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94866557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6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哪些生物()噬菌体 肺炎链球菌 豌豆 蓝细菌 玉米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因此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基因的遗传都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详解】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符合题意;肺炎链球菌是原核生物

2、,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符合题意;豌豆属于高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不符合题意;蓝细菌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符合题意;玉米属于高等植物,在进行有性生殖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C正确。故选C。2.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 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B. 显性性状就是指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C. 杂合子的双亲一定是杂合子,纯合子的双亲一定都是纯合子D. 玉米雄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植株雌花的

3、柱头上的过程属于自交【答案】D【解析】【分析】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详解】A、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错误;B、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B错误;C、杂合子的双亲不一定是杂合子,如Aa的双亲可以是纯合子AA和aa;纯合子的双亲不一定都是纯合子,如Aa自交后代有AA、Aa、aa,C错误;D、自交是指植物中自花受粉和同株异花受粉,玉米

4、雄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植株雌花的柱头上属于自交,D正确。故选D。3.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不包括()A. 选用了自花传粉的豌豆做杂交材料B. 观察到细胞中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C. 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所得实验数据D. 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进行科学研究【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详解】ACD、孟德尔成功的原

5、因包括选用了自花且闭花传粉的豌豆做实验材料、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实验数据、运用假说 演绎法进行科学研究,ACD正确;B、孟德尔只是大胆的提出了细胞中存在遗传因子的假设,并没有观察到遗传因子,B错误。故选B。4. 老鼠黑毛和黄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下面是三组交配组合及子代表现情况,据此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交配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数目丙(黑色)乙(黑色)12(黑)4(黄)甲(黄色)丙(黑色)8(黑)9(黄)甲(黄色)丁(黑色)全为黑色A. 甲B. 丙和丁C. 乙D. 甲和丁【答案】D【解析】【分析】1、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1)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

6、隐性关系;(2)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所以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但亲1子1或亲2子2则不能直接确定。2、后代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详解】判断显隐性:根据组合:甲(黄色)丁(黑色)后代全部是黑色,说明黑色为显性性状,黄色是隐性性状,假设相关基因为B、b,则组合的基因型为甲bb丁BBBb;组合后代有隐性性状黄色bb,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丙Bb

7、甲bb1Bb:1bb;组合后代有隐性性状黄色bb,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丙Bb乙Bb3B:1bb。所以纯合子是甲和丁,ABC错误,D正确。故选D。5. 现有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品系隐性性状残翅黑身紫红眼相应染色体、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8、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由题意可知,个体所有基因都是显性纯合的,个体只有控制紫红眼的基因是隐性的,所以两个体杂交只产生一对基因杂合,只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由题意可知,个体所有基因都是显性纯合的,个体只有控制残翅的基因是隐性的,所以两个体杂交只产生一对基因杂合,只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和分别含有残翅和黑身的隐性基因,但是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都在II号染色体上,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要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必须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是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不能在同源染色体上,和分别含有残翅和紫红眼的隐性基因,

9、且控制这两种性状的两基因分别在II、III号染色体上,杂交后两对基因都是杂合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这两对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正确。故选D。6. 猴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体的是()A. 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上皮细胞B. 第一极体和次级精母细胞C. 精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D. 受精卵和雄猴的上皮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受精卵的性染色体为XY或XX,雄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均为XY,初级精母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Y;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精母细胞中含X或Y,即次级精母细胞中含Y的比例是1/2;同理,精子中含Y的比例也是1/2。【详解】

10、A、初级精母细胞肯定含有Y染色体,雄猴的上皮细胞是体细胞,也含有Y染色体,A正确;B、第一极体一定不含Y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含Y染色体的概率均为1/2,B错误;C、精细胞含Y染色体的概率为1/2,C错误;D、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可能为XX,不一定含Y,D错误。故选A。7. 萨顿假说认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下列关于此推测的依据叙述错误的是()A. 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B. 体细胞中基因数目和染色体的数目相等C.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D.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是自由组合的【答案】

11、B【解析】【分析】萨顿假说认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其做出此推测的依据基因与染色体存在着明显平行关系。【详解】A、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这说明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存在平行关系,A正确;B、基因数目远多于染色体数目,B错误;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这说明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存在平行关系,C正确;D、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这说明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存在平行关系,D正确。故选B。8. 下图表示雄性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目变化。下列有关CF段(

12、不含F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B. 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C. 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由12变为11D. 此时期表示初级精母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图中虚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实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图中AC表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CD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EG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GH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A、CF段(不含F两点)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和减数分裂第二次的前期和中期,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A正确;B、CF段(不含F两点)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和减数分裂第二次的前期和中期,减数分

13、裂第二次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C、CF段(不含F两点)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和减数分裂第二次的前期和中期,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C错误;D、CF段(不含F两点)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和减数分裂第二次的前期和中期,此时期表示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D错误。故选A。9. 将含有R型肺炎链球菌的培养液加入试管甲,将加热致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破碎后得到细胞提取物放入试管乙,并在试管乙中加入一定量的RNA酶;将试管甲、乙中的液体混合后得到试管丙。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 加热致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中蛋白质和核酸均不能恢复功能B. 试管乙中加入

14、RNA酶的目的是催化合成RNAC. 此实验并不能证明何种物质是S型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D. 试管甲、乙中的液体混合后,试管丙中S型菌的数量多于R型【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甲试管中有R型肺炎链球菌,在乙试管中含有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细胞提取物,在加入RNA酶后,将RNA水解,故剩余的物质有蛋白质、荚膜多糖、DNA 等,再将甲乙试管混合。【详解】A、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蛋白质变性失活,失去功能,核酸变性后在低温条件下可复性,没有失去功能,A错误;B、试管乙中加入RNA酶的目的是水解RNA,B错误;C、此实验由于没有把蛋白质、荚膜多糖、DNA 等物质分开,故并不能证明何种物质是S

15、型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C正确;D、试管甲、乙混合后,试管丙中有一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但转化率较低,故S型肺炎链球菌的数量少于R型,D错误。故选C。10. 生物学实验设计常常采用“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一组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必须同时用“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进行控制B. 探究不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实验中,加FeCl3、滴加肝脏研磨液体现了“减法原理”C 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用蛋白酶、RNA酶、DNA酶等处理细胞提取物体现了“加法原理”D. 验证Mg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实验中,实验组是缺Mg培养液,体现了“减法原理”【答案】D【解析】【分析】1、加法原理是给研究对象施加自变量进行干预。也就是说,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求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