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陷阱复杂性探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877323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困陷阱复杂性探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贫困陷阱复杂性探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贫困陷阱复杂性探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贫困陷阱复杂性探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贫困陷阱复杂性探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贫困陷阱复杂性探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陷阱复杂性探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全球贫困和饥饿人口2020焦点简报2007年10月贫困陷阱困难性探讨Partha Dasgupta 描述和说明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方法,而发展专家通常所做的“描述”其实都是说明性的,否则很难理解他们在过去30年中反复对世界贫困地区的进行的“描述”是否必要。从下面这句引用联合国开发署以及世界银行专家所做的总结,可以知道贫困就是一个人收入微薄的状况:在贫困地区,人民没有食品平安,无法阅读及写字,没有被赋权,无法支配自己的生活,无法抵挡自然灾难,生活不健康,以及“没有实力”发展。我们可以把上面这段话叫做“描述”。虽然无法否定它的正确性,但这种描述对于行动却没有太多指导意义。它没有搞清晰什么是因,什么

2、是果,也没有说清晰在贫困环境中什么是变量,什么是参数。然而,许多文献都是以“描述”为源泉从而制定政策建议的。好像前年发展目标都反映着这种方法论的立场。虽然描述很长,它还是缺少了两个关键点:贫困人口遭遇着自然资源的恶化以及高诞生率的逆境。本文中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贫困缘由的多样性理论方面的思索以及阅历的证据表明,在一个地区长期贫困,而其他地方经济不断发展的状况下,必需对社会经济,新陈代谢,以及生态过程进行探讨,对“主动反馈”进行探讨。在数学意义上,主动反馈可能会使固定成本的反映。例如人体的代谢成本,家庭的维持成本在没有各种现代化便利设施的状况下显得特别重要。在更困难的系统中,主动反馈可以作为

3、各种进程驱动的补充,例如儿童期的初级教化,养分摄入,保健以及其他方面。假如去掉其中一种,儿童发育就会受到影响,但由于一般这种主动反馈的价值不够明显,特殊是当儿童在养分不良时,教化的价值就得不到体现,因为他没有实力进行学问的摄取。假如通过微观角度进行探讨,会发觉这些对各种进程驱动的补充会增加“固定成本”。主动反馈的另一个含义是,在贫困地区,“描述”中所说的各种东西会相互加剧,而当地的人民每天都面临各种问题。而与之相对的富有地区所面临的则被称为“挑战”,比如劳动力,观念,土地与自然资源等各方面。本文的目的是就此进行探讨,而非进行相近的描述,所以关于两者的理论和阅历方面的内容就不赘述了。假设主动反馈

4、的逻辑成立,则本探讨可以揭示为什么有的人会陷入贫困陷阱,而又得人能够得以逃脱。这篇综述通过两条并行路途进行阐述,一是非正规的描述,另一种是正规的模型分析,一共举了三个模型为例。虽然“描述”中列举了许多缘由,但由于总是试图用一个缘由来说明贫富两种状况,所以发展专家自己也陷入了逆境。换个角度,考虑一下缘由的交互性(即几个变量相互影响),对分析数据有就会很有意义。例如在专栏1可以看出,通过一个简洁的确定模型体现了几种变量的相互影响。这个模型包含了人们的生活可能的几种生理路径 a) 养分不良以及易患急病的程度b) 成人养分状况以及工作实力c) 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这些路径所包涵的方法在“养分、健康以及

5、生育”部分介绍,专栏2对此作了说明。另一个令人留意的方面是生态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结合会对生育以及环境外部因素产生影,也就是人们的发展受到地区生态特征的限制。比如在非洲的热带草原,自然条件就跟印度的恒河平原无法相比,这也对当地的发展构成了除政策等缘由外的影响。在生态及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的主动反馈可以表现在贫困、人口增长以及相对的自然环境恶化。这三者任何一个都不能成为其他两个的先决缘由,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而养分状况事实上对诞生率没有太大影响,除非是在极其养分不良的状况下。(在孟加拉国,1974年的饥荒使死亡人数比往年多150万人,而这个缺口在一年之内就被新诞生的人口填补了。此外,养分不良能影响死

