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室工作计划2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89626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室工作计划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室工作计划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室工作计划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室工作计划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室工作计划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室工作计划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室工作参考计划_0平潭县青年骨干老师(数学)工作室成立于年9月,成立一年来工作室成员潜心投入,精于探究,不但提升了本人,还带动了其他老师,真正发挥了骨干老师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今年是骨干老师工作室成立的第二年,也是关键的一年,我们将秉承去年的探究形式和工作经历,接着以平潭县青年骨干老师工作室章程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为主旨,以促进骨干老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研究才能为目的开展工作。现结合本工作室的学科实际情况制订以下年度工作打算: (一)加强学习,丰富理论素养 本学年,我们将深化学习肖老师的研究成果材料

2、漫谈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和他推荐的关于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学习材料,围绕“数学考虑”这一核心价值来研究教学现象,把握教学规律,调整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效率。 倡导自主学习。我们倡导将“学习作为生活常态”,用这种方式来提升本人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工作室成员要细心阅读漫谈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和关于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学习材料,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和反思记录,促进本身内涵开展。 鼓舞互相学习。我们将通过举办教研沙龙活动,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互相对话、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时机,让成员们畅谈本人的见解,并谦虚地听取别人的观点,构成严密的“学习共同体”,共享学习资源。向专家学习。我们接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

3、式。本学年我们将诚邀省学科带头人林丽玲老师参与指导工作室所有成员,还将接着为所有成员提供外出学习的时机,让教育专家、省学科带头人与我们零间隔接触,倾听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历,分享他们的教育智慧。 (二)聚焦课堂,展示教学风采 我们将以“内练素养,外树形象”为成长目的。致力于把工作室建立成为平潭综合试验区数学教科研的中心之一,充分发挥骨干工作室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本学年工作室将开展“一二九”教研打算,即每学期办一场教学展示活动、两场“送教下乡”活动,九场教学研讨活动。 一场教学展示活动。工作室每次选派四名成员与省学科带头人林丽玲老师共同进展展示研讨活动,并邀请林丽玲老师对本次

4、展示活动进展点评和开一场讲座,为工作室成员指点迷津,共同起到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两场“送教下乡”活动。“送教下乡”是县老师进修校的一个特色教研活动工程,也是工作室的工作重点之一。本学年我们工作室将依照农村学校的需求来进展“送教下乡”活动,做到哪里有需要我们去哪里。 九场教学研讨活动。我们将通过举办九场教学研讨活动(即每一位工作室成员都进展一次教学研讨活动),让工作室成员不断的深化课堂,亲身经历备课、听课、说课、评课和反思(即“四课一反思”)等过程,扎实研究、刻苦研究、互相学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三)专题研究,提升教研才能 课题研究不断是工作室研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成员教科研

5、才能的主要途径。本学年我们将以“校本教研的形式讨论”为主题进展课题申报,力争立项研究。研究的重点将是“四课一反思”校本教研形式的深化开展。课题研究主要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工作室成员在备课、上课等日常教学工作以及学习、讲座、开课、评课等各种教研工作中,要有强烈的课题研究认识,做到思想上有课题、行动中有课题,时时有课题、处处有课题。 (四)诚邀加盟,打造教研核心 青年骨干工作室成员虽是骨干,但仍是青年,教学经历缺乏,教材把握不准,教学理论不深等咨询题异常凸显,给予目前工作室的现状,我们建议诚邀3-5名有实力的骨干老师参加到工作室,成立县小学数学教研核心组,指导我们工作室成员,让我们取各方之精华、集众家之所长,为我之所用。(五)标准治理,保证顺畅运作工作室制度执行需保证。第一、为了便于工作室成员进展学习、交流、研讨活动,我们定于每周四上午为工作室活动时间,因此各成员所在学校必须为工作室成员提供时间保证;第二、每一位成员在工作室里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应将工作室成员的工作量记入所在学校的工作量中;第三、每学年表彰假设干名优秀青年骨干老师。工作室成员及时交材料。每次开展的公开课教案、讲座、课件;每次教研活动的备课材料;每次的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教学论文;每学期的读书心得;各种各级获奖的材料;都应该及时上传,交到工作室存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