些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可以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还可以写写简单的批注导学案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学期总第17课时课 题泊船瓜洲 课 型讲读主备教师成小华审核人课 时本课第1课时(共 3课时)有无课件有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利用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

4、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诗词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学习重点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利用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经过对比学习,体会出诗人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学习环节导案学案一、 检查预习1、你能背诵一首思乡的古诗吗? 2、泊船瓜洲你会背诵吗? 3、泊船瓜洲的作者王安石你了解多少呢?1、学生自由背诵思乡古诗。2、点名学生试背泊船瓜洲3、学生介绍王安石二、合作探究1、先请一个同学读一、二句诗,再用自己的话说

5、说这两句话的意思。2看板书理解: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长江的南岸,他们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 a.“一水间”一水指?间什么意师过渡: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路经瓜洲,发现天色已晚,泊船在此。在这样静寂的夜晚,他辗转难眠,独自一人走出船舱,仰望夜空中的一轮圆月,那时作者有何思?谁能用“间”组词。(练习:用间组词。)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与京口隔着什么?“数重山”什么意思?)表示路途近还是远?从哪里知道?(抠住“只”补充介绍。)3、请读第三、四句提问:这两句诗那句写景?那个字写出景物特点?“绿”什么意思? 师导:是啊!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闭上眼睛想象江南春色是一幅什么样的美景?你

6、仿佛看到了什么?用上“我仿佛看到”4、.体味“绿”字。说话训练。师总结导:(出示课件:)是啊,春天的江南,草木绿了,田野绿了,绿满了山岗,绿遍了江河两岸,到处是绿的-?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刚写这首诗时,不是用绿字,曾用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看课文插图,你能猜猜他用过那些字吗?比一比,讨论用那个字好? 5、这句诗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请大家读: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什么意思,那个词表现出作者的心情?什么意思?表现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板书:何时。)6、诗人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7、他主张变法,却屡遭保守派的反对,被免除宰相职务后回到家乡,第二年皇帝又启用他,在赴京路上,思乡情节更浓。想想我们应该怎么读这句诗? 7.说说两句诗的意思。8.说说整首诗的意思。1、学生读一、二句诗,再用自己的话说这两句话的意思。2、生汇报:一水指的是隔河相望。3、生答:作者想家了。4、学生讨论后回答5、学生读第三、四句后汇报:第三句写景。一个字:绿6、生说话训练7、学生回答:满、过等词。用绿好,既写出了春的到来,有表现出春的特点。8、生讨论后回答:告诉我们在草长莺飞的春天,五十多岁的王安石又要再次离开家乡,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诗人赴京城再次为官,什么时候能回来呢?9、学生汇报读10、学生交

8、流汇报三、展示交流1、面请大家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朗读这首诗。2、此时你就是诗人,站立船头,仰望明月,思家心切,只能借诗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下这首诗。(生读)?1.配乐朗读2、点名汇报读3、有感情地背诵四、达标检测将古诗改成小短文独立完成五、盘点收获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最大的感想是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交流汇报六、布置作业讲古诗内容和大意背给你的父母你听七、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一水间 只隔 绿 还 思乡八、教后反思第2课时学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 ,疏通课文大意2、要充分预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句,自主进行解释

9、和翻译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自主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查阅资料】搜集张籍资料【自学导航】1 抄写秋思一遍 2、朗读秋思三遍3填词。 意万重( ) 洛( )阳 榆( )关 4、 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读古诗画出不懂的问题写下来 5解释诗句中带点字词的意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整句诗的意思是 6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7认真朗读三首古诗,把你认为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抄写下来透过诗中哪些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可以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还可以写写简单的批注8、背诵秋思导学案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学期

10、总第18课时课 题秋思 课 型讲读主备教师成小华审核人课 时本课第2课时(共 3课时)有无课件有学习目标1、领会秋思叙事抒情的特点,体会本诗平淡、本色的语言中包含的艰辛的构思过程和复杂的情感。2、课堂通过读写互动、说写结合来领会诗情、想象意境、品味诗句、丰富和积累语言。3、在体会感悟作者乡情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学习重点通过读写互动、说写结合来领会诗情、想象意境、品味诗句、丰富和积累语言。学习难点在体会感悟作者乡情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情感。课前准备1、思乡主题的古诗词3-5首,2、课件(诗句及相关知识链接)背景音乐(二胡曲)学习环节导案学案一、检查预习1、学习了泊船瓜洲之后,你自己读了那几首关

11、于乡情的诗词,在积累作业上写下来,注明那些是写景抒情,那些是写事抒情。2、关于张籍,你知道多少?3、读一读秋思,画出你认为好的词语和诗句。1、学生在积累本子上书写古诗并汇报那些抒情,那些写景。2、学生交流张籍的信息。3、学生自读自画。二、合作探究1、谁来背一背自己积累的古诗词?2、背诵秋思。3、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诗人张籍写的秋思,这首七言绝句字面上非常简单,没有生字,让我们来齐声背一背。先看一看,记一记,背一遍,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再看一遍背第二遍。3、解题,感知秋思。大家知道,张籍是唐代吴郡(苏州一带)人,现在客居洛阳,(课件展示简图,指一指)因思念家乡,写下了这首秋思,(板书课题)“思”字,“心”上一个“田”,作者的“心田”里是怎样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呢?是什么引起了张籍的乡愁?4、秋天有哪些境象可以引起人们的“秋”之“思”呢?把以“秋”开头的两个字的词语在积累练习本上写下来,写成一行,读一遍。 5这些事物、景物都可以引起我们感受到秋天来临,种种思绪萦绕心头,秋是怎样的景象呢?用四个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