6、产率,初潮年龄,卵子受精,死婴率,以及性交频率。)贫困、诞生率、以及自然资源状况在“家庭劳动需求及地方公有权:人口贫困资源的相互联系”,即专栏3中进行说明。以下主要通过三个专栏进行分析:专栏1相互影响论 “描述”中是以相互影响为中心分析的。为了将“相互影响”程式化,可以在一个坐标体系中随意一点时间分析三个变量,即纯变量以及变量X(t), Y(t)以及Z(t)。我们将这三个变量称为状态变量,因为我们的探讨集中在贫困、人口规模以及自然资源状态等三方面。 假设系统的驱动过程可以用一个三联确定微分方程来表示,那么: dX(t)/dt=E(X(t),Y(t), Z(t),q), (1) dY(t)/dt

7、=F(X(t),Y(t), Z(t),q), (2) dX(t)/dt=G(X(t),Y(t), Z(t),q), (3)其中q为(纯变量)参数,E, F, G 都是X的连续函数,为了简化说明,可以假设X, Y, Z以及q都是可以看到的。首先留意X,Y以及Z之间因果关系是相互的:方程(1)-(3)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个状态变量都会影响到其他变量。X,Y,以及Z的时间序列使数量经济学家能够对E,F,G的数据进行估计,但这种估计都是在一个典型范例基础上的,比如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等。习惯性的说明方法是假设对选取样本的每一次视察都是方程(1)-(3)的一个驻点,每一个驻点都是一

8、个数字的三重组合:E(X ,Y, Z, q)=0 (4)F(X ,Y, Z, q)=0 (5)G(X ,Y, Z, q)=0 (6)其中X,Y以及Z是q的函数,分别写为 X(q), Y(q), Z(q)。假如方程(1)-(3)描述的过程具有主动反馈,则方程(4)-(6)对于q的值有多种解法,而一个可能的状况是在数据库(假设规模为N)中的每一次视察都会在不同的驻点得到相同的q值。(参照专栏2)。 而q是可以视察到的。因此现在假设每一次数据库的视察得到的q是都不相同那么假如N特别大的话,q的抽样值就会处于一个近似的区间。假如绘制出X(q), Y(q)以及 Z(q)的图表,我们会发觉它们“向同一方向

9、移动”。因此可以推断它们是相互关联的。 可能X(q), Y(q)以及 Z(q)看起来不是连续函数,而在函数出现跳动的q点数值被称为分叉点,这也是方程(1)-(3)的非线性特征。这些方程为说明(4)-(6)中的驻点供应一个永续的微观经济模型。2、养分、健康以及诞生率 维持生命所须要的能量至关重要:60-75%的能量摄入用于身体维持,40-25%的能量摄入用于工作或消遣等自由活动。身体维持的要求可以看作是一个固定成本,而由此带来的主动反馈会在新陈代谢路径等方面体现出非线性特征。例如,为保持养分平衡,一个人平均每天必需摄入2500千卡的能量。而贫困家庭假设人口数为4,而总能量为5500千卡,假如平均

10、安排,那么就会面临家庭崩溃的危急,而假如不平均安排,虽然有的成员远抵于平均值,但家庭可以维持下去。而从免疫力的角度考虑,富有家庭和贫困家庭是相同的,这一点是一个探讨的逆境。许多国际机构把关注放在了贫困国家的饥荒时期,同时对其他问题进行关注,比如儿童正常生长、安排生育建议,免疫力提高以及口服补水剂等等。而在政治及探讨层面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是确保贫困人口健康地生活,而由于食物不足卫生及饮水条件恶劣而导致大规模的养分不良则是经济落后的一个明显标记。以下专栏中的分析是一养分状况为基础的:专栏2-养分为基础的贫困陷阱下面的例子说明白主动反馈:(曲线图请参照原文第4页) 用t表示时间。初始时间t=0。假如一

11、个人的养分状况有一个纯变量H(t)表示,那么W(H(t)则表示一个人获得的福利状况。一般认为dW/dH=0。现在假如用J(H,q) 表示一个人的收入,在专栏一中,q表示一个纯变量,表示个人环境(q是各种参数矢量的纯量指标)。假设曲线J随着q值得改变而上升。那么q能反映出以下状况?(1)经济外部因素,比如降水等。(2)产权的作用 (3)政府及社区支持的效率 (4)市场向个人开放程度 (5)个人的非劳动资产(比如教化)(6)个人对他人的信任度,第6点可能是最重要的。用R(H)表示个人的养分需求(以收入单位来表示)。J(H,q)及R(H)是H的连续函数。现在假设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使一项资产,并满意一下

