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94867533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芜湖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芜湖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芜湖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查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我国传统民居在建造时通常会考虑通风、采光、避暑、御寒等基本生活要求。下图甲、乙分别示意我国南、北方传统四合院空间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与乙地相比,甲地四合院内建筑物间距小,说明该四合院空间布局时充分考虑的是( )A. 采光B. 遮阴C. 通风D. 御寒2. 与甲地相比,乙地四合院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形成说明该地( )A. 夏季气候更加炎热B. 冬季气候相对温和C. 夏季白昼时间较短D. 冬季太阳高度较小3. 四合院是我国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为使其进一步焕发生机活力。以下措施可行的

2、( )修缮和改造配套设施疏解和外迁院内全部住户研究和传承建筑技艺打造和推广民俗文化品牌A. B. C. D. 【答案】1. B 2. D 3. C【解析】【分析】【1题详解】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地是南方,纬度较低,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温度高,四合院内建筑物间距小,是为了遮阴避暑、不是为了采光,B选项正确,A错误。建筑物间距小不利于通风,南方冬季温度较高,不需要御寒,C、D选项错误。故选B。【2题详解】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乙地是北方,纬度较高,冬季太阳高度角小,为保障冬季院子内获得充足的阳光,空间布局距离较大,D选项正确。与甲地南方相比,甲地纬度低,夏季更加炎热,冬季气候相对温和,夏季白

3、昼时间较短,排除A、B、C选项。故选D。【3题详解】为让四合院焕发生机活力,最主要的是要保护和传承,修缮和改造配套设施,能够赋予时代的活力,对;疏解和外迁院内全部住户,会导致四合院失去原有的活力,错;研究和传承建筑技艺,有利于创新发展,对;打造和推广民俗文化品牌,有利于提升知名度,对。C正确。排除A、B、D选项。故选C。【点睛】影响聚落的因素中,自然因素有:气候、河流、水源;人文因素有:政治、军事、宗教、交通、农业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社会经济、旅游、科技等。“剑麻主要生长在高温湿润的热带地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据此完成下面问题。4. 两段材料分别体现了农业生产

4、的特点是( )A. 地域性季节性B. 地域性计划性C. 季节性周期性D. 周期性灵活性5. 针对上述特点,应该遵循的原则分别是( )A.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B.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C. 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D. 差异性因时制宜【答案】4. A 5. B【解析】【分析】【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剑麻主要生长在高温湿润的热带地区”,主要生长在这样的地区,别的地区不适合,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农历五月收割小麦,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5题详解】针对地域性的特点,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选择不同的品种来

5、种植;针对季节性的特点,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因时制宜,到了什么季节就干什么活,不误农时。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周期性和季节性。以地域性为例,地域性是指农业生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为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不同的动植物在生产发育过程中,对于热量、光照、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建议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下图为“我国八大菜系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6. 八大菜系分布地区均位于A. 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B. 我国人口分界线以东C. 400毫米等降水量以东D.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7 图中A. 甲菜系为“淮扬

6、菜”B. 乙菜系知名菜品为西湖醋鱼C. 丙菜系以海鲜为特色D 丁菜系麻辣鲜香,祛湿驱寒【答案】6. C 7. D【解析】【分析】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区域差异对我国地域文化的影响。【6题详解】由图可知八大菜系分布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地区,A排除;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而川菜分布地区主要位于该线以西地区,B错误;八大菜系分布地区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因此都在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C正确;由图可知鲁菜位于我国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区,D错误。故选C。7题详解】甲菜系位于山东,为“鲁菜”,A错误;西湖醋鱼应位于浙江省,而乙菜系主要位于苏、皖境内,B错误;丙菜系位于湖南省

7、,为“湘菜”,湖南地处内陆,海鲜食材缺乏,菜系不可能以海鲜为特色,C排除;丁菜系位于四川省,该地区气候湿润,川菜以麻辣鲜香为主,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祛湿驱寒,D正确。故选D。【点睛】中国八大菜系包括: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其中鲁菜、川菜、粤菜、苏菜,形成于清代初期,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时,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饮食的“八大菜系”。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地理环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 该省区是( )A. 陇B. 川C. 桂D. 黔9. 长期以来,该省区的粮食供给量较少,稳定性较低,主要自然原因是(

