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分离焦虑心理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487331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分离焦虑心理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分离焦虑心理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分离焦虑心理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分离焦虑心理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分离焦虑心理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分离焦虑心理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分离焦虑心理研究开题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课题背景幼儿在初期的发育过程中,通过和自己父母亲人长时间的情感交流和情绪互动,形成了对父母亲人的依恋情节。依恋是幼儿开始出现特定社会性的表现,这种情绪决定了幼儿只接近某些特定的人。当幼儿被父母送到幼儿园,会接触除父母亲人之外的其别人员,这会使他们感到胆怯、恐惊、不安,引起他们一系列的哭闹、尖叫、跺脚等行为,出现本能的一种防御和警惕。具体表现为:睡眠不安、情绪不稳、少言寡语、饮食减少甚至是拒绝进食。心理学和幼儿园教育理论把这种现象称为“分离焦急”。“分离焦急”是幼儿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情绪。入园分离焦急有着焦急的一般特点,又有着新入园幼儿这一年龄段的独特之处。一些研究学者发

2、现,分离焦急会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后果。生理上,长时间焦急,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刚入园的孩子经常很容易感冒、发热、肚子疼等,因此很多孩子进入幼儿园一周左右会生病。心理上,情况严重的将会阻碍幼儿智力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发明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人们对孩子学前教育的重视限度越来越高,很多家长都会选择更早的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学习、生活,推动他们初期智力、身心综合能力的发展。然而调查发现,在新入园得幼儿中,大部分孩子都有较严重的“分离焦急”。他们都处在从家庭到幼儿园的适应、过渡阶段,从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环境,从熟悉的父母亲人到陌生的老师、同学,在心里产生

3、各种复杂交织的情绪,涉及抵触、胆怯、恐惊等等,这种现象令很多家长忧心忡忡,而又无从解惑。因此,如何有效帮助新入园幼儿缓解焦急,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的大家庭,是当今急于解决的问题。对此做一定的研究,是家长期待的,也是幼儿园教育需要的。 二、论文类型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长期面对各类学生、家长、教师,基于此,本人的论文类型为(理论性)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一)理论意义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急研究,是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儿童分离焦急问题关注度的提高,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中涉及:幼儿社交性焦急研究、幼儿恐怖性焦急研究、亲子依恋研究、儿童认知理论研究、儿童精神分析理论

4、等。任何一种理论的完善都需要建立在其他更多理论的研究成果之上,进行幼儿分离焦急的研究,有助于为幼儿其他精神、心理问题的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资料和理论基础,对幼儿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实践意义1、 有助于响应党中央对教育战略的规定。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体现了党对教育的殷切盼望以及对教育的迫切渴望,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等多方面进行整体性的、综合性的改革。而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决定教育成功与否的基础。对分离焦急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儿童教育内涵的完善,有助于跟随党中央的步伐,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奉献一点力量。

5、2、有助于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当今快节奏的生活,让父母亲人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具体教育。他们更善于运用大众化的方式去管理和教育孩子。分离焦急的研究有助于家长更清楚的结识幼儿成长发展过程的变化,有助于帮助父母找到更好的方法帮助孩子成长,免去家长的后顾之忧,防止幼儿分离焦急的有害心理发生。3、有助于学校对新入园幼儿的管理。分离焦急的研究可认为幼儿园解决新入园幼儿焦急问题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参考,有助于幼儿园平常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家园合作共育,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育、能力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国内外现状分析 (一)分离焦急国外相关研究英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认为焦

6、急是个人的人格及存在的基本价值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忧虑。人的本性和人的存在是发展的,人的存在感对人的本性起整合作用,它调节和控制个体的行为,使人达成自我完善。然而当人的存在受到威胁,体验不到自我的存在,与人的本性无法整合时,焦急就会出现。1877年,俄国教育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随着西方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被介绍到俄国,引起了心理学家对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研究方法的热烈讨论,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20世纪30年代后,维果茨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等人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方面作了很多工作。维果茨基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主张必须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分支来研究

7、,强调儿童发展中教育与教学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布隆斯基则强调儿童个性乃是“心理、生物的统一体”,只有把个性作为心理和生理的整体,在儿童的整个生活背景基础上,才干科学地揭示儿童个性的形成;鲁宾斯坦则认为心理与活动是统一的,主张心理不仅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且是在活动中形成的。1932年,瓦西布恩记录了从18个月到4.5岁儿童天天入园头15分钟的社会行为。后来,吉尔席而德、范特、海尼克、雷耶等人也在这方面做了相关研究。20世纪40年代,随着弗洛伊德理论的流传,有关儿童与社会适应以及心理卫生的内容进入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990年, Ollendick等出版了学校恐惊与

8、分离焦急(School phobia and separation anxiety)一书,从诊断、病源学、评估和干预等视角对学校恐惊的研究作了回顾和研讨,并特别研讨了学校恐惊和分离焦急之间的关系。 (二)分离焦急国内相关研究早在上世纪30、40年代,人们就开始关注婴幼儿分离焦急,当时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神经症,应从悲观依赖型人格角度进行研究,由于它实质上是人格内部缺少广泛的调解能力所致。90年代后,人们更注重从环境与遗传等多个角度来研讨分离焦急发生的因素。发展到今天,人们将分离焦急的因素苦熬站到了更广的范围。1980年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反映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界的一般观点和我国的一些研究成果

9、。除此之外,还相继出版了一些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译著、专著和教材,教育心理学空前繁荣。分离焦急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也得到了不断发展。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幼教专家和部分幼儿教师正在不断地吸取国外先进的科研成果,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对幼儿入园的分离焦急做了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幼儿心理学指出:悲观的情绪会减少活动效率,导致各种悲观行为,并对心理活动起破坏、崩溃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对的结识到悲观情绪对幼儿心理导致的危害,尽量克服他们这种“分离焦急”的现象。这样有助于他们快乐的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和伙伴、老师和谐的相处,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爱好、处事能力和判断能力。五、课题界

