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读书心得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880914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弥儿》读书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爱弥儿》读书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爱弥儿》读书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爱弥儿》读书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爱弥儿》读书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弥儿》读书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弥儿》读书心得(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弥儿读书心得爱弥儿读书心得爱弥儿读书心得1卢梭的爱弥儿写于1757年,是一部关于教育学说的名著。此书主要表达了虚构的贵族子弟爱弥儿从出生到成年各个时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成长过程和教育方法,形象生动,是现代教育艺术的理论杰作。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一个观点:要按照儿童的天性自然地开展,这句话我很赞同。卢梭认为教育遵循自然,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对孩子横加干预,把成人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此刻年轻的家长们切身感受到社会日趋剧烈的竞争,唯恐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以致于将来被社会淘汰。于是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陪伴着孩子穿梭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器乐、美术、舞蹈、英语之间,肆意侵占了孩子们的玩耍的时间,

2、丝毫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就应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而社会对孩子任何的干预,都会使孩子觉得不自由,不平等,甚至产生罪恶;任何违犯自然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孩子的畸形开展,产生严重的后果。儿童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那么的“自然的存在”。我们在教育生活中,应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人来进展教育,任何违犯学生身心开展规律的教学,都是不人道的,不可能长时间存在。“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因此,卢梭竭力主张: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兴旺之前,要让儿童远离社会,回归自然,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不理解世俗的影响。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尽情地哭笑打闹。回归自然,让孩子采天

3、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有灵性有个性的孩子。而反思我们的教育,夜深人静时,我感觉好似是在培养应付考试的机器。作为一名老师,我就应清醒地认识到自然教育观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赋,让孩子的心贴近自然,让孩子在自由的空气中成长。爱弥儿读书心得2读完爱弥儿这部伟大的著作,被书中作者独创的观点、精辟的阐述、精巧的描绘、细腻的文笔所折服。全书贯穿无数教育经典名言,处处蕴涵着真知灼见,闪烁着独到的教育思想的璀璨光辉,让人不时掩卷回味。最让人称奇的是,卢梭的儿童教育观,至今仍散发着绚丽的光辉,让人不得不惊叹卢梭惊人的超前意识和恒久内涵。卢梭的爱弥尔虽然是阐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卢梭通过对

4、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对如今的幼儿教育还是有借鉴作用。首先,作为幼儿园管理者的我要转变观念,用知识充实自己,要擅长学习,博览群书,把自然教育当做一种态度,一种拓展视野的思维形式来对待,做一名乐学好思的智者,要把幼儿教育看作是亲近自然的教育,把幼儿园创设成孩子快乐成长的乐园。让大自然与教育自然地融为一体,孩子如一株株嫩绿的小树苗,活力盎然,茁壮成长;老师团队如浓浓春意,充满活力,充满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分表达出人本教育及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理念。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其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尊重儿童,积极创设条件引导鼓励孩子到大自然中

5、去体验美。充分利用吉利幼儿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及丰厚的社区环境,以幼儿为本,创设人文化的环境,为幼儿营造平安、温馨的气氛,锻炼孩子们独立生活的才能,培养他们克制困难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真正起到人生起步的第一个站点成为孩子们向往的育人摇篮,这里,永远留下孩子们美妙幸福的回忆,让“素质教育”这朵奇葩,在吉利幼儿园开得更鲜,开得更艳!最后,通过吉利园报、班报,BBS、家长学校、吉利QQ群等多条途径发动家长朋友们充分认识幼儿教育应该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进展,需要深入地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施行不同阶段的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开展。正如卢梭所说:“要保护儿童,帮他们做游

6、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得意的本能。你们当中,谁不时刻依恋那始终是喜笑颜开、心情恬静的童年?你们为什么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光阴,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绝不会糟踏的极其珍贵的财富?他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也好象你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一样,是一去不复返的,你们为什么要使那转眼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和痛苦呢?”让我们家园携手起来共同聆听大师的呼唤,理解孩子们的世界,让我们的孩子拥有自由舒展的童年。重读爱弥儿,让我豁然开朗。爱弥儿读书心得3最早听说爱弥尔这本书是在师范的时候,我想对于师范专业来说爱弥尔会是一本很耳熟的书。想读这本书也是从师范里开场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爱弥尔”是一个人的名字,而这本书以它作

7、为全书的题目,我想它会是一本通过描绘“爱弥尔”的成长历程而写成的一本书。个人非常喜欢这种途事型的教育书藉,所以一直就很想读这本书。拿到这本书后,没有一口气读完,因为这本书分上、下册近900页的文字加上个人读书比拟慢的习惯所以一直在慢读的状态。近期由于比拟闲,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读完之后,发现这本书其实和之前想象的不一样。所谓的“爱弥尔”只是卢梭为了阐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个教育对像。并不是自己原先所想的是一本叙事性的教育专著,即使其中涉及到“爱弥尔”的许多事例,自然也是卢梭假想的,而并非教育事实。同时,读得慢还有一个原因是读这本书比拟吃力,吃力的原因我总结出来可能有两点:一是自己的程度还不够,