12、确定微分方程:dH(t)/dt=J(H(t),q)-R(H(t),H3H(t)H1, (7)假如对于随意一个t,都有H(t)=H1(resp. H3), 当tt时,H(t)=H1(resp.,H3)(H=H1以及H=H3被称为“汲取障碍”。方程(7)中的常数保持不变。在方程(7)中,H是状态变量,而q是参数。在图1(参照原文第四页)中,J(H,q)以及R(H) 在H2点有一次交叉。方程(7)包括三个驻点:H1,H2,H3。其中H2是不稳定的,而H1和H3是稳定的。而一个人的最初养分状况H(0)假如大于H2,则会走向富有,而假如H(0)小于H2,则会陷入贫困。简而言之,在H2旁边的人群虽然状况相

13、像,但面临的将来却迥然不同。而贫困陷阱会增加横向的不同等。假设q由于前面所述六点因素而稍微下滑,那么收入J(H,q) 也会垂直下降。H2会向右移动少许,这意味着原先不在贫困陷阱中的人已经走向贫困了。探讨表明此类人简洁受到q值得影响。假设q值上升,那么收入J(H, q)则会垂直上升(看图中虚线),使H2向H2移动,结果会使越来越少的人免于贫困陷阱。此外,假如q值上升到足够的高度,那么J(H,q)不会与R(H)交叉。这种状况下,H3变成了唯一的驻点。这样(2)-(6)中对q的说明就变得很明白。根据这种说明,导致走向贫困陷阱的各条路径已经被根除了。3、“家庭劳动需求及地方公有权:人口贫困资源的相互联

14、系”对于贫困地区的家庭而言,简洁劳动也须要许多的劳力参与。而且当地的许多家庭无法得到工业发达国家所具有的能源供应、自来水等等。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水供应很不便利,随着森轮的退化,柴火也不再简洁获得。这就意味着在这些地区的替代能源以及水供应的价格跟其他地区相比有很大差异。除农业耕作之外,照料牲畜,做饭,制作简洁的产品耗去了家庭成员大量时间,他们每天要花几个小时挑水,找寻草料和木柴。而这些活动每天都在进行,否则就无法维持家庭的生存。这表明贫困家庭用在维持家庭上的固定成本是巨大的,但探讨农村家庭的数量经济学家很少以固定成本(详见专栏3)为经济模型。这些地区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所需资金以及环境资源匮乏

15、。大约从6岁起先,最贫困国家的贫困儿童就担负了照看兄妹、挑水、找寻木柴、草料以及畜粪的任务,大多数无法受到教化。家庭须要全部成员的劳动来维持,这种结果是破坏性的。贫困地区的许多家庭以共同运用森林资源、水塘等资源的方式来降低维持家庭的风险。阅历表明在公共资源主导地区,家庭收入的是相对同等的。据估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共用资源的做法会随着家庭财宝渐渐增加而削减。以下专栏就此问题进行了剖析:专栏3-村庄共有资源以及家庭规模人口的增加无疑给当地自然资源增加了压力,有害无益,可以反之思索一下由于家庭浩大造成自然资源恶化的效应。村民免费运用共有资源,使原有家庭更加贫困,因此须要更多的劳力来维持家庭,这就须要有更多的孩子存活,作为最廉价的劳动力补充。另一种可能性是随着共有资源的削减,养活孩子变得更艰难,因此造成了孩子存活率的降低。本专栏对两种可能性进行了程式分析,专栏3的模型让我们相识到在既定参数条件下,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其中合作性强的村庄与合作性不强的村庄进行了对比,单个家庭假设一个村庄是由N个相同家庭组成的,此模型时确定性的。假设家庭规模是一个连续变量,这样就使实际家庭规模不会成为目标家庭规模的函数。假设n是家庭规模。家庭成员参与劳动,但也共享成果,假如累计计算,可以假设家庭生产概率可以以每个家庭成员的净收入为基础列出一个二次方程: Y(n)=-a+bn-cn2, 其中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