8、)喀斯特地貌广,土地资源稀缺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较低降水季节变化大,水资源分布不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A. B. C. D. 10. 该省区主要发展“坝子农业”(山间小盆地内的平原农业)。近年来,该省区大力推进坝区农田基础建设,建立现代化农田示范区;并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以上措施的目的是( )藏粮于地,扩大耕地面积藏粮于技,提升高标准农田产能延长产业链,扩大市场因地制宜,多种经营,脱贫攻坚A. B. C. D. 【答案】8. D 9. C 10. D【解析】【8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该省区地貌为喀斯特地貌,石林、峰林林立,地势崎岖;民居建筑为竹楼,农业为“坝子”农

9、业,省会城市平均海拔为1100米,从气候资料可以看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且各月降水天数均较多,由此可得知该省应为贵州省,简称黔,D正确;陇是甘肃省的简称,甘肃省大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A错误;川是四川省简称,四川省的省会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均海拔大约500米,地形平坦,不是坝子农业,B错误;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广西首府南宁位于平原地形,且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全年气温较高,因此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C错误。故选D。【9题详解】根据上题可知,该省区为贵州省,长期以来,该省区的粮食供给量较少,稳定性较低,主要自然原因是喀斯特地貌广,土地资源稀缺,粮食种植面

10、积小,粮食供给量较少,正确;降水季节变化大,水资源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粮食生产稳定性较低,正确;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较低、交通不便,不是自然原因,错误。故选C。【10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近年来,该省区大力推进坝区农田基础建设,建立现代化农田示范区,主要目的是藏粮于技,提升高标准农田产能,正确;并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目的是因地制宜,多种经营,脱贫攻坚,正确;该省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且扩大耕地面积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因此不能扩大耕地面积,错误;题干措施与延长产业链,扩大市场无关,错误。故选D。【点睛】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11、。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河谷中常有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被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年代越老下图为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地壳抬升 地壳下降 流水侵蚀 流水沉积

12、火山活动A. B. C. D. 12. 早期的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早期人类选择在河流阶地定居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水运便利B. 便于农耕C. 军事防御D. 文化传统【答案】11. C 12. B【解析】【11题详解】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上升时,河床纵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使河流下切形成阶地。地壳运动是间歇性的,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为主并发生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堆积物。经过反复多次的地壳抬升时河流下切和地壳稳定时的河流侧蚀及沉积,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故形成阶地的地质作用有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流水沉积,故正确,排除,C正确。ABD

13、错误。故选C。【12题详解】早期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比较低,对河流水的利用大多是农业灌溉,图示阶地位于河流旁,地形平坦,用水便利,便于农耕,B正确;在人类文明的早期,聚落选址与水运和防御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如农耕重要,AC错误;聚落选址于河流阶地与文化传统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点睛】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20世纪6080年代,鲁尔区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成

14、为世界传统工业区成功转型的典范。左图为鲁尔区目前较大钢铁企业分布图,右图为鲁尔区整治前后的三种产业构成(为1958年,为1995年)。完成下面小题。13. 鲁尔区将部分钢铁企业迁至荷兰沿海地区,主要是为了( )A. 集中处理固体废弃物B. 改善大气污染C. 降低运费D. 加强科技协作14. 调整产业结构是本区治理的另一重要措施。右图中的与相比,主要的变化包括( )A. 煤炭、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大幅度减小B 汽车、石化及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值下降C. 通信、交通、旅游等部门就业人数上升D. 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蔬菜花卉等产值占比增多【答案】13. C 14. C【解析】【13题详解】鲁尔区的铁矿石主

15、要靠海运进口,将钢铁企业中的生铁冶炼业移向近海区域甚至荷兰沿海集中,主要是为了降低运费,便于就近获取原料,C正确。集中处理固体废弃物、改善大气污染、加强科技协作不是主要目的,AB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右图中的与I相比,第三产业占比从25%到50%以上,因此,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大量增多,故通信、交通、旅游等部门就业人数上升,C正确;读图可知,煤炭、钢铁等传统支柱产业的比重下降,但看不出生产规模是否大幅度减小,A错误;汽车工业属于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B错误;图中没有反映出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D错误。故选C。【点睛】鲁尔区进行的改造措施主要有: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优化环境,发展科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哈尼族主要聚居在元江、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下面两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一森林村寨一梯田四度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