8、在读书的过程中自然难以消化卢梭的思想,二可能是由于是译文,所以在语句的表达上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当然,我这样的感觉都不能遮盖住爱弥尔是一本划时代的巨作。曾有同学评价说读完爱弥尔之后,最大的感觉是发现原来所有的教育思想早在17世纪的这本书里都有过阐述了。我不敢保证是不是所有的教育思想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但是我敢肯定地说是它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举个例子来说,在我国80 年代兴起的,甚至我们如今还在讨论和探究的民主教育思想,在爱弥尔这本书里就有了阐述。我们可以试想的是,17世纪的卢梭能提出这样的教育思想,就可见这本书是一个超前的、影响时代的一本好书。书中提到最多是自然教育,其实也可说是有其

9、独到之处。爱弥儿读书心得4爱弥儿的主题思想是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要开展儿童的天性。这种说法真的很普通,一点也不时髦了。但是给我震撼的是,就是这么一个普普统统的道理,对于当今五彩斑斓的、层出不穷的教育时尚理念来说,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主题思想,竟然需要卢梭这么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来以上、下卷和鸿篇巨著来阐述、来证明。而且尤其让我难过的是,从18世纪到如今的21世纪,整整3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在教育下一代的看法、做法上却还是不断地迷路,总是被许许多多、变化莫测的教育新论调给糊涂了心思,走错了方向。对照我们当今的根底教育,就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何尝又不是迷途没知返呢?摘选其中一些我们交织很远的事例,与我的同

10、行一起“品茗修行”。其一: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我们一开场生活,我们就开场教育自己了;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场的。简短的三句话,只要我们老实,就会发现,现实中我们的做法有时相距很远。作为老师,我们好似更多地在于说教,或者是颐指气使型、或者是苦口婆心型,共同的心态是怀抱师道尊严居高临下地说教,共同的特点是不以平等的身份去倾听、去理解,而是以过来人的“睿智”指点,永远正确,但也永远隔靴搔痒。孩子们从理性上“认定”老师是正确的代表,但是情感上就止不住地难过、痛苦,或者逃避。教育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教育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相融与共。从这点看,我们就把教育的领域狭窄化了,我们老师更多地是

11、关注学生在课堂三学什么知识,锻炼什么才能,学生学会了没有,才能得到了多少开展,尽管新课程在不断地强调要注意过程与方法,要开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在现实的教育理论中却少有土壤,或者说只有播种,少有耕耘。当然,我也为我们老师叫屈,我们身上的责任好似越来越重,政治化、任务化、行政化的味道越来越浓,而所拥有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我们的言行与思想好似在火车的轨道上,永远为伴前行,但也永远不能穿插交融。其二:遵循自然,跟着她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她在继续不断地锻炼孩子;她用各种各样的考验来来磨砺他们的性情;她叫他们从小就知道什么是烦恼和痛苦。说得多好啊,只要是生命,从出生起,自然就会用种种磨难来锻炼意志,磨

12、砺性情,强壮身体。但是我们智慧的人类好似过于聪明,总想以人类的力量来阻挡自然的力量。虽然我们怀抱爱的理由,例如孩子摔倒了立即去扶起,并深深地责备地面的过错;例如孩子遭受失败了,我们总是忧心地去抚慰,甚至用礼品来安抚.许许多多的例证,从中虽然我们总是获得了一时的温馨,但是,纵观宏观与长远,遭受教训的总是自作聪明的人们自己。所以,所有的父母和老师,需要放下形式的呵护与关爱,当孩子们在自己自然的生活状态中遇到痛苦和烦恼时,不要以为贴心关心就是爱,有时“作壁上观”,甚至“冷眼旁观”才是真正的爱,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孩子懂得自然的道理,才会学会遵循自然的意志,才会成为一位遵循自然规律行事的人。爱弥儿读书

13、心得5书架上早就有爱弥尔这本书,只是太不好读,所以一直搁置在高处。进入二年级开场担任班主任工作,也陆陆续续读了一些有关班主任管理方面的书籍,还想对孩子有更多地理解,所以硬着头皮翻开了有大量繁体字而且是上下两册的爱弥尔。虽然读的有些困难,但对书有了大概的理解,从中也多多少少知道了卢梭的教育思想。下面我想简单说说自己的一些体会。爱弥尔是卢梭阐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通过对它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尔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他主张对儿童进展适应自然开展的“自然教育”。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久法那么,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开展。因此,他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理论,让

14、孩子从生活和理论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取他所需要的知识。这一点,我觉得可以借鉴到我们的教学中,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强调写出真情实感。其实,也只有通过孩子的亲身感受,才能对事物有更多、更真切地理解,写出来的东西也才显得真实。卢梭让爱弥儿从游戏、种植、木工劳动中学习,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需要的是感官体验带来的欢乐,游戏便是实现这一欢乐再好不过的手段了。我国伟大的作家鲁迅说过,游戏是孩子最正当不过的行为,在这点上跟卢梭的看法是吻合的,卢梭也认为一个孩子应该通过游戏保持着活泼的性格。但是,且看我们如今的家庭教育,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过于迫切,要自己的孩子在尽可能比别人少的时间里完成比别人更多的知识的学习,占用了孩子大局部游戏时间。有个小品里的一句话对此就有挖苦的意味“我要我的孩子戴着博士帽就出世了”。确实,我们不能否认家长们的用心良苦,但是却没有认识到这是怎样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让一个孩子做他极不情愿或不需要做的事情,根本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不仅所投入的会白费,而且还会让孩子从此讨厌承受教育,逆反心理睬越来越严重;或许,孩子们是乐意承受的,那我们只能投以怜悯的目光了,因为那将是一群没能享受人生最快乐、最无虑生活的可怜人。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