10、定与理论依据(一)课题界定1、焦急焦急是个体对某种预期会对他的自尊心构成潜在威胁的情境所产生不安、忧虑、紧张甚至恐惊的情绪状态,是由焦急、忧虑、紧张和恐惊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映。弗洛伊德最早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过焦急的问题。他认为焦急是自我和本我之间、本能欲望和现实调节之间冲突的结果。当本能的能量聚集太多以致不能用习惯的方式应付时,就会导致精神创伤。后来,许多分析学家曾对焦急理论加以修订,如H.S.沙利文认为,焦急是一个人的生理需要未能以社会许可的方式得到满足的结果。又如有的精神分析学家根据精神动力学的观点认为,焦急是潜意识中矛盾斗争的结果,其因素和过程不为本人所结识。尚有学习理论家或

11、行为主义者认为,焦急是一种获得性行为,是遵循学习的规律并与某些情境形成联系的结果。例如,当儿童不快乐时偶尔碰见一只狗,这种初次及以后见到狗时出现的回避行为,将会使儿童失去重新结识该情境的机会,并使其焦急、恐惊情绪得到强化。其后,儿童不仅对真实的狗,并且对与狗有联系的客体或情境也会因泛化作用而引起焦急反映。“分离焦急”则是焦急反映的一种。2、分离焦急 分离焦急(Dissociativeanxiety)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急、不安、不快乐的情绪反映,又称离别焦急。即婴幼儿于某个人产生密切的情感结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达拒绝分离。它是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情绪发展的必然

12、产物,是婴幼儿焦急症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学龄前期。幼儿入园之初,陌生的环境、老师、小伙伴会给他带来恐惊和安全上的危机感;由于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差,幼儿园新的生活方式带来生活上的不适应,胆怯无人照顾和帮助引起的不安;在家备受溺爱,入园面对很多陌生的面孔,不知如何面对,出现交往上的不适应;在群体生活中所受的一系列限制和约束,不如在家里自由,同样会给幼儿带来惶恐和不安。这一系列的环境变化和情绪波动,让分离焦急随之而来。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通过观测把婴儿的分离焦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反抗阶段,幼儿表现为嚎陶大哭,又踢又闹;第二个阶段为失望阶段,幼儿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

13、不理睬别人,表情迟钝;第三个阶段为超脱阶段,幼儿开始接受外人的照料,进行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父母亲人时又会出现悲哀。通过调查研究,这三个阶段的连续时间大约在2周-4周。3、 调试方式入园初期的幼儿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发展的敏感期。面对这类刚入园的孩子产生的分离焦急,要在分析因素的基础上,探索找寻合适的方法。一是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信赖的人,家长在幼儿入园前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二是老师,幼儿入园后,老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主导作用,所以要对孩子的情绪、心理、生活等各方面给予最大照顾。三是环境,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标志着他(她)已经进入了社会,单纯的家庭环境转变为较为复杂的集体环

14、境,要做好幼儿对环境的适应工作,让他们不产生强大的感知赫尔认知落差。四是周边的幼儿,老师应当引导孩子学会与别人相处,学会交流、表达,尽快习惯新的小伙伴。五是根据幼儿不同性格表现出的不同焦急症状,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采用不同的调适方法。(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幼儿心理学指出:我们必须对的结识到悲观情绪的产生对幼儿心理导致的危害,尽量克服他们这种“分离焦急”的现象。克服这种“分离焦急”的现象,有助于他们快乐的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和伙伴、教师和谐的相处、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爱好、学习能力以及处事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使他们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2、弗洛伊德曾提出,母婴之间稳定的情绪

15、联系的建立,对于社会性与个性的正常发展来说,是绝对必要的,这一观点后来获得了行为学家约翰鲍尔贝和当代最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的赞同。埃里克森认为,初期情绪依恋向婴儿提供了一种基本的信任感,它使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与别人建立起密切的感情联系。以研究黑猩猩著称的学习理论家哈里哈洛和以研究人类学习著称的罗伯特西尔斯则认为,与母亲的密切联系使婴儿习得了全套的社会技能,使他们可以卓有成效地、恰本地同其他社会成员交往。 3、Campbell提出引起焦急的两个条件是直接分离,即儿童与父母完全分离,独自呆着;间接分离,即儿童与父母分离,但与其别人在一起。婴儿焦急研究发现,当看护者离开婴儿(涉及婴儿独自

16、呆着)时,分离焦急的强度是整个婴儿期最高的,由于没有其别人陪同,所以不能减轻婴儿对分离的焦急;相反,当有成人陪同时,就减轻了婴儿对分离的焦急,因而此时婴儿对分离的反映较低。 4、艾因斯沃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分为三种:第一种叫做安全依恋,属于这种依恋的一岁孩子大约占70%。进入实验室以后,他们积极地独自或与妈妈一起进行探究(玩房间里那些没见过的玩具)。与妈妈分离时明显地焦急。见到妈妈回来非常快乐,与妈妈进行热烈的身体接触。(妈妈在场时与陌生人一起玩)。第二种叫做忧虑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大约10%的1岁婴儿属于这种依恋。进入陌生的实验室以后,虽然妈妈在身边,他们已经感到忧虑,不喜欢探究玩具;妈妈走后表现极为痛苦。妈妈回来时表现出双重情感:既想靠近她,又怨恨她的离开,并反抗妈妈积极与他们亲近。即使妈妈在场,也对陌生人非常警惕。第三种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