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课题教学目标(共19页)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879923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课题教学目标(共1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课题教学目标(共1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课题教学目标(共1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课题教学目标(共1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课题教学目标(共1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课题教学目标(共1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课题教学目标(共19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2 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3 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

2、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比较合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重点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难点1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教学突破要想使学生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就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的过程,所以在本课题的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教师起

3、引导作用,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2 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3 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4 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过程与方法在本课题材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用教师的讲解、演示与学生的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首先在教师的讲解中学生得到启示,然后学生在探究中得出结论,进而通过学生的亲处演示找出问题,最后在教师正确的演示实验中使学生加深理解。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进行,使课堂

4、气氛活跃,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 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重点1 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2 药品的取用。3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难点1 药品的取用。2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教学突破对于教学重点的突破,可采用教师的讲解、演示与学生的讨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先向学生简单介绍药品的性质、仪器的作用等,然后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在学生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最后教师进行正确的演示,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结论的理解和记忆。课题1 空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5、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课题2 氧气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

6、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4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过程与方法:1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2能够根据反应物的性质来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根据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学习重点与难点:1氧气的性质与用途2氧气的获得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教学方法:1物理性质主要有学生自行归纳总结;2化学性质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及回忆已学的实验来归纳3对于实验室制法,主要通过探究、对比,从而找

7、出不同点加深印象4氧气的用途主要是知识性的介绍探究内容:1燃烧的现象及剧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取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课题1 水的组成教学目标1复习元素、单质、化合物、分子、原子等概念和氧气的性质。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组成。3巩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的认识。4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分子和原子知识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

8、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发展目标: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微粒的特征。培养对自

9、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物质变了,其中的微粒怎么变?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课题3 水的净化教学目标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2、懂得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3、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4、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5、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努力

10、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重 点1、水净化的方法。2、过滤的操作方法。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难 点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2、过滤的操作方法。3、硬水的软化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课题4 爱护水资源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3、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课题1 原子的构成知识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初步学会根据实验现象,来推导原子的组成3、能够根据相对原子

11、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4、逐步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教学重点、1、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2、相对质量的计算3、原子的构成课题2元 素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2.学生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3.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4、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重点 元素的概念难点 元素符号的书写教学方法对比探究、合作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法课题3 离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难

12、点)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重点)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2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式的涵义。2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4了解相对

13、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教学方法设疑,以实验为导向,讲练结合。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2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

14、程式。2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配合阅读。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习目标: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3正确使用量和单位。教学重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过程: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说出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能说出实验装置的一起名称及操作要点;初步学习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2、通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研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2、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